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西贝的服务员为什么总爱笑 > “唤醒一个是一个!”

“唤醒一个是一个!”




我在“西贝品味早读”发现一篇题为《世界因西贝有何不同》的文章,作者是西贝一位普通干部:

如果说西贝是一本书,那肯定仅此一本。书的首页,不是华丽的精彩绪论,而是教会你如何成为一个真实、负责任、荣耀承诺的西贝人。

如果说西贝是一个地方,那么仅此一个,它要带给人们梦想与希望。西贝是中国正餐领跑者,中国因为有了西贝成就了一批奋斗者,世界因为有了西贝而多了一份健康与快乐……

西贝走过的路就好比是沙漠中的绿洲,是希望,是梦想。

卢伟,安徽蚌埠姑娘,考上高中那年没钱交学费,向家境优越的叔叔、伯伯借1000块钱,只得到一句话:“女孩子早晚要出嫁,念啥高中,去学个裁缝吧!”勉强念到高二寒假,学费真供不上了。大年夜,别人去放花灯,姑娘蒙着被子哭了一宿。她变得自卑,抱怨命运。

卢伟远走他乡,来北京,嫁给一个维吾尔族小伙伊萨克。她要离故乡那个伤心地远远的:要么衣锦还乡,要么客死他乡。

刚来西贝那两年,新疆人伊萨克在西贝颐和园店烤间干烧烤,安徽人卢伟作为“员工家属”,迎宾、收银、看库房,都干过。因为生孩子,卢伟每个岗位都干不长,挣得少。刚怀二胎时,旁人都劝她,你要想活出高质量就不该要这个孩子。

穷,人就会很计较。每到发奖金,卢伟就拉住老公问:“发了多少钱?谁谁谁又发了多少?”伊萨克开导媳妇儿:“我干多少是我的,别人干多少是别人的,你管别人发多少呢。”冬天到了,卢伟一边清理窗棂格玻璃上的冰碴一边叹气,这样紧巴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直到一天,卢伟在《读者》上读到一个故事:天使游历人间,倦了,敲一家灯火辉煌的院子的门。天使说自己很渴、很饿,问能不能给她点吃的,富人将她拒之门外。天使又到穷人家敲门,同样请求,老婆婆把仅有的一碗饭给天使吃了,仅有的一床被给天使盖了。深夜,天使听到老婆婆抽泣,原来是老婆婆家的牛死了。天使回到天上问父亲,富人为富不仁,你为什么不让富人家的牛死,而让善良的穷人家的牛死?天父说,如果穷人家的牛不死,老婆婆就得死,你希望让老婆婆死,还是让牛死而穷人家的生活继续?

原来还可以这样想问题!卢伟第一次领悟到什么叫“转变思维”。

真正让卢伟转变思维的是一堂课。西贝肯砸钱在学习上是出了名的。2017年43亿营收,光自上而下的学习培训费用大数就花了1个亿。贾国龙学了觉得好的,一拨拨推荐各级干部员工去上课。“吸引力法则”课上,这些话让卢伟醍醐灌顶:

“你生命里发生的一切都是由你吸引而来的。”

“感恩什么就会得到更多什么,感恩越多,得到越多。”

“所有成功的人都发现了这个秘密,而普通人只有在找对象时才用:成功取决于对事物所倾注的关注力和意图的纯度和强度。”

这些年,吸引力法则在卢伟身上应验了。卢伟从一个自怨自艾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很干练、透着自信的管理者。她现在是张慧琴分部训练部高级经理,给基层员工讲课,运营、品牌、JIT(准时制生产方式)、食品安全、安全保全,都讲得头头是道。她还承担人员鉴定工作,负责星级员工、训导师、部长的晋升和赋能。伊萨克呢,晋升为张慧琴分部烧烤导师,两口子加一起年薪40万,在固安英国宫买了一套140平米的大房子,和3个孩子、卢伟父母,7口人住在一起。卢伟说起自己的梦想,十年后,一家人的财务肯定是自由的,另一个目标,自己要成为一名能点燃更多人梦想的管理者、导师。

对一个人来说,比挣上钱更深远的成长,是心性的成长。来西贝前,首席体验官马燕曾供职于一家本土知名广告公司。马燕说,从专业能力上,她在这两家公司都得到很多,但在心灵成长方面,西贝要占90%:“在西贝我学会了‘爱’‘包容’‘给人机会’‘拥抱’‘正能量’,剪掉了自己过去身上的‘自私’‘批判打击’‘看不起’‘看他人之短’……”

对卢伟而言,是什么东西真正激发了她?也没有那么高大上的理论,都是具体的一件件事。

2011年,卢伟剖宫产生下老二,生活拮据。孩子刚满月,卢伟就跟张慧琴申请要来上班。第二天,张慧琴率管理团队,带着5000元“西贝爱心互助金”送到卢伟家,让她安心休养。卢伟说:“困难时有人帮你一把,真叫雪中送炭。”

为了员工能穿上一双舒适的工鞋,总裁贾国慧落实,不停地给员工换、换、换。

西贝菜品“不好吃不要钱”,还规定总营收1%~2%的退菜率,顾客退菜,从不让员工赔,而是一起找真因帮他成长。

西贝鼓励每一个干部、员工都说出自己的三年梦想、十年梦想。因为梦想是一个人最大的资源,每个人都值得拥有。在西贝的平台上,每个人梦想的实现才是目的。

如今,卢伟每年都会为西贝爱心互助金捐1200元,还四次找到身为画家、书法家的西贝老顾客,请他们为西贝爱心互助金挥墨创作,义卖出几十万元。前一阵,卢伟一个老家同学在农村搞大棚,遇到跨不过去的坎儿,平生第一次张口向老同学借钱,很多人一口回绝。卢伟站出来说,不,如果我们这样回绝他,他的生命可能从此一蹶不振,哪怕我们每个人筹一点钱,也要为他添一份心力,至少能帮他重树对生活的信心。

卢伟父亲被查出胃癌,卢伟相信吸引力法则可以再次应验:“只有我们的观点和事物是乐观的,我们才能吸引来好的事物、人和环境。”她相信在家人共同努力下,爸爸可以创造奇迹。她买来悉达多·穆克吉的名作《众病之王:癌症传》细心研读,了解到不良饮食习惯可能增加罹癌风险。她意识到,每次妈妈从安徽老家背回来的几块钱一大包的调料,炒菜的确好吃,可那或许就是致癌风险之一。这之后,每次卢伟都不让妈妈放,因为西贝炒菜从不放鸡精、味精、香精。

“贾老师,你见过没有,癌症病人离世时,全身长满了癌细胞,你摸他的身体就像在摸核桃,从五脏六腑开始腐坏,直到最后腐烂。”

卢伟决心回老家做一件事,给邻居大叔、大婶们,当着老家村支书的面呼吁:乡亲们,炒菜时不能再放那么多劣质调料了!然后自己掏钱,给每家每户送一桶健康的食用油。

“我一定要做这件事。”卢伟说,声音温和而坚定,“唤醒一个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