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亲切的艺术 > 原则5:做网络的主人

原则5:做网络的主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网络世界是没有界限可言的(13),但是你的生活由你自己做主,要你自己负责。你打算在网络上花多长时间?哪些网站是你不应该浏览的?给自己制定一个规矩吧。说白了,网络只是由无数的1和0生成的信息构成的,你不理它并不会让它伤心。设定了规矩,你就不会伤害到这一堆代码另一端的某个人。

上网容易成瘾。我们想要刺激,网络可以做到;我们想要得到别人的关注,网络可以帮我们实现(至少会给你造成这样的幻象)。在网络上沉溺的时间越久,就越容易脱离现实世界。对一些人来说,网络世界对他们有用,因为在网络上他们可以交到很多朋友,生活比以前更有意义。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沉迷于网络似乎把自己从现实生活中拖走了,拖入了一个虚拟世界。

“我经常告诫自己,还有与我交谈过的女性,不要做网络的奴隶——只会在电脑跟前回复消息的机器人。”蕾丽亚·高兰(14)说,“但是,要做到不沉迷于网络实在太困难了,比如你刚打开电子邮箱,刚好看到自己的婆婆发来了一个有趣的链接,于是你和她聊了起来,但是邮箱里还有五十多封工作上的邮件需要你仔细阅读。”然后她叹了口气,“我把这种自己不由自主地去聊天的情况都戏称为‘给小老鼠一块饼干惹的祸’。”

这个比喻引自一本寓言书中的故事,这个故事警告大家一开始就不应该给小老鼠那块饼干。因为你给了它一块饼干,它就会讨要一些牛奶,如果你又给了牛奶,它就会得寸进尺地继续讨要其他东西……到最后,这只老鼠会烧了你的房子,毁掉你的庄家,从你所在的亚特兰大蹿到海岸线去搞破坏。小时候读这个故事时,它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是充斥着网络上传来的那些“叮叮”声,响个不停。一听到那种声音,我们就知道有人需要我们,也就意味着别人关注着我们。我们得赶紧去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看完了还要立马予以回复。过一会儿,我们又得回去看看,因为我们要确认对方是否收到了消息、是否还有其他事情。上网看消息、回复消息,这件事永远没有尽头,所以我们一天天其实就是在喂养这个名叫网络的可恶的“小老鼠”。

问题的症结并不在于一个人可能无法承担巨大的工作量,而在于我们的注意力和时间慢慢地被那些像小老鼠一样的一件又一件小事、一个又一个消息消耗了。

或许真有这样的人,他们能在回复邮件的同时回复推特消息,还能对所有发给自己的消息进行回复,与此同时,还可以出色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但是,大多数人都做不到这样,而是一直在因回复消息而一事无成和不回复消息就会让别人失望之间煎熬着。

蕾丽亚跟我说过她的一个朋友的事,那个人是名成功的律师,需要经常出差。她的这位朋友平时除了工作出差,一周工作长达60小时之余,还得给孩子们精心准备营养早晚餐,感觉自己都要忙疯了。

蕾丽亚说:“你给自己定一个标准十分重要,我这个朋友给自己定的标准就是:要做一个好妈妈,必须保证孩子入口的食物都是营养充足的;又要做一个出色的律师,那就必须时常因公出差。可是这两个角色又很难同时做好。”

所以,在一些事情上,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最后,蕾丽亚的朋友也明白了,孩子偶尔吃一顿麦当劳又不会死(15),她自己还可以喘口气。

永远记住一点: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因为对方回复邮件晚了半分钟而发生什么不测。所以,不要多虑,晚点再回复邮件又不会发生人命关天的事情。

但是,如果你迟迟不回复对方的邮件或者信息,对方有可能会不开心。或许因为你没有及时回复而惹得对方懊恼,甚至使对方以为他们做错了什么事情而搞得你迟迟不回复,我不知道这种猜想是否符合大多数人的情况,反正在我看来是这样的。

“生活在现在这样一个信息社会,人们都希望自己发出的消息能够立马得到回复,这真的太难做到了。”蕾丽亚说,“很可笑的是,这样的信息社会竟然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几周前,我和一个朋友有些不愉快,我以为是人家生我的气呢。其实是因为我给她发的许多邮件和短信,她通通没有回复,所以整个周末我都在为这件事心烦。最后,下一个周一她给我打来电话:‘嘿,伙计!很抱歉,没有看到你发的那么多邮件和短信。上周我不在家,你找我有什么事啊?’你看,其实她并没有生我的气啊,她只是没看到邮件而已。


亲切之理论  ——牧师布莱恩·贝克

布莱恩·贝克博士是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市圣三一大教堂的教长。他对多种宗教都有很深的研究,主持过各种宗教思想的讨论会,包括瑜伽、佛教冥想、基督教经文以及祷告。布莱恩先生还非常支持婚姻平等,他还是效力于LGBT(16)群体的讨论召集会会员之一,召集会是圣三一大教堂和英国圣公会的下属团体。

采访他,是我所做的人物采访里我最喜欢的一次。在我采访他的时候,他正在苦练演讲,准备参加TedX演讲!他准备在反传统文化节日火人节上表演的主题是激进派眼里的公平(够震惊吧)。

(圣公会教徒)没有那种死板的教条,如“这就是这个意思”,因为对我们而言,“上帝”是一个以“上”字开头的词,其真正的含义以及肉眼看不到的东西还是要靠讲出来的。

在我看来,亲切就是上帝赐予人类以及所有造物永不消逝的爱。这是上帝给予我们的最好礼物。现今世界上的一切都太危险、太美了,除了爱。这个世界值得一切美好与爱。

在我女儿出生那天,我知道我一定会非常爱这个新生命,无论她做什么,都不会改变我对她的爱。在我眼里,她就是最完美的,在她身上绝对不会存在偏执、吝啬以及残忍这些所有不好的地方。她绝对不是那样的,她一定能打败性格中的劣性部分。

作为凡人,我会如此爱另一个人,所以,我明白,如果我们犯了罪,上帝也不会因我们行为不端而生气。要是我们有任何不测,人世间没有我们的欢声笑语,上帝绝对会伤心不已。

在看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完全有权利选择观察他最不好的一面或者他是如何伤害我们的;我们也可以以他伟大的母亲或者上帝的视角来看他——他只是一个天真无知的孩子,在尽力给大人表现自己最好的一面,在接受他人的宽恕而非评判中成长。如果人人都这样的话,那么对大家都是一种解放。

你现在能够意识到,正是我们的非礼行为造就了我们身处的社会的黑暗面,而我们可以选择不那样做。

亲切不分地域,没有定义,不分等级,人人有权得到它。你越是有见识,你就越亲切,与此同时,亲切会引领你走向文明与智慧。

这其实就是典型的“弄假成真”,所以你就尽力让自己达到亲切的标准,不知不觉你就会成为一个亲切的人。


“要是有人没有在短时间之内回复我的消息,我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尤其是那个人平常回复消息很快?‘哦,他一定死了。他绝对不在人世了。’”

不只是蕾丽亚,我自己也是这样。我也会在没搞清楚状况之前错怪朋友。比如说,有时候,我的朋友并没有忙于工作、开车或在健身房锻炼,却一直没有回复我的消息,她可能只是在忙别的事情,但我会开始生她的气,心想,她是掉进第四度空间被里面的怪兽吃掉了吧!又或者说她可能情形不妙,被大街上的自动贩卖机吞掉了,已经被困在里面126个小时了吧。但是,如果我再次发短信给她,她会及时将她的位置发送给我,告诉我她在哪儿,这瞬间否决了我脑子里所有的幻想。唉……可是有意思的是,平时她开心的时候,我凭直觉可以感觉到。可是现在她为什么回复消息这么慢呢?我一定做了什么不可原谅的事情,惹得她生气了。我能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吗?况且错没错都是我自己瞎猜的,我不能这样做吧。但是我又觉得她绝对是生我的气了,我心里一直觉得别人不回复我的消息一定是我的问题。

我臆想的那些朋友不回复我的原因,对我来说也是一剂预防针,在没有收到朋友及时的回复时,我就不会伤心或者误解他们了。你可以这样想:朋友可能不经常看手机,所以没有回复消息;他们没有回复你的消息绝对不是因为他们不在人世了,而是因为平时他们就不是一天24小时都看手机的人。有意思的是,这些朋友最后成了我最知心的朋友,或许正是我们不经常通过手机联系而经常面对面交谈的原因吧。

使用手机的小建议

人人都拥有手机,是的,大家都喜欢时不时看看手机,尤其是有人在手机上联系你或者是手机上有什么有趣的事情的时候。但是,每当有人和你在一起的时候,你还看手机,就说明眼前的这个人远没有手机里发生的任何事情重要。

如果那时候你正等着一个重要的电话,马上要你去上手术台做手术,那就另当别论了。

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如果你非要看看手机不可,那最好找个理由,说你要去一下洗手间(或者说,不提这个目的地也可以,再加一句你很快就会回来会更好),去处理完你手机上的事情再速速回来。

如果你在和朋友约好见面的时间段有一个重要的电话或者邮件要处理,最好提前告诉朋友:“喂,邦妮,今天要和你见面我十分开心。但是我得告诉你,在1:30到2:00之间我的编辑会来电话,我得接听一下,聊几句,但是不会超过十分钟。这样可以吗?还是你想另约时间见面?”

这里是一些建议,让大家知道你心里有他们,只是不得不去处理别的事情,所以不会那么及时地回复大家的消息:×  告诉大家你正在努力少看电脑、手机之类的电子屏幕,你会集中在一个时间段统一回复邮件以及信息。要是你没有及时回复消息的话,而别人找你又有急事,那就最好让别人给你打电话。

×在邮箱首页,你可以写明自己不会每天查看邮箱。要是必须找你,最好在你有时间的时候发邮件,你在回复对方邮件的时候,最好再强调一遍前面所说的。

×如果你想在一段时间内不使用社交媒体,那就在你的个人主页写清楚:“社交媒体暂时停用,持续到某年某月某日。”这样别人就不会纳闷儿你为何迟迟不回复消息了。

×告知大家你正在尽量和真人面对面地进行交流,这就意味着和人交流的时间大大减少,但是质量大大提升。

最后一条建议来自亚历山德拉·弗兰岑。她是一位十分成功的女性。在这个喧闹的世界中,她想利用禅宗冥思的办法得到一丝内心的安静,却收效甚微。我承认,得知这一点,我轻松了一些。

当她离开电台的岗位之后,所有的前辈都告诉她,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自由职业者,就离不开社交媒体。有了社交媒体,她的事业肯定会如虎添翼。这确实是大实话,而且亚历山德拉照做了,做得非常好,她在社交媒体上有成千上万的粉丝(谁不喜欢这样一个佛系又活跃的成功女性呢?)。

但是,她说,她和网络世界相处得并不和谐。

“我发现自己潜意识中一直想去看看手机,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动态、看看谁都给我点赞了、谁又转发了我的帖子……”她说,“我的脑子里好像一直在分泌这种想看手机的多巴胺,我的手机一震动,它就分泌个不停。”

甚至有段时间,她宁可和网络上的人聊天,也不愿意和平时不上网的人坐下来谈心。

最后,推特强大的统计功能使她清醒过来,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我看了过去一年自己发出推文的总数。我估算了一下平均花在每条推特上的时间——从构思发什么、撰写、编辑到发表推文,”她顿了一下,翻了个白眼以表示对自己的不满,说道,“最后我还要花时间看大家都评论了些什么。

“我又估算了一下在我的余生中,按照那个时间,我还得花多长时间用在玩推特上。结果令我大吃一惊:照这样估算,在玩推特上,我要花九年左右的时间,瞬间我就惊呆了!

“这也引发了我的深思:当我临终的时候,回首我的一生,我是如何度过的呢?我给这个世界带来过什么?是否做过什么贡献?我是该悔恨还是该骄傲?照我那样下去,到时候我的回答肯定是前者。”

近来,亚历山德拉越来越少在网上活跃,她整个人也开心了许多。她知道自己继续那样玩的话,以后就要在网络上面浪费九年左右的时间,她觉得那样一点也不值得。于是她慢慢地减少了用在网络上的时间,尽量和真人面对面地聊天或者相处。顺便提一下,亚历山德拉打算在明年差不多6月份的时候注销自己的推特账户,看来她在戒掉网络这个瘾上做得还不错。

有太多的时间被浪费在一些所谓的友谊信件的写作与回复上(尤其是年轻女性)。

这类信件往往洋洋洒洒很多字,有说不完的话(还会有很多画掉的话语)。

其中不乏某些没能如何如何的愧疚之辞,也有很多誓言之类的套话;

自己如何如何差,对方如何如何好;甚或是惊奇于双方的某些相同趣味,

大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感;诉说对下次见面的热烈期盼,嫌弃时间过得太慢,

慨叹相见之日何时才能到……这类话语根本没有亲切感可言,完全亵渎了友谊的真挚性。

——我敢肯定,莱斯利女士看过我平时的聊天记录,嫌弃我用了太多的表情包。

亚历克斯也说道:“我觉得大多数人都忘记了网络只是个工具而已。你可以想用就用,不想用就不用。

“人们好像蒙了,已经不知道注册或不注册脸书都是可以的,这不是硬性规定。”

直到最后戒掉网瘾之后,她才意识到自己之前因为网络已经变得不是自己了。

“在我不沉迷于网络的几个月后,我感觉……怎么说呢?以前在我脑子里仿佛一直有一台冰箱在运转,嗡嗡嗡地不停。我甚至已经习惯了,都麻木了。最后,突然那么一下,脑袋里瞬间安静了下来,就像是有人把那台机器关掉了一样。这时候,我才体会到真正的安静是什么样子的。一直在为看推特而耗费精力的那个地方突然安静下来,我的脑袋一下子安静下来了。”

亲爱的读者朋友,难道你不觉得这很神奇吗?你可以体会到这种感觉的,你可以给自己的脑子放个假,规定自己几周或者几个月不去看社交媒体。其间,或许你会错过一些事情,但是比起你的整个人生,这些事情算得了什么呢?要是你所有的脑细胞都在不停地运转,不错过任何一个社交媒体上的新消息,你还会经历其他事情吗?你还会做出其他成就吗?这些谁都说不清楚。

亚历山德拉决定根据自己的人生准则来有规律地使用社交媒体,亚历克斯、希拉和蕾丽亚也是如此。她们这些成功女性和其他人都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回复消息,但是她们都是在用心地和他人交往。网络对于她们来说只是一个工具而已,她们不论以什么方式和别人交流,都是本着亲切、真诚的原则。

(1)  原英文标题是模仿Virtually  Reality(虚拟现实)起的Virtually  Gracio.us,并且在“亲切”这个单词中间加了网站域名里面包含的那个点,表示网络时代。——译者注

(2)  这来源于一个典故,大意是说,当你去别人家里做客,在晚宴上不知道应该做什么(比如,可以开始吃饭了吗?应该用哪个叉子?)时,你就应该先看看女主人是怎么做的。当她拿起叉子的时候,你也照着做就好了。

(3)  如果你真的喜欢,那就和心怀怨愤者去一个离家近的地方冒险吧,这样便宜点。如果你不愿意这样做,那就不要主动提出。

(4)  你并不是他的好朋友,你们只是这种关系:比如,他给你打来电话,你会震惊半天到底是谁去世了,他来向你报丧,要不是以前场合需要,你才不会和他搭话呢。

(5)  一款在移动端运行的社交应用,类似微信。——译者注

(6)  全球职业社交网站,商务化人际关系网。——译者注

(7)  这只是开玩笑的说法。

(8)  亚历山德拉·弗兰岑是我的一位朋友,她简直就是一位超凡脱俗的女子。您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女子形象:英姿飒爽,落落大方。亚历山德拉正是这样一位女性,至少在我看来她就是如此。她三十多岁,现居住在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市。她创作颇丰,包括但不限于书籍、博客、广告以及美文等。

(9)  希拉·汉密尔顿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人。她真的有做王公贵族配偶的气质,但是她在波特兰市的广播电台工作,做过很多不可思议的亲切访谈。镇上的每个人都喜欢她,她也喜欢每个人。我们谈及公众人物在社交网站上公开个人资料的危险。在她的脸书上有5000多个好友,她说:“我才发现自己好像认识所有人。”和希拉一起去咖啡店喝咖啡非常有趣,因为认识她的人太多了,经常有人停下来跟她打招呼,然后她会向大家介绍你,这让你觉得自己似乎也很受人欢迎。

(10)  当然在你自己的情况下叫的肯定是你的名字。

(11)  亚历克斯·安吉尔担任过Reddit(新闻网站)的总监,后面会提到她。她说,我们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又不这样做,只有到事情真正发生的时候,才会想起。以她为例,她和别人在网络上的私人聊天记录会时不时地在一些网站上跳出来。“只要是你在网上说过的话,大家就都能看到,”她说,顿了顿,眼神犀利地说,“你在网上发表的任何言论大家都能看到。我不是在开玩笑,如果有人真的花时间和精力去调查,就能把你在网上说的所有话查出来。”  我个人认为真该给亚历克斯颁发一个奖项,因为她能一下子看到网络风暴的风眼里,而且多年身处其中还毫发未损。

(12)  亚历克斯面对自己高难度的工作,依旧可以胜任,而且在空余时间自学了美甲技术。所以,大家对她都心服口服,说不定哪天她就会开一家属于自己的美甲店,一天只接待少量来客。她还在大学期间帮助研发了军用激光技术。女士们,先生们,请记住这个大人物——亚历克斯·安吉尔。

(13)  这里是双关,既指上网消遣基本是没有限制的,又指网络确实打破了地理界线。——译者注

(14)  蕾丽亚·高兰在接受采访时看到我穿着一身羊毛加短吻鳄皮革套装,大吃一惊,但是明显是喜欢我这件衣服的那种表情。于是,之后,我把这件衣服的购买链接发到了她的邮箱。我们一直都在谈论衣服的搭配问题,完全脱离了采访的主题。这就是我和蕾丽亚首次见面十分钟后的谈话,是不是觉得她十分风趣、平易近人呢?她经营着一家咨询机构,指导女强人如何成功地通过薪资谈判、提高团队效率等。她还参加政治活动,为青少年司法制度改革做出了突出贡献。如果你想打电话给她和她聊一聊,那么,不要事先用谷歌搜索她的信息,因为一旦搜索,你就会为她的成就所震惊,打电话的时候保不住你就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就像我们首次见面我穿的那身套装带来的效果。

(15)  作者在这里用了一种夸张的表达。——译者注

(16)  女同性恋者、男同性恋者、双性恋者以及跨性别者群体。——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