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腾讯工作法 > 任宇昕:“职业”COO

任宇昕:“职业”COO




作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巨头之一,腾讯不仅在社交领域做到了大多数互联网企业无法望其项背的高度,在游戏方面同样成了全球霸主。根据知名调查公司Newzoo发布的《2016年全球游戏市场报告》,腾讯在游戏产业里以收入102亿美元成为全球游戏收入最高的公司。而说起腾讯游戏,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任宇昕。

任宇昕是腾讯的游戏之王,同时也是一名高明的管理者。

从程序员到管理者

2001年1月,任宇昕在接受马化腾的邀约,成为腾讯第一个社会招聘员工的时候,他只想当一名普通的程序员。然而,只过了三个月,他就在人才紧缺的腾讯成功晋升为网页组的小组长。

之后半年,任宇昕三次向领导提出,不愿意当小组长,只想去最有挑战性的QQ服务器小组做一个安静的程序员,在产品前线拼搏。如果那时腾讯满足了他的小愿望,那么今日就少了一位优秀的管理者。

2002年,任宇昕成为增值开发部经理,管理QQ秀、QQ会员等热门产品相关事宜。2004年,任宇昕接受新挑战,成为腾讯互动娱乐事业群(IEG)的负责人,承担腾讯游戏业务的开发拓展任务。

此时,他开始逐步历练成为一位管理者,一步步完成了从程序员到领导者的转型。从产品定位、战略方向,到团队搭建、人员培养,再到日常沟通、规范制定……每一项都需要他决策和把控。压力最大的时候,他常以“一将无能、累死千军”激励自己奋勇向前,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

在他的带领下,互动娱乐事业群从无到有,从失败到成功,历经了多年的锤炼,终于迎来了光明。从QQ棋牌游戏的小试牛刀、《QQ幻想》的再次受挫,到《穿越火线》《英雄联盟》的爆发,腾讯游戏实现了一次次飞跃。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能看见腾讯游戏活跃的身影。

截至2013年第一季度,腾讯网游营收达到了12.17亿美元,遥遥领先于盛大、网易等公司。据称,游戏业务收入占腾讯收入的50%以上,占中国整个游戏行业的50%以上,净利润高达50%。这样的光辉业绩,让腾讯游戏拥有了江湖地位,任宇昕也成了“游戏之王”。

任宇昕在一次采访中说:“你随时需要高敏锐度,但往往很多时候,热爱游戏的从业者大多把自己想做、喜欢做、擅长做的游戏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反过来却忽略了市场变化、终端变迁、用户类型和偏好的变化。一些公司因此一蹶不振。”从简短的话语中能够看到,作为事业部管理者,他早已不再是以程序员的思维思考,而是站在战略层面,用前瞻性的眼光看待问题,并准确地预测趋势、提前布局,做出对的决策。

2012年,任宇昕正式被任命为腾讯公司COO(ChiefOperatingOfficer,首席运营官),主管互动娱乐事群(IEG)部和社交网络事业群(SNG);2013年,兼任移动互联网事业群(MIG)总裁;2017年3月,兼任网络媒体事业群(OMG)总裁。至此,在腾讯7个事业群中,已有四大事业群由任宇昕管理,他成了腾讯至关重要的领导人之一。

如此,通过一层层跨越升级,任宇昕从一位专业技术人才蜕变为一名管理者。其实很多人都和他有相似的经历:从技术员做起,经过漫长的磨炼最终成为领导者。而在这些人身上,始终有一种亲力亲为、坚持专业的精神。

比如,为了精准地评测游戏,任宇昕从专业角度出发,创建了评测组,并创建了数据测试模型,设定了画面、故事情节、用户操作适应性等关键要素。正是因为专业,他才知道组织结构要怎么搭建、需要建立什么部门,而什么部门没有用处。只有这样,才能让组织系统发挥出最大的效用。将专业能力与管理能力相结合,会让一个人的管理风格更稳定、可靠。

在一次讲话中,任宇昕也讲到:“在互娱(互动娱乐事业群),关注用户就必须和玩家保持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而最终你会发现,一款令玩家真心热爱的产品,一定源于我们对细节的不断完善和更高的自我要求。把细节做到极致的态度,也是让你的游戏从产品变成精品的必经之路。”

充分尊重人才

任宇昕本身是从程序员的基础上一级级晋升上来的,他深知员工的辛酸苦楚。虽然任宇昕对下属要求严格,他自称:“做我的下属的确很惨,因为我不喜欢静态不变的结果,而喜欢不断动态地去优化结果。此外,我还保持着程序员的习惯,总是期待找到最优解。”他喜欢对产品精雕细琢,并且严格要求自己的下属,从不例外。他希望每一个员工都要有精品的意识,把高品质的游戏带给用户。这是产品的生存法则,作为管理者必须要一丝不苟地践行。

但是,从另一面看,任宇昕对员工的“怀柔”甚至比刘炽平还要更甚。任宇昕崇尚自由,崇尚平等的上下级关系。这些是他当初加入腾讯的主要因素,现在他也反过来用到自己的下属身上。

在工作中,任宇昕从来不会表现出盛气凌人的样子,他似乎总是一团和气。即便出了问题,也很少见到他拍桌子骂人的情形。有的管理者可能会用简单粗暴的话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任宇昕总是表现出极大的耐心,给员工做出最详细的解释。虽然这样花费的时间更多,但任宇昕觉得值得。管理者要进退有度,要给下属担责和独立做决定的机会。

任宇昕不知道当初马化腾是如何认定他适合腾讯的,但他深知识人善用对于管理者的重要性。为了寻找到合适的人才,任宇昕招人从不死板,他会选择一个比较有情调的地方,和应聘者聊上十几个小时,他会像一只猎鹰般,敏锐地捕捉应聘者的各个细节,包括他对餐厅服务员的态度等。从交谈及观察到的细节中,任宇昕会判断他是否具有专业的知识,是否愿意承担责任,是否具备团队精神。

任宇昕最看重的是两种人,一类是出现问题从不推诿,有魄力主动承担责任的人,另一类则是观点独树一帜、从不盲从、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有的时候,为了找到最合适的人选,任宇昕甚至不惜潜伏,与对方保持密切联系达数年之久。任宇昕对人才的充分尊重,对延揽适宜人才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最大限度激励和授权

任宇昕能识人,能用人,还有一点则更为重要,那就是他对员工的激励方面做到了无可挑剔。

2017年10月,网络上曾出现了一个段子,说的是任宇昕门下的“王者荣耀”团队,年终奖达到了100个月的工资。其后不久,还有一个自称腾讯员工的人在微博上“补刀”说:“其实也不全是,比如我的,就是120个月的工资。”

段子的真伪性暂且不去讨论,但任宇昕在奖励的透明性上却是有目共睹的。和其他企业多数领导者对奖金激励遮遮掩掩不同,任宇昕从不忌讳将奖金公开化。每年,任宇昕的管理团队都会以视频访谈的形式和员工进行沟通,内容就包括员工个人的最大奖金数额以及奖金的计算方法等。

任宇昕以此最大限度地激励下属,他也将其看作自己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每年,任宇昕都会固定拿出不少时间,专门研究员工的薪酬福利。许多年前,任宇昕已经在要求人力资源部门根据不同部门的业务特点,拟定员工个人的激励方案,并每年都对此快速迭代,优化激励方案。

任宇昕从不墨守成规,他也喜欢最大限度地授权给员工。在互动娱乐事业群的内部架上,任宇昕实行的是项目制,由员工们组成独立的工作室。工作室管理者对结果全权负责,同时也拥有人力、财务等方面的最大权限。

有项目时,各个工作室之间可以展开竞争,谁做得好,谁就拿得多。这样做一方面保持了人才的内部竞争,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员工的创造力和创新力;同时,透明的薪酬管理,也最大限度地起到了激励员工的效果。

有人曾这样评价任宇昕——他知道什么是重点,也不拘泥于老板说的对或者错,他独自思考,其思考的基点也不是建立在完全意义上的MBA或现代科学管理基础上,他有独到的方法论,而且效果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