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腾讯公关法 > 后记



我在记者生涯中,每天都会和不同企业的公关打交道。他们有的圆滑,有的强硬,有的客套,有的爱搭不理,有的热情“巴结”。媒体圈对于公关的评价,更是褒贬不一。一开始,公关给人的感觉是这样一种存在:逢年过节送礼品,隔三岔五请吃饭,负面新闻来灭火,宣传通稿求着发。

有时候,我会想,媒体是不是无意中帮助公关美化了企业?我笔下所报道的企业,是真实的吗?当一篇篇通稿、一条条公关声明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怀疑:公关是不是在欺骗舆论?媒体和公关是不是对立的?

李普曼在《舆论学》一书中提出了“拟态环境”概念,他认为,在我们和真实环境之间存在着一个拟态环境,我们往往把拟态环境当作现实环境本身。而拟态环境是传播媒介一手打造的。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将其重新加以结构化后向人们展现出一个拟态环境,可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客观再现。拟态环境不仅制约着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对真实环境产生影响。

这样想来,记者报道的企业新闻,无论是负面的还是正面的,实际上都经过了选择加工。记者能够做的,只是尽力逼近真实,而绝对的真实是难以达到的。记者和公关的沟通交流,是为了得到关于企业发展的更多信息,两者的关系既对立又合作。

对立面是指,任何一家公司在遇到舆论危机的时候,都会下意识进行自我保护。他们不愿意多说,也生怕说错一个字,导致错上加错。而记者的职责在于寻求真相,他们必须想尽办法套出有料的信息。这时候,一个跑,一个追,就会形成对立关系。即便有时企业有所回应,但通常都是客套的解释,记者看到这样的回应,心里也会很不舒服。

在做记者期间,我已记不得打过多少次公关电话,常听到对方“无可奉告,不做任何解释”的答复。就算是到现场去找人,等待我的也是闭门羹。有的时候,从关系不错的公关口里套出了一点料,本来欣喜不已。但报道一出,对方叫苦不迭,说我的报道会断送他的前程。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也曾经不知如何是好。

但是在更多的时候,记者和公关是合作关系。一方面,企业有影响力的发展,是值得记录的新闻;另一方面,即便企业出现了负面情况,记者也必须从公关部门了解企业的声音,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现事实。

由于两者既对立又合作的关系,彼此非常了解,许多记者跳槽后的首选职业就是公关。一方面,记者有媒体资源;另一方面,记者曾经是“把关人”,他更明白如何做公关,如何和媒体打好交道。

我也曾是记者转型公关大军中的一员。当我真正去了一家企业做公关之后,才了解了公关的辛苦。每天层出不穷的问题,曾让我1个月减重了10斤。

如今,我辞职创业,再回头看曾经的两份工作,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正如公关大师艾维・李所坚持的那样,公共关系思想的核心是“说真话”。他认为,一家企业或公司唯有将本身的真实情况告诉公众,方能赢得良好声誉。如果披露真相对自身生存、发展不利,企业就应及时调整或改变自身的行为。

在这个信息如潮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我想公关们更要学会的是如何巧妙地说真话:既要做到真诚,又要避免舆论的恶意解读。而企业万万不可忽略的是,公关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公司的一部分。公关工作需要企业其他部门的密切配合,比如质量部门、人力部门、运营部门、产品部门等。只有和各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公关的工作才有可能顺利进行。

尤其在发生危机事件之时,公关需要代表公司对外发声,一方面公关要给予专业的处理建议,另一方面公关要尽快得到公司内部的理解和支持。很多时候,公关需要首先劝说公司内部采用某一种方式去和大众和解。每一个决定,都考验着公关部和公司各部门以及高层之间的融合与合作。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公关这一职业也会变得越来越专业化,祝福那些正在其中以及即将踏入其中的人们。

在本书的末尾,要感谢支持和帮助我的人们。感谢蓝狮子的编辑陈一宁老师,感谢考拉看看创始人马玥,感谢我曾经任职的公司,感谢我的记者和公关朋友们,更感谢我们PinkinLAB摄影工作室的每位伙伴。因为你们,才有这本书的完成。感谢读者,谢谢你们抽出宝贵的时间阅读本书,也希望听到你们的意见和建议,联系我请发邮件至157785505@qq。

曹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