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生活需要分寸感 > 第2章 分寸感是君子和庸人的分界线

第2章 分寸感是君子和庸人的分界线




1.你是君子还是庸人,就看分寸感


在中国古代,评价品德高尚、博学多才、谦逊温和的人为“君子”。而与之相对的人就被称为“庸人”。最初时候,君子指的是贵族,庸人代表平民,两者之间并无道德的划分,因此在《论语》中,虽然用德行是否高尚来区分这两类人,但其中的“君子”和“庸人”的区别,还残留着一些社会地位的因素。

哪怕到了现代,“君子”也代表着德行高尚的人,我们夸一个人为“君子”的时候,就相当于认可了他的德行,赞美他的人品。然而,君子与庸人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呢?《中庸》第二章中说: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意思就是,孔子(字仲尼)说:“君子之所以是君子,因为他的言行遵守了中庸之道;庸人之所以是庸人,因为他的言行违背了中庸之道。”

你看,《中庸》里用来区别“君子”和“小人”的方法很简单,就看两者之间的分寸感,可见分寸感多么重要!不过,这里的“小人”指平庸之人及斤斤计较的小格局之人,并非像现在常说的奸诈阴险之人。

为什么你是碌碌无为的平庸者?原因就出自分寸感上。正所谓“过犹不及”,没做到位和做过分了,都是不行的,唯有把握住两者之间的平衡和分寸感,才是真正掌握中庸之道,达到君子的标准。而作为平庸普通人是很难把握分寸感的,总是喜欢走两个极端。不仅普通人很难做到,即使是圣人的徒弟,也经常会犯分寸感方面的错误。

春秋时期的鲁国,曾经制定了一条政策:人们可以到国库里领赏,但前提是需要将流落异乡、不慎沦为奴仆的同胞们赎回。有了这条奖励,人们见到落难的同乡人后便会出手援助。但孔子的徒弟子贡自视清高,他认为拯救同胞是应该做的事情,不该获得相应的奖励。于是他在国外重金赎回奴仆,但不肯去国库里领赏。孔子得知后训了他一顿:“你这么做,以后还会有人为奴仆赎身吗?”

孔子对待学生的态度,体现了他对君子作风的理解。孔子认为子贡自视清高,表面看是做了好事不求回报,慈悲心肠,比君子还君子,实际上是做过头了,没有把握住分寸感,最终结果违背了君子之道。既然鲁国制定了这样的规矩,那就说明这是鼓励大家赎回奴仆的奖励。但子贡私自破坏了这个规矩,起了个带头作用,因为有子贡这个模范,谁都不好意思去领赏。长此以往,以后谁还会做这种“赔本买卖”呢?这样下去,不正是好心办了坏事吗?过头和不及,都丧失了分寸感,都不能达到君子的标准。我们只有看清君子和庸人的界限,时刻把握住其中的平衡点,做事不偏不倚刚刚好,这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过分和不及实质上是一样的,都不符合中庸之道的标准。分寸感就是过分和不及之间的临界点,你没达到中庸之道的标准,不能称之为君子,如果用力过猛,不小心越过了这个临界点,那也不是君子的作风。君子比起庸人来说,最大的区别就是,他能掌握这个微妙的分寸感,而庸人就难以做到分寸感。

古代的许多人都描写过关于分寸感的字句,比如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描写的标准美女——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意思就是,增一点太长,减一点太短;擦白粉太白,涂抹赤色又太红(再名贵的口红也没有她的天然红唇自然)。总之,这个人无论是身高还是肤色,都恰巧达到刚刚好。生得如此和谐完美,我们才看着舒服,所以称之为“美人”。你看,一切都恰到好处,这才叫分寸感!

由此可见,过头和不及都不是中庸之道,唯有把握住了两者之间的分寸感,才是真正做到中庸之道,这个人才是真君子。以此标准衡量一下,你是否总是做过头和不及的事情呢?你距离这种分寸感的境界还有多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