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调情学 > 第一章 七个关于情感沟通的迷思

第一章 七个关于情感沟通的迷思




跟我一起走到花园里来,我知道你肯定不会后悔的。我是在和你调情吗?或许是的,但我想给你展示一个魔法——我的魔法配方。在这本书里,在你努力回头检视你的目标和行为,环顾四周确定你要找的到底是什么人,以及思考去哪里寻找他们的时候,我会在你身边拉着你的手。然后我会告诉你怎么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这一目标。听上去很吓人?其实没有。运用调情学的技巧去做,会很有趣——用我久经考验的一套方法去做,它会带你穿过纷繁复杂的调情世界,得到你要的结果。

不过,首先,我想从帮你改变你现在对调情的看法开始。我注意到,大多数向我寻求帮助的人都有类似的看法和困扰。第一步就是扫清这些障碍。准备好了吗?



迷思1:调情很难


困难:跑一次马拉松,做代数题,攀登乞力马扎罗山,做《泰晤士报》上的填词游戏。

容易:问一个人一个问题。

可能你不认为问一个问题就是调情,这或许就是你认为调情很难的原因。要么一边偷偷展示肱二头肌一边问“你过得如何?”,要么轻轻抖动你的睫毛……要么就什么都不做。由于所有的选择在你看来不是老套得糟糕就是太过夸张,所以你决定什么都不做。用调情学调情的美妙之处,就在于可以从一个简单的问题开始。问一个问题,然后衡量一下状况:这个人反应积极吗?他看起来想要回答吗?你想继续和他聊天吗?你还乐在其中吗?再问一个问题,再衡量一次。当你(或者他)感觉已经够了,就优雅地离开,找到另一个人再重复一次。调情和开法拉利不一样,你不能在3秒内从0直接加速到60迈,但潜在的调情的确是从一个简单的问题开始的。

因此,原则一:调情很简单。我做过各种关于调情学和互动艺术的演讲、工作坊、讨论会、旅行以及咨询。这些活动结束之后,我常遇见的一个反应是:“你说得很简单。”因为最基本的就是很简单。我知道可能目前你还不太相信,但是先记下来我说的。它看起来难是因为没有人教过你这些基本的事情,这不是课堂上一般会讲的内容(其实很可惜)。另一个让它看起来不简单的原因是,在解决基本的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必须去除我们所有的假设、预期、对自己的看法,以及过多的感情。这部分没有指导可能不是那么容易做到。别担心,这就是我在这里的原因。

一次美好的调情经历对你来说应该是什么样的?是那次她称赞你才华横溢,是那次拿到他的电话号码,或者是那次你们俩在一两个小时内把派对的一角变成你们的二人世界,或者是那次你们用惊人的智慧和对《冰与火之歌》的过人理解惊艳彼此,或者是那次成功的约会(而不仅仅是添加一个脸书好友)?当然,任何一种都有可能是。首先,一次美好的调情经历是你们彼此都感觉很好的相遇。双方都感觉:“嘿,这个人理解我。这个人懂我。”毕竟,这是每个人都在寻找的:一个让自己觉得自己特别、独一无二、有存在感的人。回想一下上一次美好的调情经历。无聊吗?困难吗?尴尬吗?不会!美好的调情经历肯定不会这样,因为调情首先应该是有意思的。

为什么人们想要调情?我在各种情景中问过这个问题——在我的跨文化研究中、和我的私人客户做咨询、在我的网站上——我得到了各种各样的答案:“我想要找到伴侣”“我想要约会更多的人”“我想面对男性时更自信”“我想邀请女人约会而不感到尴尬”“我想在社交场合更加自信”。轻松点说,调情是“消磨时间的有趣方法”,有时甚至仅仅是“看看我是不是还可以做到”。所以,有些人头脑里有具体的终极目标,而另外一些人仅仅是希望自己能有所进步,让自己感觉更好。

关键就在于自信,自信就是开心地向别人展示自己的个性。有了自信才能自在,这是我们期待的状态。在帮助大家的十几年里,我注意到“向你喜欢的人表达好感”这个想法能把最自信、最有洞察力的人变成一摊糨糊。几乎所有找我咨询的客户都曾经对自己说:“我在调情方面没救了。”或是认为自己没法跟陌生人说话:“如果我接近他们,人们会认为我很奇怪或者有点迫不及待。”从这个角度来看,调情被看成一种吓人的折磨而不是快乐的事就一点都不奇怪了——你从一开始就判了自己死刑。

在这本书的后半部分,我会向你介绍心理模式这一概念,并解释对其的管理如何使其成为一种强大、积极的工具。不过现在,先思考一下这些问题:你个人对调情的态度是什么?你觉得自己擅长调情吗?你享受调情吗?你觉得调情是一套可以遵守的指示,还是一种教你如何和人讲话的规则?你觉得必须精心打扮或者在特定场合才能调情吗?你觉得可以通过抚摸头发或者瞪大眼睛的方式成功调情吗?你觉得有什么你必须达到的终极目标吗?——拿到那个人的电话号码,得到某种回应,找到真命天女?

让我们把标准降几个等级。你不是每次都在寻找你终身的挚爱,你甚至没必要期待约会;你只不过试图点燃一场有趣的互动来拥抱各种可能性——约会、恋爱关系、友谊、新的经历——或者可能仅仅是为了拥有一段有趣的回忆。所以,首先,你要开始相信:你也能在这些事情中找到乐趣,而且这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