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04 > 投资缺口危及拯救地球的努力

投资缺口危及拯救地球的努力




作者:斯科特·伯格

菲奥娜·默里

莎拉·卡尼

马力千

译者:黄伟鸿

为了防止气候变化加剧,我们必须加大对传统资本市场所忽视的初始解决方案的投资。而慈善家们特别适合进行这方面的投资。

气候变化的威胁日益加剧,这已不再是一个科学界的争议问题。气候科学家们一致认为,按目前的排放速度计算,人类的“碳预算”将在2040年左右耗尽。所谓碳预算是指在避免最严重的气候变化影响的前提下累计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尽管不同程度的气候变暖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但超出这一预算很可能导致全球气温上升超过2摄氏度,从而引发不可逆转、危险和代价高昂的气候变化。

数十年来,投资者、政策制定者、学者和企业家们一直都在讨论最佳的解决办法。近年来,光伏发电[1]、发光二极管  [2]  和电动汽车等高效清洁技术的成本急速下降,相关技术的应用也在飞速发展。

我们为这些成就鼓掌欢呼。与此同时,一些著名投资专家如吉加·沙哈、学者如马克·雅各布森以及其他知名人士纷纷站出来宣称,世界已经拥有了解决气候危机所需的方案,投资者和政府应集中力量支持这些后期方案的应用。这种论断不仅会使人们质疑是否还需要资助早期研发,还会造成早期和后期资助之间的竞争。

相反,我们认为,对早期和后期方案的投资是相辅相成的。最有效的投资组合,需要关注整个“持续创新过程”,包括从概念构想到商业应用,再到产生广泛影响。创新与解决方案的构思、开发和应用一路相伴。将创新和应用截然分离,明显不妥。

支持早期开发与重视成熟的解决方案二者并举,将能提高温室气体排放缓解方案的存量和流量。然而,当今金融市场的投资状况并非如此。事实上,尽管对早期开发的资助至关重要,但资金的流量却低得离谱。

为了弥补这一资金缺口,我们需要新的融资手段,利用那些能容忍较长开发时间和高风险的资金。慈善家是最适合参与这类融资方式的投资者。



创新的过程


研究创新的学者们一直认为,创新是一个复杂过程的结果,这个过程涵盖了从发明到成果展示,再到商业应用的所有阶段。创新始于大学实验室,最后阶段是技术的普及应用,比如今天的光伏和风能技术的应用。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的阿努尔夫·格鲁布勒及其合作者,将创新定义为“通过设计、测试和改进的(迭代)过程将创意付诸实践”。[3]创新过程并不是单向线性的,创新的各个阶段都在相互影响。事实上,早期和后期方案的开发也是相辅相成的:应用已有方案时遇到的困难产生了新的问题并为早期研发提供新的动力,而早期研发为应用已有方案创造了新的机会。例如,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商为了攻克开采页岩资源的难关,而促成了水平钻井和水力压裂技术的发展。再如,在20世纪初期,铁肺是延长小儿麻痹症患者寿命的一种有效方法,但由于被医治者的生活质量不佳,促使人们着手研究疫苗等替代性解决方案。

反之,创新过程的早期阶段会产生一些有价值的想法,有助于现有解决方案被更快、更有效地应用,开辟新的市场,激发意想不到的“连锁效应”。将钙钛矿晶体(于19世纪30年代首次被发现)应用于光伏发电(于2009年首次被应用)就是这样一个连锁效应的例子。在此之前,钙钛矿已经被用于其他方面,例如,使用铁电钙钛矿的陶瓷电容器已经广泛地应用于计算机、移动电话等电子产品。将钙钛矿用在光伏发电上则是意外发现,由于它大幅降低了太阳能的价格,将有助于减少未来的温室气体排放。

为了简化讨论,我们区分和定义了三个不同阶段的解决方案:待探索方案,初始方案,可商业化或接近可商业化的方案。


•  开发的最早阶段是探索,我们将这个阶段的解决方案称为“待探索方案”。待探索方案可能是社会需要或想要的,但尚处于研究和初步开发的阶段。

•  初始方案是指基本要素已得到研究和验证的解决方案,但是必须通过进一步的原型设计、测试和示范操作,才可能实现商业规模化和竞争力。

•  可商业化或接近可商业化的方案会吸引那些可获得最低限度公共资金支持的使用者。但是,实现经济竞争力并不意味着创新就此停止。这些解决方案将通过应用研发、规模扩张和边做边学来继续发展。


为了应对气候挑战,我们需要对各个阶段都加大投资。事实上,对待探索方案和初始方案的早期投资,与对可商业化方案的后期投资,不应顾此失彼。世界上关注气候和能源系统的主要组织也赞同这一观点。国际能源署认为,将气温变化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并不取决于突破性技术的出现”,但又接着说:“在加速技术开发、降低技术成本或促进市场准入等方面,技术创新是至关重要的。”  [4]其他知名人士也表达了类似看法。例如,前美国能源部长欧内斯特·莫尼茨在论述“清洁能源创新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办法”时指出:“简而言之,我们仅凭目前的技术无法应对气候变化。”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