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散文 > 企业家精神 > 要谦虚不要骄傲

要谦虚不要骄傲




我这个才华并不突出、随处可见的青年,全心全意、专心致志、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坚持不懈投入工作的结果,就是京瓷的不断发展壮大。

然而,我心中仍然焦躁不安,不知什么时候公司就会败落。现在,京瓷虽然已经成为销售规模超过1.28万亿日元的大型企业,但我仍然感到担忧。不过,这种挥之不去的担忧反而成了一股动力,促使我更加拼命工作。当这种危机感消失时,也就是经营者放松警惕,公司走向没落的时候。

举个例子,最近日本的年轻经营者纷纷开始创业,大展所长,不久公司便实现上市。可当上市之后,他们立刻将手里的股票卖掉,成为亿万富翁。这些年轻人才不过30来岁就坐拥数百亿日元的财富。可是,这些曾取得巨大成功的人士往往不久便走向没落。近来这种例子在日本屡见不鲜。

回想起来,京瓷在1971年大阪证券交易所上市时,票面为50日元的股票首发价为590日元。在上市之际,证券公司的人一般都会劝创始人出售股票以获得资本回报,但我却一股都没有卖,所以我个人没有因为股票赚到一分钱。

京瓷是通过发行新股票走上公众市场的,因此京瓷通过交易股票所得的一切资本收益全部归属公司。随着京瓷资本金增加,企业财务实力越来越雄厚的同时,资金也不断被投入新的投资项目,致使京瓷的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企业一旦发展,大多经营者就立刻变得眼高于顶,把一切成就归功于自己,结果不久就陷入没落。正是因为有所成就,才更应该“要谦虚,不要骄傲”,这一点非常关键。京瓷上市时,我不断用这句话告诫自己,在《南洲翁遗训》的第二十六则,也提到了相关内容,内容如下:

“爱己为最不善也。修业无果、诸事难成、无心思过,伐功而骄慢生,皆因自爱起,故不可偏私爱己也。”

译文:

“爱己是最为不善的事。修行无果,事业无成,不思悔改,这些都是因过分在意自己的功劳而目空一切、过分爱己而起。所以,绝不能偏私爱己。”

“正是因为我的努力与才华,公司才得以发展、上市,这一切都归功于我的才干。所以,我享有所有成果也是理所当然的。”经营者如此狂妄自大,企业才会败落。因此我时刻告诫自己,以“要谦虚,不要骄傲”为座右铭,无论京瓷有多大的发展,都兢兢业业工作,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中国古语:“惟谦受福。”意思是,人如果不谦虚,就无法获得长久的幸福。自古以来就有这样的至理名言告诫人们,要防范爱己之心,也就是私心的抬头。

“无私”在西乡南洲的思想中贯穿始终。秉承公平忘我之心这一无私的思想,对领导者而言至关重要。

越是居上位者,越有看重自我的倾向,这是一般的情况。经营者也是因为众人协助,历经艰难,才取得成功的。然而,一旦功成名就,有的人就开始把自己放在首位,一味重视自己的名誉、地位和安全。另外,有些原本大张旗鼓标榜清廉公正的政治家,因多次当选,在不知不觉中变质,开始珍惜起自己的权势。

企业经营者也好,政治家也好,官员也好,越是位高权重,越应该以身作则,自我牺牲。如果缺乏奋不顾身、不怕吃亏的勇气,就不应该居于高位。不,应该说没有资格身居高位。缺乏自我牺牲勇气的人身居高位,只会为下面的黎民百姓带来不幸。

摒弃私心是领导者最重要的品质。我认为,西乡的《南洲翁遗训》通篇都在阐述这个思想,西乡南洲自身的所有思想都可以归纳为“无私”这一观点。



为社会为世人尽力


最能明确体现西乡这一“无私”思想的是《南洲翁遗训》第三十则的内容:

“不惜命、不图名、亦不为官位钱财之人,困于对也。然无困于对者共患难,国家大业不得成也。

译文:

“不惜生命、不图名誉,也不求官位钱财,这样的人是很难对付的。然而,如果没有这种难以对付的人共同分担忧患,则难成大业。”

“不惜生命、不图名誉,不求功名利禄难以对付的人”——我想,这正是拯救当今世界于混沌乱象的领导者的终极理想姿态。但令人感到无比遗憾的是,当今在我们周围的各界领导者中,鲜有具备这种精神及践行这种思想的人。

这难道不正是当今世界陷入混沌乱象的原因吗?这不禁令我感到,不分国界、不分行业,各种丑闻频现不止,社会深陷混沌,这一切都是由于没有人拥有西乡南洲所说的“无私”精神,更没有人将其视为自身使命去实践。正因为身处这种时代,才更要求领导者拥有优秀的品格和崇高的人性,换言之,就是要求领导者必须有将自身置之度外,为社会为世人尽力的崇高品格。

高贵的人格、纯粹的思想、高迈的哲学——只有具备这些品质的人被选为各界的领导者,才能迈出“让现代社会变得更美好”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