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西贝的服务员为什么总爱笑 > 两次栽跟头明白了:改了性,要了命!

两次栽跟头明白了:改了性,要了命!




2018年,西贝博物馆筹建时,回顾西贝30年发展历程的展厅被命名为“脚踏实地30春”。贾国龙看到这个主题一瞪眼:“哪是脚踏实地30春?跌跤骨碌30年!”跌跤骨碌是内蒙古土话——跌倒后又打了个滚儿,也生动道出了西贝31年的缩影:一部在不断折腾、兜圈子、走弯路、跌跌撞撞中持续突破的连续剧。

贾国龙30岁以前,也就是西贝创业头十年,小吃铺、西餐厅、海鲜馆子、火锅店,全折腾过,还曾在乌拉特前旗白彦花镇101国道旁开了一家西贝快吃店,主卖当地的一道特色菜“猪肉勾鸡”,梦想着将来沿101国道,每个服务区开一家,一直开到北京……但水小难养大鱼,1996年底,经一位朋友牵线,贾国龙夫妇到深圳接手经营400平米、120个餐位的海鲜酒楼——园丁酒楼。

内蒙古人到深圳开餐馆,卖什么菜?贾国龙从呼和浩特宾馆聘请来两位海鲜师傅,又从临河调来一批厨师,主打粤菜,外加一些内蒙古特色菜。餐厅回头客虽然不少,但选址有硬伤,再有不敢定高价——在大城市高端酒楼盛行的九十年代,园丁酒楼一笼莜面卖8元,最贵的一道红扒驼掌卖198元,营收支撑不了营运费用,开业9个月,累计亏损137万。此前西贝在临河一年利润才几十万,而且很多都赊账,深圳一战赔掉137万,几乎倾家荡产。“100多万,砸地上也是个坑呢!”西贝联合创始人、贾国龙妻子张丽平回想当年。准备从深圳撤回内蒙古时,有位来深圳多年的内蒙古老板不知道张丽平是老板娘,想挖她到自己的高档会所做职业经理人,月薪5000的高价。张丽平骨子里和贾国龙一样不甘平庸,从小不学同龄人都渴望拥有的自行车,“将来我要骑摩托”的张丽平心想:“我赔钱还赔100多万呢,去你那儿挣5000?”

深圳一战大败,但对西贝意义重大。

首先培养了一批厨师队伍。撤回临河前,贾国龙专程拜访了当时深圳生意最好的海上皇餐饮,虽然赔着钱,还是花了6万块钱,留下包括今天西贝超级肉夹馍创业经理孟德飞在内的7位师傅在海上皇学习了1年。

更重要的是让贾国龙和张丽平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再出手就不一样。张丽平说:“我们几乎吃遍了深圳所有生意好的餐馆,对餐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坚定了我们走出去的决心。”退回临河,未经休整,亏损中的西贝就借钱扩建装修爱丽格斯海鲜餐厅,让其成为临河第一高级餐厅,开业就火爆。1998年同样借钱打造了临河第一大餐厅,1580平方米、463个餐位的西贝餐饮广场。过程中,当地巴盟电视台台长把贾国龙叫到办公室,叮嘱说:“稳点,餐饮广场那么大,行吗?”事实证明,这次行。餐饮广场一开业就非常火爆,西贝也成为临河地区餐饮第一品牌——1998年营收也不过800万。

1999年,贾国龙找到原临河市长周玉峰,提出承包经营市政府蒙达利宾馆的餐饮业务。“全临河的市场都给你又有多大?我们要去北京开办事处,也想有个吃饭的地方,你到北京去发展吧。”一席话正说到贾国龙心里,再次走出临河的机会终于来了,于是他承包了2000平方米、位于北京西翠路的金翠宫海鲜大酒楼。贾国龙大学同学、今天西贝创业分部总经理之一的王武卫回忆,金翠宫海鲜大酒楼开业之初,贾国龙带几位干部开着一辆老旧的丰田面包车,到恩格贝沙漠绿洲中的小湖边,一人种下一棵绿油油的杨树苗后,贾国龙说:“这回,我们要进京扎根!”

这不是贾国龙第一次闯北京。1996年,贾国龙经朋友介绍来到北京西单附近的金王子酒店,本想争取找机会接手这家酒店,还送给这家国营酒店负责人一套800多块钱的茶具,但还是被那位开着奔驰汽车的女经理拒绝了。“她觉得我是小地方来的,而且连大学都没毕业。”二次进京,张丽平从临河挑选了50名厨师、服务员,大巴连夜从内蒙古开奔北京金翠宫大酒楼,抵达时天刚亮,姑娘小伙们搬行李下车的一幕,正巧被晨练的金翠宫大酒楼房东看在眼里。内蒙古人原本皮肤就偏黑,加上一夜舟车劳顿难免蓬头垢面,房东见了说:“卸下一车土豆!”贾国龙听闻,心中暗暗较劲:一车“土豆”怎么了,一定要把这家店做好,让这车“土豆”变“金豆”!

进首都卖什么菜?虽然深圳之败后贾国龙反思,做粤菜是做了自己不擅长的事,但因为是和政府驻京办一起来北京的,要请人吃饭,没有海鲜好像就没有面子,于是贾国龙从深圳高价请来几位粤菜师傅做海鲜,羊肉、莜面搭着卖。虽然很拼命,但消费者就是不买账,4个月赔进100多万。

1999年的秋天,可能是西贝30多年来压力最大、自我怀疑最严重的一段时光:深圳,贾国龙9个月赔进100多万;进京,4个月赔进100多万,关键还看不到救活这家店的希望。难道西贝真杀不出临河?“如果这次我们再退回去,可能未来很长时间再也没有勇气走出来了。”张丽平说。贾国龙和张丽平相互鼓励:这次挺住,坚决不能退回临河!而转机的出现竟始自一句吐槽,有顾客抱怨说:

“你们家海鲜怎么带着一股羊肉味儿?”

贾国龙听到这句话的第一反应,郁闷!可转念一想,对啊,内蒙古人来北京开海鲜大酒楼,这不是重蹈深圳园丁酒店的覆辙?一句话点醒贾国龙:差异化是第一位的,卖就卖自己最熟悉、最擅长的东西——就卖羊肉、莜面,彻底放弃海鲜!身边一片反对声:内蒙古菜不是川菜、粤菜、湘菜,小众,卖贵了没人吃,卖便宜了赚不上钱,只卖羊肉、莜面怎么行?贾国龙有一次问我,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句话对不对?错,真理“一定”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在贾国龙的坚持下,“金翠宫海鲜大酒楼”更名为“金翠宫莜面美食村”,停掉海鲜业务,推出莜面系列、烤羊排、烤羊背、手扒羊肉、烤全羊和农家大锅饭等特色饭菜;不再畏首畏尾地按内蒙古的消费水准给大城市消费者定价,改用优质优价策略,在内蒙古白送的小菜酸黄瓜,北京6块一碟,一笼莜面内蒙古卖2块,北京卖18块;还请著名蒙古歌手德德玛代言,花几十万在《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交通台连续做广告,策划主题“内蒙古莜面美食节”……

改变立竿见影。“我原以为客人会慢慢多起来,结果客人就像从地上呼啦一下长出来的,每天排着队来吃莜面,日均流水从之前的2万涨到4万5。”贾国龙说,不出临河不知道,大城市真是富矿。2000年底,西贝临河4家店,北京1家店,年营收共3269万,利润161万,其中北京金翠宫莜面美食村一家营收1282万,利润151万,利润占比93%。1999年12月31日,新千年的跨年夜,贾国龙开着那辆16万买的7座二手丰田面包车,从长安街穿过,回想这一年在北京经历的一幕幕,真是一波三折,惊险连连,好在,这次终于站住脚了!

慢慢地,顾客习惯把“金翠宫莜面美食村”简称为“莜面村”。2001年2月,北京六里桥店开业,成为“西贝莜面村”首店,随后“金翠宫莜面美食村”更名为“西贝莜面村西翠路店”。之后几年又开了呼市体育场店、深圳香蜜湖店、上海东方路店等大店,这些店被称为西贝莜面村一代店,浓墨重彩表达的是现代化大都市中,一个来自西北浓浓乡土情的故事:每个雅间都有独立厨房,按照客人姓氏命名,赵家、钱家、孙家、李家……客人回到“家”,一对“母女”在忙碌着,厨娘“母亲”在厨房做饭,服务员“女儿”一上来招呼客人,不叫“哥”叫“舅”,热情地上菜、倒茶,让客人感觉从喧嚣都市一下回到西北农家。当时西贝莜面村在北京交通台的广告唱词是这样的:

沙地里的蘑菇碱地里的葱,

大草原的牛羊肉西贝人的心,

面对面搓莜面面对面地看,

西贝村做的是咱心贴心的饭,

三十六眼窗窗是窑洞洞门,

正宗的饭菜地道的人,

西贝村圆咱西北梦,

莜面村吃出来乡土情!

深圳、北京先后两次栽跟头,还有北京“死里逃生”最终站稳脚跟的经历,让贾国龙收获了一条此后做事业的原则:挑自己最擅长的事做,持续地做,做到最好!正如一个人的性格是很难改变的一样,一个企业的基因也是很难改变的,所以什么人就说什么话,什么组织就干什么事,千万不要逆着自己的基因和能力做事,否则那句内蒙古民谚通常会应验:

“改了性,要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