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生活需要分寸感 > 2.慎独——越是别人看不到听不到的地方越要谨慎

2.慎独——越是别人看不到听不到的地方越要谨慎




元朝有个叫许衡的大学者,一日外出办事,正值中午,艳阳高照,天气炎热。这个时候,他非常渴望有人端来一碗清凉的泉水解渴消暑。

当他经过一个村庄时,发现村头有一棵很大的梨树,树上结满又大又黄的梨子。路人们纷纷爬树摘梨子吃,只有许衡一个人不为所动。他走到一户人家,向院子里的老翁讨水喝。

老翁问许衡:“路人都在摘梨解渴,你为什么不去?反而来我家讨这碗无滋无味的凉水喝呢?”

许衡说:“这梨树不是自家的,怎能随便摘树上的梨子吃?”

老翁摇头说:“哎,我看你这人真是迂腐透顶了。如今世道这么乱,就算你把满树的梨子摘光,也没人出来阻止你。更何况,这个地方没人认识你,谁会知道你偷摘梨子的事情呢!”

许衡说:“梨虽无主,但我心有主。”说完,迈出老翁家门,继续赶路了。

一个真正的君子,不会只在有人监督的时候不做坏事,也不会只在别人看得见的地方做好事,他每时每刻都在严格要求自己。尤其当一个人独处时,君子更要能把持住自己的内心,做到谨慎行事。这就是古人推崇的“慎独”之德。

“慎独”这个词,最早出现于《中庸》第一章,具体说法为: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意思就是,越是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君子越要特别警戒和谨慎;越是在别人听不到的地方,越要感到惊恐和畏惧。一个人的品性、修养,没有比在隐暗的地方更容易显现放纵了,而且也没有比在细微之事上更容易显露的了。因此,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要特别小心谨慎,不可因他人看不见而失去自然分寸。

慎独,被儒家称为“入德之方”,不仅孔子极力推崇,南宋学者朱熹也大力倡导。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君子慎其独,非特显明之处是如此,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小处如此,大处亦如此;明显处如此,隐微处亦如此,表里内外,粗精隐显,无不慎之,方谓‘诚其意’。”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一个人在独处时要小心谨慎,在不明显的地方,在细微的地方,在他人所不知晓的地方,都要像平常一样谨慎,严格要求自己。小的地方如此,大的地方也应如此;明显的地方如此,隐蔽的地方也应如此。总之,表里内外、粗细隐显,没有一个地方不需要谨慎的,这就是所谓的意念诚实。

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慎独”,做人做事才会有分寸,一切都恰到好处。如果做不到“慎独”,就会人前人后两个样,当无人监督的时候,就开始分寸大乱,放纵自己。言行如一,说到做到,这是君子对自己品性的基本要求。所以古人不仅在思想上呼吁”慎独”,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以“慎独”的标准来要求自我。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很多因“慎独”而留名千古的人物。比如明代官员曹鼎,就留下了“曹鼎不可”的慎独故事——

曹鼎为明代典史,从官职上来说,相当于现在的检察干部。在一次抓捕盗贼的案件中,曹鼎抓获了一名姿色绝佳的女盗贼。办案的地方离县衙较远,走着走着天就黑了,路途中刚好经过一座破庙,曹鼎决定在庙里留宿一晚,等天亮后再接着赶路。当时月光皎洁,女盗贼挠首弄姿,想方设法以美色引诱曹鼎。

为抵制女盗贼的诱惑,曹鼎用纸写了“曹鼎不可”四个大字贴在墙上,以提醒自己克制欲望。大概过了一个时辰,曹鼎心里想:“这三更半夜、荒郊野外的,我就是真把这到嘴边的‘肉’吃了,又有谁会晓得呢!”这么一想,曹鼎将墙上的字撕下,意欲破门而入,痛痛快快地享受男女之欢。

突然,曹鼎意识到此事不妥,利用手中的职权来满足私欲,这可是徇私枉法、不道德的行为呀!想到这里,曹鼎又将四个大字贴到墙上。

又过了半个时辰,曹鼎内心的邪念再次滋生:“她是犯人,就算我对她做了坏事,也只有天知地知,她是不敢说出去的。我傻呆呆地坐在这里,有便宜不占,是不是太傻了呀……”这么想着,曹鼎又一次撕掉墙上的纸,意欲进入女盗贼的房间。

正当曹鼎一条腿迈进门槛时,内心的良知开始警告他:“曹鼎,千万不可!乘人之危是不道德的行为!”于是,曹鼎又一次将四字真言贴在墙上。

就这样贴了撕、撕了贴,一直折腾到天亮。最终,曹鼎凭借内心的良知保住了自身的清白。

从这个描述曲折的小故事可以看出,真正做到慎独是极不容易的,内心的斗争不亚于战场上千军万马的搏斗厮杀。所以,一个人要想做到慎独,首先要顶得住外界的诱惑,让自己的思想、行为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见欲而止于德。”这句话是对人欲望与道德最深刻的诠释,意思是说,一个人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是一种修行大德。当然,我们每个人都是有欲望的,也不可能将内心所有的欲望都禁止,不过一个道德高尚的君子一定要掌握好“欲望”与“道德”之间的分寸,将内心的欲望控制在道德底线之内。做一个有分寸感的人,一个有底线思维的人!

人是血肉之躯,有欲望在所难免,关键是如何把握分寸感。当一个人独处久了,内心的邪念就会丛生,作奸犯科的想法也会不断膨胀,道德的约束力就会一点点变弱、瓦解。此时此刻,我们不但很难做到“见欲而止”,反而会“纵欲而上”,从而让自己跌入欲望的深渊,走向罪恶之路。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做了某些坏事,或内心滋生了某些邪念,表面上看,似乎没人看见你在做什么,也没人听见你内心真实的想法。事实上,审视我们的眼睛无处不有、无所不在。所以,一个人要想成为有修养、有道行的君子,即使在没人看得见你或听得到你的地方,也不要放纵自我、妄作非为,而应当每时每刻关注内心的意念萌动,不断清扫内心的污浊,让躯壳中的那颗心归还到灵明清净的本位,从而使自己真正达到圣贤推崇的“见欲而止”的慎独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