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腾讯管理法 > 完成“分内事”是信任的基石

完成“分内事”是信任的基石




高级企业管理顾问、著名领导力讲师蒋巍巍曾提到这样一个说法:在一个团队中,团队成员间的信任度和团队绩效几乎是成正比的;并且在通常情况下,信任度越高的团队,绩效也会越高。在企业管理中,领导者通常非常重视团队信任机制的构建,几乎每一个有经验的团队领导者,都会想办法在自己的团队中完成信任机制的建设。

但“信任”二字实在过于考验时间和人了,信任不仅需要时间的沉淀,也需要人与人之间足够的了解,甚至彼此形成一定的交互关系,才能慢慢滋生信任的情感因素。如果想要在日常的团队工作中建立信任机制,不妨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工作虽有分内分外之别,但是就整体利益而言,都是属于同一企业内的事情。

作为一名合格的企业员工,不管身处何种岗位,都应该为企业利益、集体利益做出自己的贡献;对那些本就该你负责的“分内之事”,更是应该尽职尽责地去完成。要知道干好自己的分内之事,既是对自己能力的展示,又是对团队其他人员的尊重和负责。概括起来完全可以这么定义:在职场中,完成分内事是同事间信任的重要基石。

因为在团队工作中,每个人的工作都是环环相扣的,在你负责的环节出现了问题,势必会影响到团队的其他人,以及团队整体的协作成效。

第二,懂得适当的宽容。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犯错大概是人们最羞于承认,但又无法避免的一大“职场尴尬”了。当身边的同事犯错了,你会怎么处理?是板起面孔严肃批评,甚至指责对方?还是给予他一个宽容的微笑,安抚对方惶惶不安的情绪,鼓励其继续努力?

很多人往往会忽略职场中的宽容。然而宽容既可以体现一个人的胸襟,又可以透露出他的处世智慧。轻松和谐的职场关系也更有利于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当然,宽容绝不是纵容,或者无原则地宽大。一切宽容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实际工作中,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往往明白宽容与赏罚分明的平衡之道,一个优秀的职场人往往知道如何打造利于自身的地带。

第三,牢记团队比个人更重要。在一个团队中,每个人都是重要的,无论是领导者还是普通员工,都是不可或缺的。在面对身边的其他团队成员时,应在沟通和协调的基础上以大局为重。

可能有人会提出“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这样的言论来反驳刚刚提到的观点,的确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当下一些大企业中,确实存在类似同事之间“内斗”,甚至“各自为政”等管理乱象,最终也确实导致企业效率低下的严重后果。但管理的本质在于管事,而不是管人。想要做好团队管理,把团队中的事情管好就可以了。“管好事”的状态是这样的:团队目标清晰,团队工作流程设计合理,运行透明,落实具体任务要求定岗定责,团队人员之间沟通良好,大家协同作战。

这里,我们讲两个腾讯内部的真实案例:腾讯有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墙”文化和站立式会议制度。腾讯人会在一面墙上统一将团队目前所负责项目涉及的每一个环节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纸片展示出来,黄色代表功能需求,蓝色代表技术任务,红色代表bug(漏洞),纸片上的内容包括任务、执行人、工作量和计划完成时间等信息。每个任务的优先程度则是根据纸片自上而下的位置而定,在上的为高优先级。

通过“故事墙”的任务展示,将项目信息完全透明和可视化,让团队成员每天都可以清楚地看到项目的进度,每个任务要实现的功能,以及项目的瓶颈和问题,以此帮助团队成员达成更加高效的协作。

至于站立式会议制度,则是为了帮助团队营造一种全新的沟通氛围,缩短会议时间,提升会议效率。试想一下,大家站着围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就把一个需要在传统会议室里讨论很久的问题聊完了,这感觉是不是很棒?

据说“故事墙”文化和站立式会议制度建立的初衷是帮助某个游戏团队改变懒散、效率低下的状态。当时,这个游戏团队里有人提出在办公室大门边的一面墙上写上“Ready(准备)—Play(开发)—Test(测试)—Done(完成)”四个栏目,然后让大家将自己目前所做的事情和接下来即将做的事情分别填在各个栏目中。

通过对比分析“故事墙”上的任务分布情况,团队领导者很快发现:很多任务已经在Play栏里了,但Ready栏内容严重不足,尤其是竟然没有一张代表功能需求的黄色纸片!也就是说,这个团队的开发资源是足够的, ;但与开发匹配的策划设计资源则严重缺乏,从而导致整个项目遭遇当下的瓶颈。

看到这样的场景,策划设计人员自然就得在没有任何人敦促的情况下抓紧做需求研究,被“故事墙”赶着走了。

在设计部门进行自我分析和总结时,他们又发现自己的问题跟前台技术支持有很大的关联,于是又变相地促使前台技术部门加紧工作步伐。就这样,通过团队自发地不断找到项目瓶颈,自动消除瓶颈,项目过程不断优化,“故事墙”仅仅开展四个星期,团队效率就提升了近三倍,团队的满意度也随之上升了。

推行站立式会议制度之后,每天早晨,团队成员被要求花5分钟时间一起围着“故事墙”讨论项目进展,沟通彼此的信息和困惑,然后根据自己的任务情况去Ready栏领取任务,任务完成后将纸片移到别的栏即可(认领—完成—确认)。这样领导者也不用再单独给每一个成员安排任务了。一个员工曾对此感慨道:“自从有了‘故事墙’和站立式会议,如果墙上没有自己的任务,或自己的任务优先级不够,压力就巨大,而且很丢人,不得不努力加班加点。”

当“故事墙”上待完成的任务纸片越来越多,且功能需求(黄色纸片)越来越多,说明团队对用户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从事的改善工作越来越多;同时bug(红色纸片)越来越少,说明随着产品信息的畅通透明,返工任务越来越少,团队实现了高速有效的运转。

在促进团队高效地沟通和运转的同时,同事间的信任机制也就逐渐建立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