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亲切的艺术 > 原则3:不要在意那些无稽之谈

原则3:不要在意那些无稽之谈




如果你愿意,你可以给自己打造一座漂亮的私人网络花园,和你交谈的都是志同道合的人。在这座花园里也会有一些人和你对某些事情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他们既然保持彬彬有礼的态度,就绝不会和你大吵大闹。你完全可以把自己这座小小的花园保护好,那些不懂礼仪的人是不会被邀请进来的。

和一个与自己有不同见解的人进行交流可以开阔自己的眼界、增长见识,就算最终你改变了自己之前的看法,这也是一次很成功的交流。当然,面对面进行这种交流,效果会更好。因为网络上的互动毕竟会受限于距离以及许多不便之处,没有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得有效。

我之前采访过亚历克斯·安吉尔(我敢保证她的名字百分之百是真实名字),她之前的工作是人类历史上难度最大的工作(可能有待商榷)(12)。

多年以来,亚历克斯一直担任Reddit新闻网站里3700万用户的社区管理者,那是一个针砭时弊、文风犀利的网站。她负责制定那个社区的行为规范,管理社区的方方面面。亚历克斯每天需要花16小时在网上和用户交流,解答他们的疑问以及解决用户之间的矛盾,屏蔽某些用户以及声明为何屏蔽那些用户,等等。每天她都会收到将近一万封恶意或者骚扰邮件,尤其是当大家发现她是一名女性之后,她收到的来自男性的骚扰邮件便更多了。

“生活中避免不了遇到一些烦心的人和事,”她说,“只要退后一步,从当下的困境中抽身出来,记住这并不是世界末日,你就会真的获益。”

她发现,人们在网上交流基本都匿名,隐匿得越深,人们就越容易显得暴躁。我问她每天是如何应对无数恶意或者骚扰信息的。

她回答道:“不要在意就好了,其实那些信息并不是针对你,那只是人们在发泄自己的某种情绪,而我恰恰就是他们发泄的对象而已。”

她还说,自己并不知道发那些信息的人现实生活中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对方是否是个浑蛋,还是说他只是心情不好、情绪不稳定,或者只是百无聊赖想找点乐子,这些你都无从得知,”她说,“大家都是平等的,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尊敬。而且你根本不知道对方现在处于什么状态。说不定他刚刚被老板炒了鱿鱼,又或许是他刚刚失去了一个亲人,又或者他刚刚和恋人分手了……所以,他们也许都是因为这些不幸的事情,自己的情绪无处发泄,最终说出一些有口无心、伤及他人的话语。”

她还指出至关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我们要知道,无论在哪里,包括在互联网上,都存在一些患有心理疾病、无法得到帮助的人。

“你知道,有些人真的是一根筋,无论你怎么劝说,他们都固执己见。”

也就是说,假如你看到令人作呕的腐烂的食物,那你选择不吃就好了。比如,在现实生活中,我肯定不会去一个全是小孩子的社团,去和他们谈论哪款玩具枪好玩,因为作为一个已经过了那个年纪的人,看事物的出发点与他们的完全不一样,是无法和他们谈得来的。如果我和孩子们谈谈别的东西,或许还可以与他们打成一片。所以,不适合自己的场所,最好不去。

但是,在网络上,你我都素未谋面,也不知道对方的底细,我们可以自由地发表言论、看法,完全都是在无意间了解彼此,或是赞同对方意见,或是另有见解。

反观小孩子们的玩具枪社团,他们完全可以找和自己想法差不多的小伙伴一起讨论,而不像在网络上,大家都是随意组合。

因此,道不同,不相为谋。我是不会在网上与和自己意见完全相反的人争论的。比起非得在论坛上争个高低,还不如大家都用这些时间多读点有用的东西。

亚历山大德拉·弗兰岑是一位面相和善、待人接物十分温和有礼的女士。有一次,她在一个网站上看到有人取笑甚至辱没她的一个朋友和其他几个博客博主。

信件是一种私人财产,未经允许,他人不能擅自阅读。

——莱斯利女士谈“偷窥者应受惩罚”。


“于是我写了一篇博客,抨击了这种网络欺凌,虽然我没有点名具体是哪个网站,但是大家心知肚明。”她说,“最后我还进入了一个批判我的论坛。一进去,我就说:‘大家都是成年人,有话直说吧。’

“接着他们就开始嘲笑我,还发了一些恶搞的表情包,最后他们也没有说出什么。我完全可以不理他们,直接走开,退出论坛。因为他们的想法已经固化了,和他们说话简直就是对牛弹琴。所以,不要在这种场合浪费自己的精力。”

再说一点,承认吧,你也不会在那种地方改变自己的看法的。

所以,在脸书上,某些人老惹你生气,你还不愿意删了他们吗?或者干脆设置成不看他们的动态吧,这样眼不见心不烦,美好心情也就不会被破坏了。对于某些你不喜欢的网站,直接屏蔽吧,也不要去浏览底下的那些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