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西贝的服务员为什么总爱笑 > 集体迷失!

集体迷失!




2016年到2018年,西贝从100多家店,扩张到300多家店的这3年,赛场是西贝的战略安排和底层管理逻辑。如今西贝在全国50个城市开有近300家门店,每家门店菜品和服务标准均保持较高水准,是全国每个商圈数一数二的餐饮品牌。对此,赛场机制功不可没。贾国龙多次信誓旦旦地对我说,西贝赛场是西贝优质、快速发展的组织保障,是服务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次制度创新,早晚会写进哈佛商学院案例库。

然而西贝赛场开赛后,因为工作强度陡增,组织内摩擦、冲突不断,经营成本增加,影响赚钱。很多干部叫苦连天,断定赛场只是“老板玩儿玩儿而已,至多玩儿一年”。一度,创业分部老大们还差一点让全国赛场夭折。

西贝赛场开赛后,整个组织上紧了发条。西贝每晚10点闭餐后都干吗?店内仍灯火通明,写值班报告,培训赛场标准;前厅准备第二天的“小六件”,牙签、湿巾不少于餐具数;后厨接货,择、洗、切、擦,准备第二天的备料。凌晨4点,还可能有裁判来门店,突击检查夜保、次日小料、灌装沙棘汁是否规范……这样的强度都是拜赛场所赐。

但更大的压力来自组织内的冲突。西贝赛场有一条著名的“三秒响应”考核,就是只要顾客在店内发出服务呼叫,三秒之内,必须有店员响应,如果没有响应,就会被扣分。三秒!西贝赛场有申诉机制,刚开赛时,很多被扣分门店向总部裁判部申诉:我明明三秒内响应了,裁判偏说我三秒内没响应。争执不下,闭餐后深更半夜,调出监控,查,耗死人!因为太累和太耗人,门店员工流失增加。

2016年底,时任西贝服务裁判长张丽丽的女儿婚礼当日,除了出席一下婚礼,当妈妈的举着手机,不停地处理全国各地门店的申诉,直到半夜2点。“天天在断官司,问完原告问被告,断得我快崩溃了。”惹得女强人张丽丽,这位50多岁的前西贝服务总教练哭了好几次鼻子。因为是其他门店的运动员当裁判,有的店长捏着拳头,想打裁判的心都有:

“他,就是成心给我打低分,等有一天我们去裁他们分部……”

“好失望,西贝不该有复杂的人事斗争。”这样的声音也冒出来。

2016年,贾国龙也会收到这样的匿名短信:“如今西贝店面多了,各种浪费,各种费用,却不如以前赚钱了;顾客多了,感动少了,A+店出来了,真正的顾客体验没了;我们的前厅裁判像法官一样盯着顾客,就为了完成自己的调查报告数量;店内三剑客(店长、厨师长、服务部经理)只在乎裁判,因为裁判的分数决定了自己本季度的排名。难道营业期间全员的关注点和重点不应该是顾客吗?贾总,如今的西贝真的只要高分,不要感动,不要赚钱吗?”

赛场之初,真正的挑战还不是对一线门店,是对分部老大。西贝多年“野路子”,“放养”惯了,赛场突然一“统”,对分部老大,对贾国龙都是挑战。

“非常大的撕裂感。”齐立强说,“一开始,老板不是为了赛门店,是为了赛我们。”说得没错。分部间如此激烈的竞争,全国门店大排名,哪有过的事?2016年夏天,贾国龙在洗手间里碰上周昕,问:“赛场感受如何?”

周昕说:“最高兴的是门店动起来了。”

贾国龙纠正道:“最关键的是你们老大动起来了。”

2016年,齐立强的华南分部在西贝全国赛场里成绩总是排名靠后,尤其客访最吃亏,南方顾客似乎比北方人挑剔,吝啬打高分。每次季度会一公布成绩,齐立强团队总是灰头土脸。“我们在不同的区域经营,你可以比利润,但比其他的,怎么比?我还怎么开展工作?这不是逼我走?”作为西贝第一位创业经理,“华南王”齐立强对我说,真正激励他的,是得到贾国龙的认可,是他自己的“愿意”,成天和别人PK来PK去,痛苦死了。

2016年12月31日,西贝赛场开赛整一年,13位分部老大和总部高管飞到海南三亚,本来是约定好年底集体度假,结果在海边开了一整天会,平日里“明争暗斗”的老大们这次空前一致,希望把全国大赛场“拆”成各分部自己赛的小赛场:顾客满意度、利润率等结果指标,全国统一赛;服务标准化、厨务标准化、团队成长等过程指标,分部自己赛,各赛各的。会后,有人把这个结果发给正在美国出差的贾国龙。几天后贾国龙回国,火速召集分部老大和高管开会,这些年脾气本已柔和许多的老板一上来就大发雷霆:

“三亚会议,是路线错误,集体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