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腾讯公关法 > 第五节 保持善心

第五节 保持善心




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写过一首《于我,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诗文。

其中的一句“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被著名文学家余光中翻译为“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凶猛的老虎也会有细嗅蔷薇的时候,忙碌而远大的雄心也会为温柔和美丽所折服,这寓意着人性中阳刚与阴柔的两面。

企业如人。前进如猛虎下山,如蛟龙出海,势如破竹,锐不可当。然而在凶猛的外表下,藏着内心的温柔与美好。

2005年,曾负责腾讯上市事务的高盛亚洲投资银行部执行董事刘炽平正式履新腾讯,担任首席战略投资官,负责战略、并购和投资者关系。这是刘炽平独创的职位,连马化腾都不知道这个职位是做什么的。

但很快,刘炽平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人们,首席战略投资官的作用。次年2月,马化腾不再担任公司总裁,让位于刚加入公司1年的刘炽平,由其负责公司的日常管理和运营。腾讯进入5年黄金期。到2009年,腾讯完成了面向即时通信、网络游戏、门户网站和电子商务的全业务布局,全年收入突破124亿元。

世界上有很多人通过职位和金钱来判断自己的人生价值,觉得职位就是地位的象征,金钱就是阶层的象征,终其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忙碌着。而有些人,则会顾全大局,让位于贤者。

创业容易,守业难。从创业到在香港成功上市,腾讯用了7年,这在互联网行业显然是慢的。守业并让基业长青,则需要一个更懂市场的人。而技术出身的马化腾,最擅长担当的是产品经理的角色,刘炽平的坐而论道,恰好弥补了他的缺陷。刘炽平擅长投资,善于战略,这正是腾讯需要的。马化腾主动让出总裁之位,将自己一手打造的企业交由刘炽平掌舵。

让位于贤者,需要的不是勇气,而是智慧。

2013年3月,被称为大总管的陈一丹宣布离职,这不是心血来潮的决定,而是经历了2年的准备与过渡。陈一丹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公益教父”,作为5人创业小组中较早结婚生子的人,他更能从家人关怀的角度出发去构建员工的福利机制,比如节日寄给员工家属礼物,比如家属开放月,比如10万元安居工程。

他还致力于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陈一丹说:“对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就是对文化最好的保护,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最好的支持与帮助。我们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积极的举措,全方位、多角度地传扬苗乡之秀、传唱苗歌之美、传承苗族之韵。通过这些有意义的活动,面向新的传承群体,激发网民和全国各地的人们对非遗文化的参与热情。”

2016年,陈一丹完成“湖北一丹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首轮共建基金募集。而马化腾个人就给这个基金捐款了1亿元,除此之外,张志东和吴宵光也有不同金额的捐款。

同年,马化腾承诺将捐出1亿股腾讯股票注入正在筹建的个人公益慈善基金,支持医疗、教育、环保等公益慈善项目以及全球前沿科技和基础学科的探索。彼时,腾讯股价市值约139亿元。

陈一丹个人对慈善事业的热衷,也带动并影响着身边人及腾讯的公益走向。2007年6月,腾讯投入2000万元成立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腾讯成为“人人可公益”的创联者,发起“一起捐”“益行家”等活动,创立“中国首个互联网公益日”,创立“立体救灾”机制,从灾情评估、灾难一线救援、救灾团队后勤保障方面全方位给予支持。基金会成立以后的5年间,陈一丹给腾讯基金会的个人捐赠达900万元。

很多人能做到独善其身,却只有极少人能做到兼济天下。一个人影响一个公司,一个公司影响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影响一个社会,聚沙成塔,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文化的传承。马化腾在回复陈一丹的离职邮件中提到——

“腾讯文化中独具业内特色的很多点子如圣诞Party、春茗和发红包等习俗在公司能传承下来,都和他密不可分。

“2年前,他和我们就提前规划了培养接班人才的计划,希望让越来越多的干部和职业经理人与创始人一起融合,承担起越来越多的管理责任,带领腾讯稳健发展、基业长青。

“对于Charles(陈一丹)我首先要说的是感谢。腾讯创业过程中缺少Charles不可能成功,他为公司的职能体系、价值观、文化建设和公益慈善事业的付出独一无二。可以说,Charles在腾讯完美地诠释了‘首席行政官’的定义。他同时也是正直、友善、关爱和信任的同义词。作为同学和伙伴,我对Charles的感谢无法完全用语言来表达。”

陈一丹离职后,腾讯再没有设立“首席行政官”一职。尊重,是对一个人最大的肯定。

2014年9月,马化腾背后的男人——另一位创始人张志东,辞去“首席技术官”的职位,提前退休,转身投入腾讯大学做了一名讲师,致力于员工培养,从此踏入传道、授业、解惑之路。

张志东同时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几乎没有个人专访,多年霸居胡润富豪榜,却低调如路人。低调是一种高明的人生智慧,它是心性长期修炼养成的一种品格。

马化腾在《财富的价值在于把事做成》中提到,财富其实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含义,它取决于你对它的态度,以我个人的理解,成功与否应该是以给社会带来多大的价值为标准。

无论是按此标准还是普世成功学,马化腾、陈一丹、张志东和曾李青都算得上成功人士,在巅峰之时退居,把更多机会提供给他人,其中包含着成全之意。

马化腾为克莱・舍基所著的《认知盈余》一书写过一篇推荐序,题为“互联网时代的晨光”,其中写道:“一个新的互联网时代即将到来。这将是一个鼓励分享、平台崛起的时代……这个新时代,不再信奉传统的弱肉强食般的‘丛林法则’,它更崇尚的是‘天空法则’。所谓‘天高任鸟飞’,所有的人在同一天空下,但生存的维度并不完全重合,麻雀有麻雀的天空,老鹰有老鹰的天空。决定能否成功、有多大成功的,是自己是否具备发现需求、主动创造、分享平台的能力。”

时代在发展,新科技的出现让人们的时间更充裕,人们更愿意分享自己的知识,以此推动文化的进步,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网络推近了我们每个人的连接,同时我们又在网络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早期的腾讯,在迷茫中寻找生存之地,别说公关,就连战略也没有。几位创始人面对“战略”这些词语犹如懵懂少年面对人生,连对待上市,也只简单地觉得“是个公司大概都要去上市的”。

上市之后,仍然是以产品、用户、业绩为主,这也是大多数企业的通病,公司唯业绩为尊。从什么时候开始转变了呢?大概是刘炽平的加入,让腾讯有了灵气,让腾讯不再简单粗暴地勇闯天涯,而是引入了战略行动。之后的5年,腾讯突然间成熟了起来,知道怎么有效率地实现目标了。

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无穷无尽的,但归根到底都有所依属。腾讯的文化有着一个重要的依属——善,它的出发点及目标都是为员工服务,为用户服务,进而推动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