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腾讯工作法 > 邮件管理

邮件管理




QQ是一个遍布全中国,正在全球普及的聊天工具,微信作为后起之秀,也笼络了不少用户。各种规模的企业都在使用QQ或微信作为他们日常工作中互相沟通和传输文件的工具。

然而在偌大的互联网世界中,并不是只有QQ和微信这两种通信工具。一些大企业有自己的通信工具,为的就是进行信息保密。就比如网易的网易泡泡、阿里巴巴的钉钉、百度的百度HI、中国电信的易信等。

作为中国通信界的大牛,腾讯内部还是习惯用邮件来进行沟通。媒体时常曝出马化腾又大晚上的给自己员工发了几百封邮件,员工晚上给几个老板发了一封邮件,他们在凌晨四五点的时候给了回复之类的新闻。

在私人聊天中,许多人都喜欢使用QQ、微信这一类的聊天工具,然而在一个企业中,使用邮件进行工作交流才算是规范的沟通方式。千万不要小看邮件沟通,它比即时聊天更加正式,也是一个企业的一张对外名片。

一封邮件可以让别人更好地认识你,更好地认识你的公司。在工作中,发邮件并不像与好友聊天那样随随便便写点东西、发个附件就完成了。在与下属、同事、上级或客户进行邮件沟通时,有着不同的规范。只有遵从这些规范,才能更专业地展示你的个人形象和公司形象。

减少沟通漏斗

在综艺节目里,常常玩一种叫作“真人传真”的游戏。

首先,一组人排成一行,第一个人面向出题人,其余人向后转,背对第一个人;紧接着,第一个人看到主持人给的题目(一般是可以用肢体语言表达的成语、俗语、图片等);看完后,主持人收起题目,第一个人拍第二个人肩膀示意让其转身,然后通过肢体语言,把刚刚看到的词语的含义表示出来。第二个人再根据自己的理解,把信息用肢体语言传递给第三个人,以此类推。传到该组最后一个人时,这个人需要说出最初的题目。“传真”游戏看似简单,但在游戏结束之后却很难有胜利者,最后一个人给出的答案总是千奇百怪,甚至和原始题目毫无关联。

这个游戏告诉我们,多层级信息传递容易产生“失真”问题。即便重点被传送了下去,也会缺少许多细节。在管理中,也有这样的问题存在。当一个人和另一个人沟通时,嘴里说出来的信息已经打折,往往只能说出80%的信息了。

而在信息接收者一端,最终能够接收到的信息可能只有60%,而其中能消化掉的只有40%。在一段时间过去之后,这一段听到的记忆会逐渐消失,直至被彻底忘记。特别是在一个大企业中,一个任务的传达往往要通过层级的方式,而这就像一个漏斗,当任务下达到最底层的时候,已经漏掉很多东西了。

运用邮件恰好能够避免人与人沟通之间的信息漏斗。一方面,文字表达更加严谨周密;另一方面,口头表达较难达到“原句传递”的状态,而邮件可以实现“原文转发”,这极大地保证了原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防止信息被过滤而导致理解偏差。

逻辑严密

大家在打电话或者面对面交流时,往往是想到什么说什么,就算是在之前就已经打好了腹稿,说话的过程中还是会漏掉很多想法。而如果用邮件操作,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措辞,并且条理清楚地进行表达。

人们在写邮件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严肃起来,就像写书信一样,都有称呼,问候语、正文、祝颂语、署名……邮件就是网络上的书信。在公司用邮件沟通时,也可以明显感受到这种正式性与私密性。比如,邮件的“密送”和“分别发送”功能,就很好地保证了邮件的私密性。

通常,邮件写作习惯用序列号罗列出要点。在写作的时候,发送者就自然而然地会对自己的想法进行梳理,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这种专业严谨的表达,有助于任务接受者进行理解,提高沟通效率。

有的人在发送带有附件的邮件时,不会在邮件正文解释附件的内容、用途。他们认为接收者打开附件自然就明白了。其实不然。发送带有附件的邮件更需要做出详细解释,告诉对方每个附件的作用,这样才算达到了沟通的目的。

不管是写作还是说话,其实都存在一定的逻辑,而这种思维能力是需要反复训练的。没有人天生会演讲,也没有人天生会写作。但只要不断练习,就能够提高逻辑能力。在工作中,使用邮件沟通,无疑是训练逻辑最便捷的方式。

信息保存

邮箱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是,不管使用者在何时何地用哪种电子设备,都可以阅读邮件内容。在这一点上,即时聊天工具就不能做到,因为一般它们的聊天记录都是储存在本地的,无法实现随时随地、多设备同步读取文件。虽然现在不少软件增加了漫游系统,但仍然有局限性,尤其是涉及文件保存的时候。

也就是说,在手机QQ对话框收到的文件,不一定能够在电脑QQ上接收到。但如果使用邮件,不管是手机、电脑还是iPad,只要有邮件应用或者网页浏览,都能接收和阅读。

另外,聊天工具的文件保存能力也不及邮件。QQ和微信在接收或传送文件之后,只能保存7天,一旦过期就无法查阅了。如果需要再次下载,只能再联系对方,这会带来更大的沟通成本,而且对方也不一定会保存原文件。相较之下,邮箱存储时间更长,还能满足多次下载的需求,这就大大减少了工作中文件保存及查阅的不方便之处。

邮件沟通还有一个好处是,同一项目的沟通内容,可以集中到同一封邮件中。也就是说,无论双方沟通了多少次,都可以在同一封邮件中看到所有的记录,这就减少了调取资料的麻烦。

既然邮件让信息变得“可查”,那么在项目发生问题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当时的邮件记录,确定是哪一个环节发生了错误,并且“责任到人”。这不仅能够帮助企业更快地找到问题所在,还能够明晰责任,减少纠纷。

不过,也有许多人认为,邮件的“延时性”是一大弊端。一封邮件发送之后,对方或许1分钟就回复,或许好几天才回复,还有可能漏看了邮件导致没有回复。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发生,腾讯员工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至少查看一次邮件,了解自己有没有新的任务或者是问题,从而去实行或者是解决。至于每天什么时候查看以及查看多少次,并没有硬性规定。对于一些紧急的邮件,可以在发送后致电接收者,提醒对方查阅回复即可。这样一来,信息的完整性、严密性和时效性都得到了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