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腾讯管理法 > 腾讯现在只有“半条命”

腾讯现在只有“半条命”




在“3Q大战”之前,腾讯埋头做产品,和外界交流很少,业务像“八爪鱼”,什么都做;在此之后,腾讯的转变非常大,放弃非核心业务,交给合作伙伴,推出了开放平台,帮助创业者成长,只给自己留了“半条命”。

腾讯的“半条命”是怎么个活法呢?腾讯将原有业务、要控股的业务精简,聚焦最为核心的通信社交平台、内容产业等业务,其他则交给合作伙伴。“过去确实有很多不放心,出于本能,很多事情都想自己去做。但现在我们真是‘半条命’,我们把另外半条命给合作伙伴了,这样才会形成一种生态。对我来说,我们的心态是回归到自身最核心的平台。”

“在新时代的风口中,腾讯要做的是搭梯子,回归到最核心的平台。我们能做的是给所有产业提供零配件工具,让他们在和移动互联网结合的浪潮中可以飞得更高、飞得更安全。”马化腾认为,每个企业,讲基因也好,或者管理层的精力和能力,都是有限的,“我想应该还是要聚焦在你最擅长的领域里面。我们的商业模式就赚一层很薄的,但是很宽广的利润,而不会说进入到每一个行业很深”。

腾讯把自己的内部资源全部用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更加专注地去做自己擅长的业务,而把其他一切自己不擅长的业务交给合作伙伴,并且充分地信任自己的合作伙伴。《互联网周刊》主编姜奇平深有感触地说道:“腾讯把半条命寄托在合作伙伴身上,你想想这对于腾讯这样一家公司的冲击是多大。因为腾讯这家公司本来就是以谨慎著称的,相当于它是冒着极大的风险。马化腾权衡来权衡去,觉得还是不把半条命握在自己手上,而是放在合作伙伴手上,你就可以感受到震撼,就是他自己心里真的不踏实,但是为了开放,他舍得。这也是一般企业做不到的。”

“舍得”是一种魄力,有舍才有得。如果没有这点魄力,腾讯把所有的业务和大部分的精力放到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去,不仅产品做不好,还会搞得自己“疲惫不堪”,这样下去,迟早有一天会累死。

以最为重要的电商和搜索为例,腾讯之前创建了“拍拍”与各大电商竞争,最后直接交给了京东;还有腾讯自己出的搜索引擎SOSO和旗下的搜搜业务等相关资产,也在2013年9月16日并给了搜狗。马化腾直言:要将原有的业务进行精简,聚焦在最为核心的通信社交平台、内容产业等业务上,其他则交给合作伙伴。

自战略入股京东之后,腾讯不但将拍拍团队与京东进行资源整合,还在京东接入了微信的入口。双方展开了包括打通支付、效果广告平台等业务上的合作,聚合效应应该说非常明显。

搜狗在获得腾讯注资以后,陆续推出了浏览器、地图、搜索、游戏等多种业务,并且将这些业务划分到三大事业部,产品矩阵战略逐渐清晰。在微信庞大用户量的支撑下,搜索俨然成了搜狗使用量最高的应用。

而微信已经自成独立的生态体系,依附在微信上的产业不可计数。微信公众号的兴盛,使得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都纷纷开设微信公众号,微信内成千上万的公众号内容,成了一片待开发的处女之地。

根据权威机构的统计,2016年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人,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此外,各品牌的微信公众号总数超过800万个,移动应用对接数量超过85000个,微信支付用户则达到了4亿人左右。通过这些数据,可以预见的是,搜索将成为搜狗最大的底牌。

而针对搜狗这个微信最重要的搜索业务伙伴,腾讯并没有强势地全资控股,而是战略入股。根据腾讯年报数据,2013年,腾讯以5.16亿美元现金买入40.9%的搜狗股权。

腾讯开放合作的战略从“事必躬亲”到“只有半条命,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背后折射的是管理层思维的转变,经历这种转变的原因既有“3Q大战”的总结和教训,也有自身发展时面临的“成长的烦恼”。

实际上,一家企业的管理层和员工的精力与能力都是有限的,如果无限扩展业务,对所有的业务都亲力亲为,最终的结果无非疲于奔命,不但产品没做好,还浪费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

互联网这个行业有太多的诱惑,如果不能专注于自己擅长的业务,什么业务都想做,反倒会迷失自己,错失机会,最终难免被市场淘汰。因此,对于一家企业,一家互联网企业来说,“半条命”的态度就显得极其重要和关键。

2016年6月16日,在央视《对话》栏目现场,马化腾感慨万千地说了这样的话:



所以现在创业者要更加积极开放地看待腾讯,我们这两年也做了很多努力,我希望我们成为你们最合适的合作伙伴。当时说这段话对外表态的时候,也有很多人并不当真,因为腾讯在过去,很多发展更习惯于全部都自己做,不给外部留任何机会;我们内部的业务部门,每一个部门都有很多产品线,土地这么肥沃,怎么做也不会太差。

……现在遇到一个很大的坎,其实并不是坏事,对整个企业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也让我们想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或者优先级更清晰了,而不是糊里糊涂地什么都往前推,这是不行的。

第二个是来自内部的压力,其实我们对内部很多业务也给了很多“互联网+”机会、很多资金去尝试,但是为什么“在温室里的花朵”打不过野外上千家、上百家的摸爬滚打,答案是很明显的……我们一般的互联网公司是没办法有这样的基因和这样的能力去掌控的。这也是我们不得不放弃,一定要交给最好的合作伙伴去做的原因。所以,我们制定了“开放”战略,一步步坚持往前走才走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