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西贝的服务员为什么总爱笑 > “打不死”的光头二传

“打不死”的光头二传




“贾国龙!”

啪!

1985年夏天,训练场上,正愣神儿的贾国龙还没反应过来,姜志明教练从高处发出的一颗排球直中贾国龙面门,顿时鼻血流成小河。

贾国龙脑子好使,从小到大,考试前用一阵功,手拿把攥全班第一。但高二疯狂迷恋上排球,学校组织看电影,贾国龙都不去,一个人在操场对着墙头练球,加上青春期失眠,成绩开始一落千丈,最后高考落榜。这一沉重打击,让他备战巴彦淖尔盟排球联赛时心不在焉。

前一年,贾国龙所在的杭锦后旗一中(今改名为奋斗中学),在九支球队中倒数第二。当时那位教练,训练时松松垮垮,经常拉着队员们喝啤酒,可真刀真枪一比赛,眼见兵败如山倒,喊暂停,气得上去给每个队员就是一记耳光。第二年,换成了姜志明、张永胜教练,开始了1个月的魔鬼训练,每天天不亮就拉练体能,从早到晚就在球场上摸爬滚打。贾国龙被打出鼻血,“打一桶水,洗干净,接着练”。训练时往死残酷,可一到比赛暂停,一块块毛巾拧干净,亲手递给队员擦汗,告诉你球场上怎么见招拆招,鼓励,鼓励,再鼓励,一句责备的话都没有。贾国龙记忆犹新:“同一拨队员,前一年八场比赛只赢一场,后一年八场比赛只输一场,我们当年那些比赛啊,几乎场场打满五局,场场拼至最后一刻,生死关头,多少不可思议的球给我们倒在地上救回来,神奇死了!”杭后一中最终获得联赛亚军和精神文明奖。人们评价打二传的贾国龙:“你们杭后一中那个光头二传,个子不高,灵活,顽强,打不死!”

高中打排球这段经历对贾国龙有毕生影响。

一是贾国龙在1995年,西贝年营收不过300多万元时提出的那句西贝之魂“不争第一,我们干什么”,想必是受到了“就要赢人,非争第一不可”的体育精神的影响。

二是“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竞技体育和企业竞争、商圈里门店与门店间竞争的道理一样,就看每天是不是全情投入。哪个人、哪个环节‘漏气’都不行。”

三是爱与严。“平时对干部要严厉,他平时要是不好好练,要逼他,但他全力以赴了,还错了,反而要宽容,责备他都是多余的。”贾国龙说,“没有爱,你没法儿严,没有爱的严,很快就分崩离析了,爱到一定程度,手下打都打不走。”

第四条尤为重要,一位篮球教练朋友说的一句话让贾国龙有触动:“当教练的难,在于运动量和运动伤害的平衡。运动量小了肯定不出成绩,但运动量过大又会造成运动伤害,甚至把一名运动员废了。”对照一家公司,对照西贝,道理是通的:如果不够拼,肯定不出成绩,所以西贝推出了西贝赛场,防惰怠,让组织永远紧张起来;但组织过度疲劳把人们吓跑了也不行,所以西贝把利分给奋斗者,平时就各种奖励,吃好、喝好、福利好,更推出了富于美感的梦想工程和好汉工程,让西贝人的奋斗“三有”——有利、有趣、有意义——西贝人称之为“喜悦奋斗”。西贝的使命正是创造喜悦人生,贾国龙说,“苦逼奋斗”难以长久,“喜悦奋斗”才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