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腾讯产品法 > 第五节 演化思维:自下而上的设计

第五节 演化思维:自下而上的设计




为什么创业公司,尤其是互联网创业公司真正能活下来、还活得长久的并不多?

为什么专业的天使投资人不会只投一个项目,而要针对某个领域撒网来投?

为什么腾讯愿意浪费内部资源,提倡内部团队PK的“赛马机制”?

接下来我们要谈到的这种思维,就和上面几个问题密切相关。它是互联网产品设计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也是一些常用互联网名词、工具的思维源头。很多时候我们凭着过往经验不断地使用它,但却并没有用第一性原理思考,去想想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比如,《精益创业》告诉我们产品要快速试错、快速迭代,用最小可行性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  MVP)去验证假设,滚动前进。可它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这么做会是有效的。

再比如,腾讯在组织层面一直推行内部的“赛马机制”,让好几个产品团队去做目标功能相似的产品。大家都记住了“赛马”和“内部竞争”,但同样很少有人多问一句为什么。

在前文提到的复杂系统模型中,我们也留下了一个待解决的问题:怎么才能确定自己对系统的思考是正确的呢?

我们之所以把演化思维放在产品思维的最后来讲还有一个原因:这是一种位于产品思维积木堆顶层的思维,你需要对我们前面提到的四种思维有深入理解以后,再来运用它,才会产生比较好的效果。

现在,沿着思维的爬梯来到顶楼,推开窗,来看看这一层的绝妙风景吧!



无处不在的演化


一只小流浪猫出生不久被人捡到,一直以猫粮饲养着。由于打小被人类收养,这只小猫并没有机会跟着妈妈学习猫族特有的技能。但随着它一天天长大,它展示出了和其他猫咪完全一致的特性:能蹦得老高,拥有强大的夜视能力,对动态、毛茸茸的东西特别感兴趣。

显然,这些猫咪共有的特性不会是它妈妈传授给它的,而是它“天生”自带的,就像北极熊在出生的那一刻就知道自己必须要长出厚厚的毛来御寒一样——这是生物的上一代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核心能力。DNA本质上是记录某种“能力”信息的载体。

我们都知道达尔文说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可如果放到今天的语境下,严复先生当年在翻译时所使用的“天择”一词恐怕值得斟酌,因为由老天来选择的说法并不符合达尔文本意,他所说的原文是“It  is  not  the  strongest  of  the  species  that  survive,  nor  the  most  intelligent,  but  the  one  most  responsive  to  change(直译为:不是最强的物种存活下来,也不是最聪明的物种存活下来,而是最能适应的物种存活下来)”。

由老天选择是自上而下的设计,而真正的演化、真正高明的设计是自下而上涌现出来的。

譬如,猫的祖先也许有很多种不同类型,说不定有缓慢爬行的猫,有夜晚视力低下的猫,还有对运动物体毫不关心的猫。可因为这些类型的猫抓不到食物,大多都饿死了,所以它们没法把自己的DNA信息遗传给后代,随着时间流逝,这些猫就都不存在了,被综合的环境因素给淘汰掉了。

站在时间的巨轮上回望,这一切就像数量众多的赌徒在进行一场前赴后继的通关游戏。外部环境设置重重关卡,那些恰巧碰对关卡密码并通关的生命,赶紧用DNA记录下通关密码,并把它传递给后一代。[5]生命通过这种方式代代积累着不同能力的DNA。

而生存下来的适者,是一开始计划好自己的演化策略的么?不是的,它们完全不知道哪种能力可以生存下去,它们只是刚好碰巧通关的幸存者而已。这才是达尔文表达的真义。

经济学家阿门·阿尔奇安(Armen  Alchian)发现,演化的思路完全可以运用到我们经济生活的众多事物之中。于是,他在那篇著名的经济学论文《不确定性,进化与经济理论》(Uncertainty,  Evolution  and  Economic  Theory)中详细解释了自己观察到的状况:经济行为的成败与生命进化如出一辙。

他举例说:有几个人要开加油站。一个人把加油站开在自己家的后院,另外一个人把加油站开到山顶上,还有一个傻瓜,他把加油站误打误撞开到了路边,结果谁的加油站能存活下来呢?当然是那个误打误撞的傻瓜,因为他把加油站开到路边,他就成功了。至于他是不是聪明人?他是不是有计划?他是怎么想的?这些都不重要,只要他刚好把加油站开到了正确的地方,他就能够存活下来。

他还举例说,有一帮人要逃离芝加哥,每个人选择自己的路线去走。最后只有一条路线,只有那个刚好选择了沿途都有加油站路线的人,才成功逃离了芝加哥。而其他人,不管他是怎么想的,有什么目的和用意,最后他都离不开芝加哥。

因此阿尔奇安指出:“经济学关心的是存活的条件。一个人,一个组织,甚至一个制度,是怎么存活下来的?它有什么条件才能够存活下来?如果条件发生了改变,存活的情况又会发生怎么样的改变。这才是经济学关心的议题。”[6]

演化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