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调情学 > 怎样寻找有吸引力的人……

怎样寻找有吸引力的人……




建立起自己的决定性标准以后,如果找不到满足这些条件的人怎么办?有时,人们单身一段时间后会着急地来找我,而他们的问题听起来都不太合常理:他们不是不知道如何展现魅力,而是找不到自己觉得有吸引力的人。他们调情的雷达似乎因为久置不用而失灵了,感觉再也找不到喜欢的人了。

不久前,我给一个年轻的男性客户做咨询。他说在和女生约会的时候不知道如何调情。他被安排参加了几次相亲,女孩都反馈说感觉像在和弟弟约会,完全没有心动的感觉。

我和他做进一步沟通后发现,这似乎和他怎样看待调情有关。他告诉我,他不和约会对象调情有三个原因。或许你可以参考一下:

·他不觉得她们有魅力。

·他不想误导她们。

·他不知道怎样调情。

关于第三个问题我们会在下一章讨论。那么如果你也找不到想和他调情的人呢?在和他聊过之后,我进行了一个非正式的调查,是关于什么阻碍了人们调情的。我发现,觉得别人没有魅力、不愿意误导别人出现的频率,和不知道怎样调情出现的频率一样高。

让我们先从第一点开始,谈谈怎样发现别人的魅力。在这方面,我们容易认为,最开始的感觉是绝对的。非此即彼,永远都不会有什么变化。我们常常忽略的是,除了外表,吸引力还和其他很多方面有关。除了第一眼的感觉,做出最终的评价还需要参考其他很多因素。

不管你信不信,判断别人是否有吸引力,是基于你对自己的感觉:我们的心情、对自己外貌的感觉(一般而言,在某些特殊时间点,这点更重要)、我们是开放的还是封闭的。另外,我们恐怕也没意识到,通过触碰和大笑可以建立积极的生理反应,从而增强别人对我们的吸引力,而对方眼里的我们也会更有吸引力。触碰和大笑都会释放大脑里令我们感觉良好的化学物质,从而增强吸引力——这绝对不是一眼扫过就能做到的。

所以,试想你走进一个有很多人的聚会,希望在这个晚上找到一个有眼缘的人。你看了一圈,没有。

想一想你的决定性标准——外在特征不算,记得吗?你想找的是一个善良、怡然自得、生活方式健康、能有意思地聊天的人。你怎么可能只扫视屋子一圈就能判断这个人在不在呢?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满足描述的最好方法?当然是和他们聊天。

幸运的是,因为你经过了调情学的训练,这估计不难做到。调情学的目的就是将你和对方的潜能释放出来。这并不是说你要和你觉得看起来没有吸引力的人“定下来”,而是说有时候吸引力是在交流中展现出来的,而不是在拥挤的酒吧里扫一眼就看出来的。也许你从来没喜欢过金发碧眼的女人,但如果你和站在酒吧里的那个人聊一聊,也许你会发现你们对花样游泳有同样的热情。也许你以为你不喜欢头发稀疏的男人,可一旦你跟他聊起《欲望都市》里你最喜欢的那几集,你会发现他看起来更像剧中的大先生,而不是男闺密斯坦福·布莱奇。



怎样才能在非常有吸引力的人面前开口


还有一种情况是,你可以调情,除了在让你心动的人面前。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朋友般的”调情者,当你觉得风险变大时,就丧失了这种能力——一旦你感受到被别人吸引,压力就会增大,谈吐也失去了趣味。

以上两个问题——难以感受到别人的吸引力和觉得别人太过有吸引力而无法与之交谈——听起来似乎完全不同。实际上,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一样的。为什么呢?让我们来想象两种可能会反复出现在你调情生活里的场景。

场景一:你满怀希望、心情激动地走进一间屋子,想象着很可能会有调情的机会。然而迅速环顾四周后,你发现自己再一次没能在这里找到感兴趣的人。为什么总是这样?

场景二:你满怀希望、心情激动地走进一间屋子,想象着很可能会有调情的机会。很快,你发现面前站着一个大众情人式的漂亮陌生人。哇,正是你喜欢的类型!认识到这一点后,你却思维停滞,手心出汗,一个字也想不出来。为什么总是这样?

在这两种情况中,你都被卡住了。听起来有点可笑的是,摆脱这两种情况的方法其实是一样的。那么该怎么做呢?

和人交谈。

为什么?因为找到一个有吸引力的人不是扫一眼就能办到的。如果你觉得看一眼就能“喜欢”上谁,就有点愚蠢了。

挑战一下,找五个人,问每人至少一个问题,然后再看看自己对他们的感觉如何。这样,你就有可能被最初的印象之外的地方吸引,无论你是想进一步加深对这个人的了解,还是仅仅想让两人见面没那么紧张,因为你并不是在鼓起勇气和遥不可及的“那个人”讲话。

改一改你设定的是否“喜欢”某人的界限。谁知道那个坐在角落里的迷人姑娘在聊上几句之后是不是会变成埃德娜姑妈,而那个看起来样子普通、你平时可能不会看第二眼的人,几句玩笑之后可能会神奇地变成乔治·克鲁尼的单身汉兄弟。如果只看上一眼,怎么可能了解到这些呢?

我们的目标是减轻每次邂逅的压力,不错过任何可能的机会。调情学的意义就是消灭压力,轻松地建立联结。

既然调情这么简单、有益,为什么不多来几次呢?答案之一就在我和之前那个年轻客户的对话中,在他提到的第二个调情障碍里:他不想“误导她”。很多人都担心和人接触后要为对方负责。当然注意到别人的感受很重要,但我们要尊重而不是控制别人的感受。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负责。还要记住,调情学的方法不是碾轧式地摆出性感的姿势展开进攻,调情学是没有压力的。由一个简单的提问开始,然后引出下一个问题,再下一个问题……不行就放弃。通过这种方式,问题从“误导别人”变成了两个人是不是有话聊。如果没有,也没什么,放弃,重新开始。

我很高兴的是,之前那个有调情障碍的年轻客户的故事有了幸福的结局。意识到问题的核心后,他完全改变了自己的做法。更重要的是,他改变了对待调情的态度。之前看起来充满压力和预设的事变成了令人享受的过程。他完全变样了,变得像个调情机器!有一样东西他一直都有。猜猜看是什么?这个东西你也有。

(1)  译注:原文是  “malarkey”,约鲁巴语,意为  “无意义的,荒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