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学习天性 > 三大学习类型的活用事例

三大学习类型的活用事例




那么在实际的学习中,对于不同的大脑类型,究竟怎样的学习方法才是有效果的呢?接下来将举一些实例进行说明。通过这些例子,你会了解到每种大脑类型到底适合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



一、对于“视觉型”学习者有效的学习方法


·可视化


对于视觉型学习者,最重要的是在“用眼睛一看便懂”这一点上下功夫。例如,如果你正在为了考取某一个资格证书而学习时,那么你可以将这个领域涉及的所有知识,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制成图片或者模型,并贴在墙上等地方。

这样一来,无论什么时候你都能看到这些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你通过视觉获取的信息量。

对于视觉型学习者来说,通过视觉获取的信息量越多,学习效果就会越好。



·清理视野


视觉型学习者由于视觉占优势,所以如果在其视野中有干扰注意力的事物,学习效率就会相应有所降低。

例如,在咖啡馆学习的时候,视觉型学习者会非常注意进入视野范围内的人,以至于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

因此,我们应经常“清理”自己的视野,比如,在相对安静的图书馆或者直接在家里学习,这类学习环境有助于集中注意力,从而提升学习效果。另外,学习用的书桌也要好好整理,排除不必要的干扰。



·将学习激励可视化


将达到学习目标之后的预期变化或者对自己的奖励等以视觉信息的形式来呈现,这样会有助于激励视觉型学习者的学习热情。

在我的学生中,有这样一位女性,她的目标是通过语言资格证书的考试。她计划着通过考试后,要去国内一家很有名的假日酒店度假,以此作为对自己的奖励。她是视觉型学习者,因此,她将那家假日酒店的照片打印出来贴在家里的墙上,还设置成了手机壁纸,在学习之前总会先看两眼。

像她一样,将积极的学习奖励以照片、插图的形式展现,能够使自己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



二、对于“听觉型”学习者有效的学习方法


·充分利用音频资料


听觉型学习者的重点是通过“增加使用耳朵的频率”,来增强学习效果。

因此,反复播放音频资料,多制造一些用耳朵学习的机会就能够很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之前提到过,我属于听觉型学习者,所以我一直非常重视利用耳朵去学习。比如,从一个地方去另一个地方的路上,或者在讲课前的准备时间里,我都会听一些音频教材或演讲的录音,以此来提高我的学习效率。



·3D环绕声朗读


“让自己的耳朵听见自己的声音”这一种学习方法对于听觉型学习者尤为有用。

朗读的时候,将手掌窝成碗状,指间不留缝隙,放在耳朵后面,能够让自己的声音变成3D环绕声。

如果保持这种状态,大脑的脑干就能够直接接收到信息,当你想记忆或者学习一些内容的时候,这会大大地提高你的效率。

在我的研修班上,我也会让学生们在朗读课文时将手窝成碗状放在耳后(见图5)。这样做比起单纯的朗读更能大大提高消化知识的效率。

图5  提高效果的3D环绕声朗读



·准备能够让自己集中注意力的背景音乐


当你想提高自己注意力时,不如准备一些能够帮助自己集中精力的背景音乐。

对于我而言,当我听着雨声的时候,最能够全神贯注地工作或学习。事实上,在我撰写这本书的时候,我也是一边听雨声一边写的。

当然,虽然都是听觉型学习者,但是雨声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有效。在我的学生当中,也有人在听喜欢的西洋音乐时才能够集中注意力工作。



三、对于触觉型学习者有效的学习方法


·先动起手来,试着去触摸


对于触觉型学习者而言,将学习效果最大化的诀窍在于——让身体动起来。

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读书对于触觉型学习者来说是完全无效的。

对于这类学习者而言,如果想要记住教材或其他书中的内容,可以试着边读边在文中记笔记,标注重点内容。

当然,这个方法对于其他类型的学习者来说也是有用的,只是对于触觉型学习者而言效果最好罢了。

反之,使用电子书等载体学习可能不太适合触觉型学习者了。电子书无法再现纸张特有的触感,这使得触觉型学习者多多少少都会产生一些违和感。



·尝试用身体打节奏


说到“用身体打节奏”也许有一些人还不太懂。

譬如,我的学生中,有的人在学习的时候,只要不停地有节奏地抖腿,就很容易学进去。一般来说,“抖腿”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没有礼貌的行为,但对于有些人而言,这是一种非常契合他的大脑类型的学习方法。

如果让他们停止使用这种方法,他们可能会无法进行思考,完全学不进去。



·准备使用体验好的学习用品


触觉型学习者把良好的触感等使用体验看得十分重要。

我的一位友人在学习的时候,会使用万宝龙的圆珠笔,以此作为开始学习的“开关”。对于他来说,万宝龙的笔无论是使用感还是触感都是绝佳的,只要一握住这支笔,他就会一瞬间变得干劲十足。

在我的老师石川大雄所著的《适合自己大脑的学习方法》(森林出版社)中讲到了这样一个故事,是关于曾经来找我们咨询的一名叫作Y君的针灸师的故事。

Y君当时因为一件事情非常烦恼。他想要通过针灸师的国家资格考试,但是有一门科目的知识他无论如何都记不住。Y君非常不擅长记忆人体的经络(所谓经络,就是指人身体中的穴位)。对于Y君来说,要记住人的身体中哪里有哪些穴位,非常困难。

我们听了Y君的困扰后,问了他一个问题。

“你有最擅长的科目吗?”

听到我们的问题,Y君不假思索地回答:“有。”

听到这个回答我们就放心了。我们针对Y君最擅长的科目,详细地询问了他学习这一科目时所使用的学习方法。然后,我们发现了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Y君在学习他最擅长的科目时所使用的学习方法与他在记忆经络知识时所使用的学习方法完全不同。

具体地说,Y君在学习擅长的科目时,会一边背专业词汇和重要的单词,一边去触摸相应的身体部位。而在Y君学习最不擅长的经络这门课时,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他甚至还将自己的声音录下来,在上班路上听,但依旧完全记不住。

Y君的大脑类型并不是由声音主导的“听觉型”,而是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来学习的触觉型。

我们建议他尽量使用触觉去记忆自己不擅长的科目内容。

那么结果如何呢?

之前在班级里排名倒数第三的Y君,在考试当日以全班第一的成绩通过了考试。在那之后,Y君成为市内有名的针灸师,在行业内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