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02 > 众建筑的社会创新:适度改变的智慧

众建筑的社会创新:适度改变的智慧




北京前门大栅栏地区一条不起眼的胡同中的一个小四合院,是众建筑的办公地点。20多个年轻人拥挤在这里,从事通常是在摩天大楼里做的专业设计工作。他们这么做并非为了追求某种时尚,而是为了在空间体验和日常感受上更为接近他们的服务对象——那些同样居住在胡同里逼仄老屋的人们。这几乎像是人类学家做的事。对这些年轻设计师中的大多数人来说,他们从未成为过胡同居民,但他们试图从胡同居民的角度去观察与思考,这样就可以感同身受地发现到底要通过自己的设计解决什么问题。

北京传统的建筑形式是四合院。传统上,在一个完整的四合院里生活的是一个单独的家庭或者家族。但由于历史原因,今日大栅栏的院落主要是大杂院,多户人家在同一个院子里面共同居住,很多人家只有一间或两间房,院落的空间也几乎被居民加盖的临时建筑全部占满。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北京市的危旧房和胡同区成片地消失,代之以崭新的高层公寓或仿古建筑。北京是世界上历史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古老城市之一,而大栅栏地区位于北京最核心位置,也是目前北京保留胡同格局相对比较完整的地区之一。密集交错的胡同群中,很多建筑年久失修,公共设施缺乏,几乎没有绿地,被戏称为“距离天安门最近的贫民区”。一些有钱的人搬走了,另外一些有钱的人搬进来,而这两种人通常不被胡同里的老居民视为同类。

2011年,北京市政府对大栅栏的煤市街西侧地区进行改造,但决定不搞“大拆大建”,而是尽量保护原来的胡同格局,并吸引一批设计师、艺术家和店主参与,这为众建筑带来了机会。在政府的支持下,他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基本保留胡同格局的前提下,改善胡同老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当时,众建筑的年轻设计师们首先做的事,就是对这个胡同社区开展细致的研究。他们发现,几乎所有房子的状态都非常糟糕——漏水、门窗漏风、返潮、公共基础设施非常差,没有能够支持室内卫生间的市政管道等。同时,以院落为单位对大杂院进行整体改造非常困难,因为邻里间很难达成一致的意愿和行动。各家各户的具体需求和经济支付能力也差异甚大。另外,居民们仍然保留着一种特有的胡同社区的生活方式,很多人选择继续在这里生活,恰恰是出于对这种社区文化的留恋。

胡同里,老房子主体结构内置入一个全新的“盒子”——内盒院。图为内盒院放置前后的房屋状况对比。北京,2015

经过缜密的思考,设计师们最终想出来一个方案——老房子的主体结构完全保留,里面塞入一个预制的、能满足现代生活标准的一个全新的“盒子”,这就是“内盒院”的概念。

内盒院是一个综合性的解决方案。

第一,内盒院不仅是一个建筑的系统,还包括了基础设施的根本性改善。例如,用来自加拿大的无水堆肥马桶等技术手段妥善解决了室内卫生间的问题。从总体上看,无论是密封、采光、通风还是卫生条件、安全性和舒适程度,内盒院都完全符合现代建筑及其基础设施的技术标准。第二,内盒院是一个绿色产品,非常节能,一年的用电量会比普通平房或大杂院节省2/3。第三,内盒院的造价只有普通改造的1/3,这适应了普通市民要求物美价廉的消费观念。内盒院是预制组装的,板材在工厂制作。为此,众建筑直接同一些世界最大的复合建材供应商洽谈合作,委托其中一些厂商以较低价格生产众建筑研发的所需板材,从而尽可能降低成本。再设计出简易的安装方式,仅需一件工具即可搭建,施工对邻居的影响也很小。第四,这是一个文化敏感的产品,除了增加美感和居住舒适度,内盒院不会对社区的物理与文化空间造成任何改变。

由内盒院衍生出来的、可独立搭建的“插件家”,也是一种预制化房屋产品——人们可以在网上订购,可以平板运输并可以自行搭建。插件家是一种完全独立的房屋,虽然使用了和内盒院一样的材料和建造方式,但是可以完全在室外建造,解决了防水、耐久等各种问题。以内盒院和插件家为代表,众建筑的设计理念是尝试做出一种有限的改变。这种设计层面的适度性,恰凸显了其在社会创新意义上的突破性智慧。

这个胡同里的新建筑平均每平方米造价不到4000元人民币,搭建时间只需一天。北京,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