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散文 > 卓越企业的经营手法 > 频繁变动的日本战后经济产业史

频繁变动的日本战后经济产业史




我想先简要地回顾一下变化频繁的日本战后经济产业的历史。这对当今取得惊人的经济发展的中国来说,或许可供参考。

1945年日本战败,全体国民团结一致着手经济的复兴。但是,刚战败的日本经济非常困难,国内的工厂、运输设备、基础设施大半损毁,同时海外的日本人大量归国,出现了通货膨胀和粮食危机。

当时的日本,除了每一位国民面对废墟向往富裕的愿望之外,几乎一无所有。但正是这种渴望富裕而催生的勤奋,成为日本从焦土中奋起的原动力。全体国民为追求富裕而拼命工作,他们汗水的结晶创造了日本经济的“世界奇迹”,带来了经济复兴的丰硕成果。

1960年日本政府发布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致力于大幅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1964年日本举办了东京奥运会,同时贯通日本东西的大动脉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等社会基础设施快速建成。1970年大阪世博会开幕。

这期间,电视机等家用电器迅速普及。当此“家庭电器化时代”到来之际,20世纪60年代,我们京瓷公司作为生产电视机显像管中的陶瓷绝缘品的厂家,迎来了创业期。

作为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标志,由出口产业拉动,以年增长率9%的速度持续发展。但进入70年代,快速增长的日本经济走到了转折的关头。这就是1971年的所谓“尼克松冲击”。美国因为连年的贸易逆差而放弃了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在这之前的20多年里,汇率被人为控制在1美元=360日元的水准上。习惯了这种汇率的日本出口产业不得不改变经营的方向。努力削减成本以维持价格竞争力是理所当然的事,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独创性的产品,日本的产业结构被迫向高附加值的方向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企业被淘汰出局,但作为整体而言日本经济仍然持续增长,经常收支的盈利状况并没有改变。但不久日本又受到了石油危机的冲击。

因中东原油价格飞涨引发的石油危机,使企业订单急剧减少、原材料成本迅速攀升,日本企业一时陷入了巨大的混乱之中。但是由于许多企业的拼命努力,最终克服了这次空前的经济危机。有关我处理石油危机时的经验,后面还要谈到。

克服了连续两次的石油危机,日本企业进一步加强了竞争能力,日本的贸易顺差继续扩大。由于日本出口大幅增加,日美之间的贸易失衡问题更加突出,从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开始,日美贸易摩擦日益加剧。在美国的强硬要求下,为修正贸易失衡,日本以钢铁、汽车为主,自行限制对美出口,同时采取降低关税等措施,促进从美国的进口。日美间的贸易摩擦虽然持续了很长时间,但后来日本企业采用在美国建立生产基地等方法,使这个问题逐步趋向缓解。

回头来看,伴随浮动汇率制度的实行而导致的日元升值,虽然对日本企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进口成本和海外投资成本降低的好处。更重要的是,日元升值反而成了日本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契机,因为日本企业为了消化日元升值的压力,在企业合理化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其后,1985年的“广场协议”使日元进一步升值。1995年日元甚至创纪录地升至1美元=79日元。“再绞拧已挤干了的毛巾!”许多日本企业彻底地提高效率,取得了更大的经营成果。

1995年的超高日元汇率,对出口比例超过40%的京瓷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但全公司团结奋斗,彻底削减成本,虽然销售额一时有所减少,但利润率没有下降,一直确保在20%左右。

以“广场协议”后的日元升值为契机,资金开始从海外流入日本,同时为了救助因日元升值而陷于困境的出口产业,日本政府实行了宽松的金融政策。由于这些原因,从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起,日本经济中投机热一下子升温,特别是对股票和土地的投资,不仅企业,连个人也都踊跃参与。股票市场的平均股价仅仅5年就涨到了3倍,6大城市的地价也在短短几年中飙升到了3倍。升值再升值,一时坊间甚至流传着“东京23个区的地价足以买下整个美国国土”这样的神话。日本的很多企业听从金融机构的劝导,热衷于土地和股票的投机。但是我们京瓷决不依靠投机获利,我们一如既往,专注于事业经营,靠自己流汗来获取利润。

缺乏实体经济增长的支撑,泡沫经济理所当然不久就崩溃了。1990年财政当局抑制经济过热的政策一出台,立即成为导火线,股价、地价开始暴跌,不仅许多企业承受了巨额账外损失和负债,而且战后一直支撑日本经济发展的金融系统也开始摇摇欲坠,发出了崩裂的声响。泡沫经济时期,以企业土地作抵押,银行贷出了大量的资金。由于地价下跌,这些贷出的资金都变成了不良债权。银行因拥有大量不良债权而陷入经营危机。

截至2002年,日本的大型银行被迫处理了高达88万亿日元的庞大不良债权。政府注入公共资金,银行处于维持惨淡经营的窘境。银行的困境导致了“惜贷”,银行不愿向企业融资,这又引发了以中小企业为主的连锁性企业倒闭,其影响波及了整个社会。结果是,1998年和1999年日本经济连续两年负增长,尔后又陷入长期低迷。因此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经济被称为“失去的10年”,进入了长期的严冬。

进入新世纪以后,大型银行的不良贷款的处理基本完成,企业收益有所改善,日本经济迎来了恢复期。但2001年伴随美国IT泡沫破裂,以电子工业为中心的日本产业界又遭受打击,许多企业利润大幅下滑。日本经济的创伤眼看即将愈合之际,开头所讲的这次因美国金融机构破产引发的世界性经济萧条再度袭击了日本企业,现在有很多日本企业还在痛苦中挣扎。

以上,我就日本经济在战后60年中所走过的历程、所遭遇的经济变动做了概要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