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散文 > 企业家精神 > 人类历史就是领导者的历史

人类历史就是领导者的历史




人类历史就是领导者的历史,这么说也不为过。企业经营也与此没有丝毫不同。事实上,企业往往因为一个领导者而发展壮大,但同样,也会因为一个领导者而从成功的巅峰跌入凄惨的谷底,类似的事例近年来屡见不鲜。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想,只要思考一下领导者所需要的资质,一切便不言自明。

那么,什么是领导者所需的资质?精通中国古典文化的安冈正笃先生用“知识”“见识”和“胆识”这“三识”来表达。

首先,工作必须拥有必要的“知识”,这是理所当然的。但仅仅拥有“知识”,并不代表能够承担领导者的职务。安冈先生提出,领导者必须具备“见识”。“见识”并不是指单纯的知识,而是把知识升华到“必须这样做”“我想成为这样”等坚定信念的高度。

再有,由于领导者必须站在组织的最前沿引领整个集团,因此必须具备统帅能力——那就是豪迈的勇气、决断力和执行力等特质。假如领导者不具备这些特质,就无法统领由众多成员组成的集团。安冈先生将这些特质统称为“胆识”。

无论有多么高明的见识,无论有多么坚定的信念,如果缺少将见识和信念付诸行动的胆力,就不能引领集团前进。领导者应当努力在“见识”的基础上加上胆力,使自己具备“胆识”。

我还认为,领导者在这些资质之上,还需要加上阿布夏先生强调的乔治·华盛顿身上具有的那种“人格”,这一点也十分重要。同时我认为,这种领导者的资质是超越时代新旧、超越大洋东西的普遍性的真理。

中国明朝的吕新吾在其著作《呻吟语》中曾论及领导者所需的资质,他把领导者的资质分为三种: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

我们往往起用那些拥有才能——具有战略思维,身怀一技之长,巧言善辩的所谓“聪明才辩”者为领导人。例如,政府往往将那些通过国家公务员一级考试、千挑万选出来的“秀才”提拔为行政领导。然而,按照吕新吾的说法,这种聪明善辩的才能只不过是第三等资质。

这样的能力对于担任一介官吏或许是必要且充分的资质,但若谈到领导整个集团,仅有这种聪明才智是不够的。就像前面所说的,一个集团的领导者必须具备在任何形势下都能带领集团走向正确方向的勇气。

然而,仅有勇气还不足以成为真正的领导者。正像吕新吾所说的“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具备胆量和勇气,对于领导者而言,不过是第二等资质。

领导者的资质中最重要的,是正如吕新吾所说“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领导者不能肤浅浮夸,而是要具备深思熟虑、值得众人信赖的厚重性格。一言以蔽之,领导者必须是人格高尚的人。

换言之,吕新吾的意思是领导者应当能力、勇气和人格三者兼具,但如果要按轻重排序,排第一位的是“人格”,第二位的是“勇气”,第三位才是“能力”。



为了率领集团


我认为,在具备如上资质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领导集团,领导者还需要制定愿景和目标。“我们的公司、部门要向着这个目标前进”——必须制定明确的愿景,制定高目标。

同时,目标愿景必须建立在使命的基础上。这就是说,公司或部门必须明确“使命”。如果只是为了提升业绩,那么只需要设定目标就够了;如果企业的目标是组织的永续发展,就必须要求领导者绞尽脑汁思考“达成目标的目的是什么”。

达成目标对公司、社会、国家,进而对人类到底具有何种意义?领导者必须不断刨根问底,思考这一根本问题,从而明确制定出让人人共鸣、具备大义名分的“使命”。只有在集团内部确立崇高深远的愿景和使命,集团成员和领导者本身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在事业中奋发图强,精益求精。

而且,领导者必须拥有明确的判断基准,这一点至关重要。

我27岁时,在他人的支持下成立了京瓷,由我负责经营,但我却没有丝毫经营企业的知识和经验。身为一名精密陶瓷技术人员,我或许拥有些许制陶知识和经验,但对经营却一窍不通,完全从零开始。在创业之初,我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身为经营者,应该以什么基准进行判断”。

刚创业时,京瓷的一切都必须由我发号施令,“这个工作这样改进,向客户这样讲述,这个工作接下来这么推进”。因此,虽然是一家仅有28名成员的小公司,却时刻有一堆事务等着我做判断。我们是一家刚成立的小企业,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会消失,只要我一个判断失误,企业便可能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

假如我有企业经营的经验,就可以基于过往的经验做出判断,“过去也是这样,所以这么做就可以了。过去那么做失败了,所以不可以重蹈覆辙”。然而,当时我只不过是一个27岁的年轻人,而且不具备任何经营企业的知识和经验,因此根本没有判断的基准。但如果不及时做出决定,企业就会迷失方向。

我苦苦思索,最后决定把孩提时代父母和学校老师所教的做人道理当作判断基准,即以极度朴素的伦理道德,把“作为人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作为判断是非对错的根本。我决心将“作为人何谓正确”当作经营的判断基准,并一心一意地贯彻执行这些原理原则。

我的判断基准就是如此朴实无华,但现在回想起来,正是靠这些朴实无华的基准的强力支持,京瓷才从未走入过经营的误区,并得以不断顺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