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西贝的服务员为什么总爱笑 > 也曾低迷:进西贝店里都“打怵”

也曾低迷:进西贝店里都“打怵”




今天贾国龙在中国餐饮界,乃至中国企业界的一个非凡之处,是他的雄心壮志,即西贝愿景:“全球每一个城市、每一条街都开有西贝,一顿好饭,随时随地,因为西贝,人生喜悦。”那么,贾国龙是不是创业之初就有这样的格局和志向呢?其实,贾国龙也曾长期处于机会驱动、“走一步看一步”的状态,贾国龙的大梦想是在创业过程中一点点激发出来的,西贝从一家“餐馆”逐步蜕变为“现代餐饮企业”也只是2010年之后的事。

这里有个问题,贾国龙一直在激励他的干部和员工,那谁在激励贾国龙?有句话说得好:“领导力其实不是带着谁走,而是带着你自己走。”杰出的领导者都是激励大师,但首先必须是一位自我激励大师,通过真干、真学,不断拉高自己内心的使命感、危机感和成就欲。

对于一家公司的命运,老板的认知和能力是最大的天花板,因此每位老板必须永无止境地自我突破、自我成长。“西贝封顶就是贾国龙封顶,”贾国龙曾讲过一句话,“老板进步一小步,企业进步一大步。”

21世纪头十年,西贝在北京、内蒙古、深圳、上海开火几家店后,在巨大的中国餐饮版图中只是一匹刚刚杀出重围、颇具个性的黑马,可餐饮业一波波的网红、潮牌多啦,况且,中餐历来是八大菜系大显身手,没西北人什么戏,谁知道西贝这个蒙餐品牌能折腾到哪儿?那些年,贾国龙心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志向,决策比较随意,只要一个跟餐饮有关的项目能赚钱、有趣,他就要上手“整”。经营至今的西贝海鲜、九十九顶毡房都是那个阶段的产物,还有已成为历史的西贝锅锅、腾格里塔拉也是如此。

腾格里塔拉项目的创造最能体现贾国龙身上一种企业家少见的特质:深具艺术气质,很多时候感性多于理性。2000年,刚在北京立住脚的贾国龙曾筹划过一个集蒙古族饮食住宿、文艺演出、旅游观光为一体,占地24万平方米的“腾格里塔拉主题公园”项目,还曾认真地考察了深圳锦绣中华和世界之窗、昆明世博园和民族村、呼伦贝尔那达慕大会。虽然主题公园终因投资太大梦碎,但打造的一座享用自助蒙餐,同时欣赏蒙古族歌舞的腾格里塔拉酒楼,随后在京城掀起一股强悍的蒙古文化风暴。那场由蒙古族画家吉尔格楞策划的大型舞台剧《鄂尔多斯婚礼中的草原恋》火爆到什么程度?除了2004年腾格里塔拉艺术团应邀到巴黎参加中法文化年时中断了几天,演出连演了3088场。我没欣赏过这台演出,但我想,它之所以打动人心,是因为每个人心底都有一个“草原情结”——孕育了贾国龙和西贝的草原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穿透力,她的博大、宽容能使每一个来的外乡人忘情地扑入草原的怀抱,成为一个对草原梦牵魂系的草原儿女。“腾格里塔拉”系蒙古语,意为“天上的草原”,腾格里塔拉艺术团的演出已成历史,但舞剧中那首吉尔格楞作词、乌兰托噶谱曲,被无数歌者演绎过的《天边》早已唱遍大江南北。一个小建议:您阅读本书过程中,不妨一边听这首歌,一边感受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堪称绝配:

天边有一对双星

那是我梦中的眼睛

山中有一片晨雾

那是你昨夜的柔情

我要登上 登上山顶

去寻觅雾中的身影

我要跨上 跨上骏马

去追逐遥远的星星,星星

天边有一棵大树

那是我心中的绿荫

远方有一座高山

那是你博大的胸襟

我要树下 树下采撷

去编织美丽的憧憬

我要山下 山下放牧

去追寻你的足印,足印

我愿与你策马同行

奔驰在草原的深处

我愿与你展翅飞翔

遨游在蓝天的穹谷,穹谷

歌虽动人,但当年贾国龙内心却不踏实。那些年的西贝,典型的多品牌发展。2008年底,前伊利高管、同德同益咨询公司的姜鹰(后曾任西贝总裁)提出聚焦西贝莜面村的建议并被贾国龙采纳,西贝才开始有意识逐步聚焦于西贝莜面村品牌。直到2009年,西贝也不过20多家店,年营收不过5亿,别说比海底捞,行业地位还未必如眉州东坡、俏江南、净雅、湘鄂情、味千拉面等一长串名字。

21世纪前10年的西贝,基本没总部,几位创业总经理天各一方,贾国龙对他们说:“你们好好做,慢慢做,咱们彼此感恩,挺好。”贾国龙自己呢,自称“甩手掌柜”,朋友一叫就走,开着越野车到处玩儿,顺便开开餐馆。心里能不惦记企业发展吗?可一去店里就闹心,当年西贝就那么少的店,去了还各种不满意,因为管理体系缺位,发现问题也没有解决抓手,只好刺激一顿干部,之后转头走人,一进沙漠玩儿就不想出来。后来贾国龙自己总结:“做企业是越管越上瘾,越不管越不想管。”

多少企业赚了第一桶金,出人头地后,因为缺少动力,干着干着就把自己干老了,干没了。贾国龙也曾一度低迷,但好在没转行,也没无止境地挥霍,除了生意、穿沙,就是到处报名听课。贾国龙选课有讲究,经营管理之外,很多课都和心灵成长有关:“我一直觉得领导力是自己的强项,我要强化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