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04 > A路径在教与学中的应用

A路径在教与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方面,许多大学选择通过提高入学门槛或者将过高的教学成本分摊给学生及其家庭,来应对成本增加以及州政府财政补贴缩水。无论是高成本还是高录取难度,都是用具有排他性的招生标准来缩小生源范围,被录取者几乎都是能够完成学业的。相反,我们认为对一所大学的评价应该取决于它所包容的是哪些人,以及如何改善学生完成学业的机会。

A路径提倡高校通过创新设计来克服排他性。例如,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没有选择提高录取门槛或者拒绝难毕业的学生,而是将包容性作为办学定位的核心:该校57%的学生来自低收入家庭,或者是家中第一代大学生。尽管有大量证据显示这些学生完成学业的可能性较小,但加州大学河滨分校90%的学生在大一以后继续学业,68%的学生能在六年内毕业,这比全美平均水平高26个百分点。

这一高毕业率的背后有许多原因:学校为贫困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助学补助(家庭年收入低于8万美元的学生免学费),完备的学生服务体系;[10]强调通过学习社群加强学生之间的同伴关系;让本科生有机会参与由教师领导的研究(超过50%的本科生参与研究工作)等。[11]河滨分校的例子表明,通过采取与其他竞争机构不同的策略,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提高来自不同背景学生的学业成绩是可行的。

杨百翰大学爱达荷分校也对教学事业进行了一番重大改革。该校创建于2000年,从名为瑞克斯学院的两年制专科学校成长为一个四年制的学士学位授予机构。爱达荷分校致力于提高教育机会、学业成就和教学质量。在杨百翰大学系统内,爱达荷分校的设计定位在“与姐妹院校不同的独特功能”。该校采用全年三个学期的校历取代传统的大学校历,在保持低成本的前提下成功地实现了扩招。申请该校的学生被分配到秋季、冬季或春季同期班,直到毕业保持不变,每个同期班的学生只需上三个学期中的两个。

自2000年实行新制度以来,学校的年度招生人数从不到1.5万人增加到3万多人,而每名学生的相对成本也有所下降。也就是说,因为每个同期班的学生每年只上三个学期中的两个,总有1/3的学生在某一时间内不在校园里。这一做法在不增建基础设施的情况下,有效地将校园承载力提升了50%。此外,杨百翰大学爱达荷分校并没有像其他许多学校一样在夏季闭校,而是全年运作。学校一直保持着系统的灵活性,允许学生随时参加在线课程而不受限于学期安排,并为合格的学生提供全年上课的选项以加快毕业进度。[12]

通过偏重教学的师资队伍和三学期制校历,杨百翰大学爱达荷分校不仅为高等教育机会少、费用高的难题提供了对策,而且能够集中关注学生的教育成效。虽然爱达荷分校实行开放入学的政策[13],而且有超过50%的学生接受联邦助学资助,该校学生的毕业率一直高出全美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远远高于同地区的其他高校。[14]此外,该校学生在批判性思维和写作方面的能力测试中排在第82百分位,而根据他们的入学水平,他们本来只能达到第65百分位。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将教学划分为四个领域:第一领域属于校园内浸入式学习,3  400名教职人员与7.1万多名学生展开紧密互动;第二领域涵盖由各院系提供的在线学位课程;第三领域提供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即慕课);第四领域着重“探索式教育”,包括虚拟现场体验、游戏化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科技运用在所有四个领域都得以体现,但A路径的实施重点在第一领域。教学战略的精准实施使得招生规模急剧扩大,尤其是来自低收入群体的入学人数大幅增长,学生保留率[15]和毕业率也有所提高。例如,2007年启动的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在线咨询平台,运用各类数据点组合来帮助学生管理学位课程进度,并在未能取得进展时自动实施干预措施。另一些创新措施则是结构性的,比如与社区大学合作帮助学生做好准备,提供预科课程和升学之间的无缝对接。通过这些创新举措,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城区校园的学位颁发数量从2007—2008年的14  444个增加到2015—2016年的18  254个,同时还提升了学校的公众影响力。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在2010年《华尔街日报》评选的最优质毕业生排名中跻身前五;在2016年“全球大学就业能力调查”中,毕业生就业能力排名前十;在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美国创新评选中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