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学习天性 > 第三章 使学习效果最大化的“学前准备”

第三章 使学习效果最大化的“学前准备”




学习过程中的“三个阶段”


无论做任何事情,如果想要获得成果,那么一定的事前准备是必要的。

同样,如果想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那么相应的练习就是必备的。不认真进行练习的人,往往很难考取理想的成绩。

学习亦如此。如果想将学习的效果最大化,认真的准备是十分必要的。

我主张把学习这个行为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1:学习前的准备;

阶段2:学习时将效果最大化;

阶段3:学习后的复习。

为了将学习的效果最大化,哪个阶段都是缺一不可的。从脑科学的角度,正因为在每一个阶段都进行了适当的学习,才能够将学习效果最大化。请牢记,所谓的高效学习,并不仅仅局限于学习过程。

那么,如果你想大幅提高学习效率,就应该按照顺序,先从“阶段1:学习前的准备”开始做起。

在这个阶段,我们要明确学习目标,然后,了解要达成这个目标所需要的必备条件,从而制订学习计划。

有一些人在学习时总是难见成效,就是因为准备工作做得马马虎虎,很随意地就开始学习了。一旦学习过程中遇到了较大的障碍,就会立即失去学习的动力,半途而废。没有制定完善的学习规划,我们也许会在最后关头掉以轻心。

在这一章中,我会讲到在学习之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以及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些准备工作对于学习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不可或缺的学前准备


从这小节开始,我会详细讲述学习之前必要的准备工作是什么。

我认为,不管对于哪一种应试考试,学习之前做的准备对于将学习效果最大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无论哪一领域,准备工作的重要性都不会有丝毫改变。比如,优秀的销售人员在进行商业会谈之前,会认真对客户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以提出最有效的方案;相反,业绩平平的销售人员往往在商业会谈之前马马虎虎地做些准备,也许还会半途而废,什么准备也不做,也许这就是他们无法提出令客户满意的提案的原因。

在体育界亦如此。优秀的运动员为了能够在比赛中发挥出120%的水平,赛前练习时一定会拼尽全力去不断超越自己。

所以,学习其实也是一样。

不认真做准备但是学习能取得不错进展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可能会简单做下准备。例如,有很多人在打算通过某一项证书的资格考试时,起码会去书店购买一些看上去有用的相关书籍,回家后试着学学。



能够取得飞跃性学习成效的“学前准备”


学习准备,用心理学和教育学中的专业术语来说,就是准备状态(Readiness)。所谓准备状态,就是指学习所需的特定的知识、经验、身心状态等。

相反,如果没有进入良好的准备状态,别说得不到好的学习效果了,甚至对学习成绩产生负面影响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譬如,对于原本就没有学习兴趣的孩子而言,有时老师过度管教,他们不仅不会去学习,甚至还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抵触感。虽然老师们非常努力地在讲课,但他们就是不愿意听,这种状态如果进一步恶化,甚至会形成学生不听从老师指挥,影响课堂秩序的局面。

如果不希望造成这种局面,那么老师们就有必要让学生们领会到,“学习这件事情对于自己而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学习成绩的进步对自己会有什么好处”,等等。也就是说,让学生们将学习的意义“个人化”。

像这样让人进入准备状态的学习行为,就叫作“学前准备”。

接下来我会介绍一些被很多学生以及职场人士活用的学前准备。这种学前准备不管是在资格考试、应试学习还是在普通的工作中都非常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