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学会如何学习 > 第4章 大脑链接以及与外星人同乐

第4章 大脑链接以及与外星人同乐




圣地亚哥11岁,他遇到了麻烦,大麻烦。这一回,他身陷囹圄。

这全是他自找的。圣地亚哥总是没完没了地跟他的父亲争执,跟他的老师们吵架,并且一次又一次地被学校开除。但是这一次,他竟然用自制的大炮在邻居家的大门上轰了一个大洞!

他讨厌上学。他的记忆力很差,这使他很难按照老师们希望的方式去学习。[1]他特别讨厌数学,觉得数学毫无意义。他喜欢画画,但他的父亲认为画画是没用的。

圣地亚哥迅速陷入了一事无成的状态中。但是你猜怎么着?圣地亚哥日后获得了诺贝尔奖——这就像是科学界的奥运会金

牌!他成了现代神经科学之父。“坏小子”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Santiago  Ramón  y  Cajal)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2]在此期间,他运用了艺术技能以及数学技能。

我们会告诉你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但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点点关于大脑的知识,这将帮助你理解圣地亚哥的一项突破性发现,同时也能帮助你理解我们是如何学习的!



友好外星人:神经元是如何“交谈”的


让我们从关于大脑的一些简单知识开始。

你的大脑里有很多神经元。数十亿个,大致相当于银河系中恒星的数量。神经元是大脑的基础构件。它们很小,真的很小。10个神经元加在一起宽度也只相当于人类一根头发的直径!但是它们可能很长——比你的手臂还要长。

为了理解神经元,你可以想象一下来自外太空的微小外星人。

是的,外星人。你能看见下页图中神经元外星人的眼睛吗?(严格说来,这只眼睛应该叫作细胞核——我们身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里都有一个细胞核。)神经元外星人只有一只手臂,向上伸出去,很像一顶帽子。神经元外星人还有三条腿,长在下面。

神经元外星人是一种奇怪的生物。它们只有一只眼睛、一只手臂,但却有三条腿。(在现实生活中,神经元可能有不止三条“腿”,数量可能非常多!神经元形形色色,大小不一,其种类超过了你身体中所有其他类型细胞的总和。)

神经元外星人——

我们用它来比喻真正的神经元。

下页这张图片更接近真正的神经元外观。位于下方的是神经元的“腿”,它们叫作树突。位于上方的是神经元的“手臂”,它叫作轴突。[3]

这是一个神经元,通常它看上去就像是“忘了打理头发”。

你看,在神经元的树突“腿”上有很多疙疙瘩瘩的棘刺,这些叫作树突棘。它们就像是密密麻麻分布在外星人腿上的脚趾。(记住,这是一个外星人。所以它的模样跟我们不一样!)

树突棘虽小,但却十分重要。在这本书中,你还会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再次见到它们。

这里有一个重要知识点:神经元会向其他神经元发送信号。

为了让这个变得非常容易理解,我们不妨先回去看看我们的外星人。当一个神经元外星人想和身边的外星人“交谈”时,它会伸出手臂,给身边外星人的脚趾送去一次最最轻微的电击。(这些特别的外星人通过相互给予微小的电击来表达友谊。这很奇怪,我知道。)

有什么新闻吗,罗恩?

真正的神经元跟这个很像。一个神经元沿着轴突传递出一个信号,在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棘中造成一次电击。[4]这就像你在干燥的天气里感觉到的由静电导致的微小电击一样。一个神经元将一个微小的电击跨越一道细微狭窄的间隙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这道间隙叫作“突触”(synapse)。

好了,现在你已经知道神经元是如何传递信号的了!好吧,事实也许比这更复杂一些——这里面还牵涉到化学,但现在你已经掌握了最基础的知识。

两个神经元跨越一个突触连接在一起。

你也可以看看一个突触的特写画面。来自这个突触的“电火花”产生了一个电子信号,这个信号可以在神经元中流动。如果信号抵达轴突的末端,就会在下一个神经元中产生一个电火花。接着是再下一个。然后是再下一个。[5]这些流动的信号就是你的思想。它们就像是思维弹球台上的轨迹。

左图是一个小突触的特写。看到那个小小的“电火花”了吗?右图是一个较大的突触,它因为经常练习而长大了。看到它的“电火花”有多大了吗?

下页图中的箭头显示了信号是如何通过突触和神经元流动的。

让我们再回去看看我们的老朋友——神经元外星人。神经元外星人会电击身边的神经元外星人,以便将信息传递给它的朋友,这种电击越频繁,它们之间的联系就越强。神经元外星人就像那些因为经常交谈所以感情更深的朋友。

信号通过神经元流动——这些创造了你的思想!

真正的神经元也是这样。研究人员经常说一句话:“一起放电的神经元会连接在一起。”[6]你可以把“连接在一起”想象成一组大脑链接。学习新事物就意味着在大脑中创造新的或更牢固的链接:一组新的大脑链接![7]

当你刚开始学习某个事物时,会形成一组弱链接。

当你第一次学习某个新事物时,大脑链接很薄弱。可能只有寥寥几个神经元被链接在一起。每个神经元可能只有一个小树突棘和一个小突触。神经元之间的电火花不是很强大。

随着你去实践一个新知识,更多的神经元会参与其中,[8]神经元之间的突触链接也变得越来越强大,这意味着电火花也会变大。更多的神经元,更强大的突触——于是大脑链接也变得更强大![9]更长的大脑链接可以储存更复杂的思想。当神经元没有在一起放电,就会出现相反的情况——它们之间的链接会变弱,就像两个不再交谈的朋友一样。

你越是勤加练习,你的大脑链接组就会越强大。[10]

有些人喜欢将一组大脑链接想象成一只老鼠在森林中奔跑的路径(老鼠就好比弹球游戏机比喻中那个弹跳不止的“思维弹球”)。老鼠沿着路径奔跑的次数越多,路径就越清晰;路径越宽,老鼠就越容易看到它并沿着它奔跑。

那么,对于发散模式而言,老鼠比喻又是怎样的呢?很简单。在发散模式中,老鼠——也就是思维——并不会沿着路径奔跑。思维老鼠会跳上一架小无人机,飞向它的新位置!

你的思维“老鼠”沿着路径奔跑的次数越多,神经路径就会变得越宽、越好走。

你完全不必担心在建立更大更广泛的大脑链接时会意外耗尽所有神经元。你有数10亿个神经元——而且你的大脑一直在长出新的神经元。更重要的是,你可以在神经元之间建立上百亿的链接!

你大脑中的轨迹可以改变并成长,这一现象被称为神经可塑性(neuroplasticity)。这个奇妙的词语的意思是,你的神经元就像黏土一样,你可以对它们进行塑造。也就是说,你的神经元可以改变,这就是为什么你也可以改变!

现在你来试试!自己动手制作神经元

你可以自己动手制作神经元和大脑链接。制作一组大脑链接模型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取一长条手工纸,把两端粘在一起。然后,再取一长条手工纸,将它穿过第一条手工纸(现在那是一个封闭的圆环)。然后将第二条的两端粘在一起。这一过程可以不断重复,直到你的“大脑链接”数量达到你想要的长度。

手艺更高超的制作者可以使用烟斗通条和不同大小的珠子——要确保烟斗通条能够穿过珠子。用烟斗通条制作轴突、扣结(即轴突末端的“手指”)、树突和树突棘。树突棘末端的小球体可以用小珠子来表示。比较大的珠子则可以用来制作神经元的“眼睛”(细胞核)。

自己动手制作神经元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可以用来记住神经元所有不同的部位。通过排列你的神经元,将轴突对着树突,你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神经元是如何相互“交谈”的。



一个神经元之谜


在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所生活的19世纪末,科学家尚不知道大脑是由一个个神经元组成的。科学家认为,神经元很可能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网络,而这个网络就像蜘蛛网一样遍布整个大脑。[11]科学家相信,大脑是一个单一的、蜘蛛网状的神经元网络,因为电子信号可以轻松地在大脑的不同部位之间流动。如果这些信号必须从一个神经元跳到另一个神经元上,它们又怎么可能如此轻松地流动呢?

问题在于,人们很难看到究竟发生了什么。那时候显微镜的精度不足以让人看清神经元之间是否存在间隙。在当时看来,蜘蛛网理论似乎是合理的,但是圣地亚哥认为神经元之间存在着特殊的间隙,只是这些间隙小到人们看不见罢了。圣地亚哥提出,电子信号能跳跃间隙,有点像电火花那样。(类似于我们的神经元外星人通过相互放电来发送信号!)当然了,圣地亚哥是对的。现在我们可以用比传统显微镜更好的新工具来观察突触间隙。[12]

今天,神经科学家可以听到神经元在大脑中闲聊的声音。通过使用脑电图(EEG)之类的超酷技术,我们很容易看到脑电波,[13]这就像看着海浪哗哗地涌过。

一个头部放置了EEG传感器的人。

一个头部放置了EEG传感器的人大脑中正在产生的一些脑电波。



我们喜爱隐喻!


你知道我们很喜欢使用隐喻吗?隐喻是对两种事物进行的比较[14]。其中一种是你熟悉的事物,比如海浪。另一种则可能是你不熟悉的,比如电波。有了隐喻,你就可以把你已经知道的事物和你正在学习的新概念联系起来,这有助于你学得更快。(显然,电波与海浪不是一回事,神经元不是外星人,树突棘也不是脚趾。它们只是有一些相似之处。)

想出一个富有创意的隐喻是学习新概念或分享重要理念的最好方法之一,这就是为什么有一些隐喻在每一种语言中都具有意义,比如斯瓦希里谚语“智慧就是财富”。伟大的作家都以隐喻闻名。你听说过莎士比亚的那句“整个世界是一座舞台”吗?你就是那演员。

当你想到一个隐喻时,你大脑中的一道轨迹就被激活了。(是的,这道轨迹就是你先前看到过的一组大脑链接。)有了这道轨迹,你可以更容易对“真实”的概念进行复杂的思考。只要能想到一个隐喻,你就已经开始理解更困难的概念了!隐喻有助于你更快地掌握它。(所有这些都涉及所谓的“神经再利用理论”。[15]这是你在重新利用已经学会的理念来帮助自己学习新的理念。)

通常,到达了某个程度后,隐喻会停止发挥作用。例如,当你更仔细地进行观察时,外星人互相电击这个隐喻就无法很好地解释突触了。当隐喻似乎不再起作用时,你可以直接把它抛开。你可以找到一个新的隐喻来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你也可以使用不同的隐喻来帮助你理解同一个理念。当我们说一组相互连接的神经元就像一组大脑链接或森林中的老鼠路径时,我们正是这么做的。

通过将新理念与你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隐喻可以帮助你理解新的理念。一旦隐喻不起作用或者出现问题时,你可以把它扔掉,重新再找一个。

在我们的书中,你会遇到很多隐喻:僵尸、链接、老鼠和章鱼。我们使用各种隐喻来让你更好地理解科学。记住,隐喻仅仅是用来帮助你理解重要理念的简便方法。如果你的隐喻听起来很奇怪,不要担心。有时候,一些古怪的隐喻反而会帮助你对想学习的新理念打开思维。古怪的隐喻通常也是最容易记住的!

现在你来试试!理解隐喻

我们前面提到过两个隐喻:

·智慧是财富。

·整个世界是一座舞台。

花一分钟时间思考一下这些例子。你理解它们的含义吗?看看你是否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些隐喻。如果不能,你可以查阅尾注中的解释。[16]



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


那么,圣地亚哥是如何成为一位不可思议的科学家的呢?

这一切并不容易。

圣地亚哥的爸爸意识到儿子需要一种不同的学习方法。他爸爸向他展示了真正的人体看上去是什么样的,从而激发起他对医学的兴趣。那么他们是怎么做的?——这对父子在夜里偷偷地潜入墓地寻找尸体。(当时是19世纪60年代,那时候的人做事情的路子跟现在不一样,今天的你可别去尝试这么做啊!)

圣地亚哥开始绘制人体的各个部位。能够看到、触摸并画出他所了解的东西,这激发了他的兴趣。

圣地亚哥决定成为一名医生。他开始重新学习自己小时候荒废掉的数学和科学。这一次,他很专注。他非常努力地在头脑中建立适当的轨迹,而这是他小时候没有做到的。

最后,他终于成了一名医生!他对所有类型的细胞都感兴趣,所以他决定努力成为一名病理学教授。(病理学教授是辨别健康和病变身体组织的专家。他们的方法是对这些身体组织进行测试,其中包括通过显微镜对它们进行密切观察。)为此,圣地亚哥必须通过一项重要的考试。他努力学习了一年,但是没通过。所以他又努力学习了一年,结果又失败了。最后,他终于在第三次尝试中过关。

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他总是领先于他的时代。这是他于1870年前后拍摄的世界上最早的自拍照之一。(请注意,你看不到他的右手,因为他正在用右手摁按钮拍照。)圣地亚哥很关心年轻人,他甚至为年轻人写了一本书—《给青年研究者的建议》(Advice  for  a  Young  Investigator)。

圣地亚哥继续将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所有神经元画成美丽的图画。时至今日,他的神经元图集依然是现代神经元研究的起点。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圣地亚哥并不是个天才,他自己也知道这一点。他常常希望自己能更聪明些。他讲话结结巴巴,也很容易忘记细节。但是他对神经元的研究表明,他可以重新训练自己的大脑。他努力学习数学和科学这一类科目,这逐渐改变了他在这些领域的能力。通过缓慢而稳定的练习,他可以建立起新的链接,从而改变大脑的结构。就这样,他从一个爱捣乱的浑小子变成了一位著名的科学家!

今天的科学研究证实了圣地亚哥的发现。我们都可以“认为”自己更聪明。学习会使我们更聪明,而学习如何学习则是你能做出的最佳选择之一,它能助你启动学习进程,让学习变得更成功。这就是这本书中最重要的理念!所以,继续往下读吧!

后面我们还会说到圣地亚哥,我们将进一步了解他为什么能够在思维上超过许多天才——尽管他脑力“有限”。

学习中常见的借口[17]

人们很容易想出很好的借口来解释为什么好的学习技巧不适合自己。以下就是最常见的借口,以及你该如何挑战它们。

1.我没有时间

如果你不花时间解决问题并且阅读得更慢、更仔细,那么你就无法培养出新的神经连接,而神经连接是你学习的唯一途径。如果你只是快速浏览过一本书中的资料,那么这些资料将仍然停留在书页中,而没有进入你的大脑。你并没有学会它们。这就是为什么你在做波莫多罗时需要集中注意力,必要时重新读一遍。这有助于你充分利用宝贵的时间。

2.我缺乏想象力

创造隐喻和怪异的图像来帮助记忆,这听起来可能很困难。你可能会认为你并不具备成年人那样的想象力,但事实并非如此!你的年龄越小,你自然拥有的想象力就更多。你应该保持童稚的想象力,以此为基础,通过发挥想象力来帮助自己学习。

3.我学的东西没用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不需要做俯卧撑、引体向上或是仰卧起坐。然而,这些练习并不是没用的——它们能帮助我们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同样地,我们所学的东西可能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事情不同,但是学习新知识有助于我们保持健康的心智状态。更重要的是,学习新知识能带来一种资源,帮助我们通过使用隐喻来将新的理念转移到生活中去。

4.我的老师上课很无聊

你的老师负责教给你一些事实和理念,但是你必须靠自己想出一个对你而言有意义的故事,来帮助自己把所有的概念牢记在心。最无聊的事情莫过于老师已经替你完成了所有这些工作,以至于你都没什么事情可干了!

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你得承担起责任,为自己理解新知识创造条件,这一点很重要。

暂停并回忆

当你读完本篇“暂停并回忆”后,请把书合上,别去看它。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尽量把这些内容写下来——你将发现你的神经元发射信号更敏捷,而且,如果你积极书写,就更容易记住。

在第一次尝试这么做时,如果能回忆起来的东西不多,也不必担心。随着你不断练习这一技巧,你会开始注意到你的阅读方式和记忆能力都发生了变化。说起来你也许不相信,就连杰出的教授有时候都会承认他们很难回忆起自己刚刚读过的重要内容。

完成后在这个方框里打个钩:□

现在你来试试!创造自己的学习隐喻

我们希望你回想一下最近遇到的学习挑战——无论是数学、语言、历史还是化学。试着为你所学的东西想出一个好的隐喻。向你的一位朋友解释这个隐喻。记住:使用隐喻其实就是寻找一种方法,将你新学的知识与某个你已经知道的事物联系起来。

有一个创造隐喻的好办法,就是拿一张纸出来,在上面涂鸦。从愚蠢的涂鸦中可能浮现出让人意想不到的有用的点子!

这里有几个例子可以帮助你开始:

·如果你正在学习电子,你可以把它们想象成微小的绒球。流动的电子会产生电流,就像流动的水分子会产生水流一样。

·你可以想象历史中充满了由不同因素形成的“川流”,它们都在历史事件中发挥了作用,如法国大革命或汽车发动机的发展等。

·在学习代数时,你可以想象X是一只兔子,只有当你解开方程式时才会从洞里跳出来。

与神经科学有关的重要术语

轴突(axon):轴突就像是神经元的“手臂”,它会伸向一组大脑链接中的下一个神经元。

大脑链接(brain-links):在本书中,一组大脑链接是指通过突触间频繁的“电火花”交流而组成了一个团队的神经元。学习新知识意味着创造新的大脑链接。

树突(dendrite):树突就像是神经元的“腿”。树突上的树突棘会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号,并沿着树突将信号向细胞的主体(神经元外星人的“眼睛”)进行传送。

树突棘(dendritic  spine):树突棘是从树突(神经元的“腿”)上伸出的“脚趾”。树突棘构成了突触连接的一方。

发散模式(diffuse  mode):我们用发散模式这一术语来表示当你正在休息、没有去想任何特别的事情时,大脑的某些区域就变得活跃起来。(神经科学家称之为“默认模式神经网络”“任务负激活网络”或“神经静息状态启动”。)

专注模式(focused  mode):我们用专注模式这一术语来表示当你密切关注某一事物时,大脑的某些区域就开始工作了。在你集中注意力的时候,大脑中的活跃区域跟发散模式中的活跃区域基本上是不一样的。(神经科学家不说“专注模式”,而是使用听上去很有分量的“任务正激活网络启动”这一术语。)

神经元(neuron):神经元是一种微小的细胞,是构成大脑的关键基本单元。你的思想是由通过神经元传播的电子信号形成的。在本书中,我们说神经元有若干条“腿”(树突)和一只“手臂”(轴突),看上去几乎就像一个外星人。电子信号可以从神经元的腿传播到它的手臂上,然后,它可以“电击”同一组链接中的下一个神经元。

神经可塑性(neuroplasticity):你大脑中的轨迹可以改变和生长,这被称为神经可塑性。你的神经元就像是可以塑造的塑性黏土。你可以通过学习改变你的大脑!

突触(synapse):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一种特殊而极其狭窄的间隙。电子信号(你的思想)可以在某些化学物质的帮助下跃过这一间隙。当我们说“更强大的突触”时,我们指的是跃过间隙的信号效果更强大。

总结

·神经元会发出在大脑中流动的信号,这些信号就是你的思想。

·神经元有着独特的外观,看上去几乎就像外星人。神经元的一侧有若干树突(“腿”),另一侧有一条轴突(“手臂”)。

·树突棘就像长在神经元“腿”上的“脚趾”。

·一个神经元的轴突“电击”下一个神经元上的树突棘。神经元就是这样向身边的神经元发送信号的。

·突触一词指的是轴突和树突棘之间的特殊狭窄间隙,这里的轴突和树突棘几乎就要碰到一起了。轴突会将一个“电火花”传递到树突棘上。

·隐喻是强大的学习工具。它们能帮助我们重新使用已经形成的神经元轨迹,以便我们能够更快地学习。

·如果一个隐喻不再有用,那就抛开它,再去寻找一个新的隐喻。

·我们在这本书中指出,一组大脑链接(或老鼠路径)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变得更强大:

·让每个突触变得更大,这样每个电火花都会变得更强。

·让更多的神经元参与进来,这样就会有更多的突触。

·你可以通过练习来强化你的大脑链接(或老鼠路径)。

·人们很容易想出借口来解释为什么好的学习技巧不适合自己。要勇于挑战它们,这很重要。

·即使是那些在学校一开始成绩不好的孩子也可能扭转局面,最终获得成功。想一想现代神经科学之父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吧!

测试你的理解程度

你是不是已经记住了这一章的关键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从一些神经元发送到其他神经元的_______形成了你的_______。(用最恰当的词填空。)

2.根据记忆画一张神经元的图片。标注关键部位。刚开始做的时候先尽量别去看前面的图片。运用主动回忆而不是单纯地看答案。这么做可以帮助新的大脑链接成长!

3.是轴突电击树突棘吗?还是树突棘电击轴突?换句话说,信号究竟是从轴突传递到树突棘还是正好相反?

4.当隐喻失效,无法再发挥作用时,你该怎么做?

5.为什么科学家以前会认为你的大脑是由一个单一的神经元网络组成的?他们为什么想不到有许多更小的神经元跃过微小的间隙向彼此发送信号?

6.什么是“一组大脑链接”?

7.“思想”和森林里的老鼠有什么共同之处?

8.当你学习新事物时,你的大脑中会形成一组新的_______。(这里可以使用若干不同的词语。)

(做完这些题目后,你可以把自己的答案和书后的答案进行比较。)

你已经对下一章进行过图文漫步了吗?已经准备好笔记本了吗?

[1]  在这里,十分有必要进行澄清一点。圣地亚哥并不仅仅是自认为记忆力很差——事实上他的记忆力的确很差,他在自传中对此进行了详细描述。这就意味着,即使你的记忆力在一般水平以下,有时候感到学习很困难,你也依然有很大希望!我们稍后会再讨论这个问题。

[2]  Ramón  y  Cajal,1937(reprint  1989).

[3]  轴突手臂末端的“手指”叫作扣结。当一个神经元向另一个神经元发送信号时,第一个神经元的扣结会紧贴住第二个神经元的一个树突棘,这两个神经元之间只隔着一层突触间隙。于是,扣结和树突棘就像是一对新婚夫妇,可以穿过突触间隙向彼此传递“亲吻”。

[4]  是的,我们知道有血清素参与其中,但我们选择避免把这一问题进一步复杂化。

[5]  在这里,我们让事情听上去很简单,但这有点像晚宴上的谈话——幕后可能存在很复杂的操纵策略。一个信号确实可以从树突出发,通过细胞体传递到轴突,然后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上。但是,在每一步过程中,信号传递的进程都取决于诸多不同的因素,如树突棘在树突上的位置,以及还有多少其他信号正在抵达该神经元。

[6]  人们常说这个短语是由加拿大神经心理学家Donald  Hebb于1949年率先使用的,但这个短语只是简单总结了Hebb众多重要理念中的一个。任何神经科学家都会告诉你,Hebb的理论比这复杂多了。

[7]  在我们的书中,我们使用“大脑链接组”这一短语,我们将创建大脑链接组的过程称为链接。然而,神经科学家会分别使用组块(名词,chunk)和组块(动词,chunking)(参见Guida  et  al.,2013;Guida  et  al.,2012)。认知心理学家则使用心理表征这一术语来表达类似的概念(参见Ericsson  and  Pool,2016)。我们选择使用大脑链接这一用语是因为,chunk一词虽然在神经科学中获得了广泛认可,但却可能造成困惑。(关于此类困惑的讨论详情,参见Gobet  et  al.,2016。)另一方面,心理表征一语缺乏神经元连通性的感觉,而“大脑链接”一语却能做到这一点。

[8]  Anacker  and  Hen,2017.

[9]  学习也似乎能刺激新神经元的产生。新神经元的诞生和生长被称为“神经发生”。这是当今神经科学中一个非常热门的领域,研究人员还有很多东西需要了解。参见Anacker  and  Hen,2017。我想提醒读者,本书所做的,是为一些重要的过程绘制一幅简单的示意图。学习和记忆还包括很多其他的过程。例如,参见Galistel  and  MaZeL,2013。

[10]  你练习得越多,你的大脑链接就越强大。其真实过程比我们在这里用象征性的大脑链接中的两对神经元所展示的要复杂得多。在现实中会发生以下过程:单个突触的连接性增强;更多的突触和神经元可能加入该组链接;会出现髓鞘形成(myelination)这一过程,它能阻隔并加速信号传递;还有许多其他过程会展开。

[11]  认为神经元构成一个单一网络的理论被称为“网状学说”,这与圣地亚哥的理论正相反。后者认为存在许多更小的神经元,它们跨越微小的间隙向彼此发送信号。圣地亚哥的理论被称为“神经元学说”。

[12]  不过,并非所有的突触都有间隙。有些神经元确实拥有直接的电子连接方式。这种直接连接在大脑皮质的发育早期更为常见,但是它们中的大多数都在成人的大脑中消失了。

[13]  “EEG”全称electroencephalogram。这项技术将圆形金属片放置在人的头颅外部各处,以帮助研究者看到大脑内部的电子活动情况。

[14]  英语老师对文字很精通。他们可能会指出,严格说来,有时候我使用的是类比(analogy)或明喻(simile),它们跟隐喻很像。但是为了让这本书中的内容更容易被你理解,我会坚持使用隐喻(metaphor)这个词。

[15]  参见Anderson,2014。

[16]  智慧比金钱更重要。人生就像一出戏:每个人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在表演。

[17]  感谢Elena  Benito对本章内容提出的看法(电子邮件,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