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生活需要分寸感 > 2.爵禄可辞,中庸之道却做不到——刘伯温的启示

2.爵禄可辞,中庸之道却做不到——刘伯温的启示




在这个世界上,爱慕名利的人很多,但名利兼收的人却极少。在这些极少的人中,能够轻视名利的更是凤毛麟角。在这些凤毛麟角的人物中,能完全做到中庸之道的,几千年恐怕也很难见到一个。正如《中庸》第八章中说:

爵禄可辞也,中庸不可能也。

意思是,官爵俸禄、功名富贵是可以辞掉的,而中庸之道完全做到却不可能。

对于刘伯温这个人,大家都很熟悉,他是智慧的代表,完全可以与诸葛亮比肩,甚至超过了诸葛亮。因为诸葛亮只帮刘备三分天下,而刘伯温却帮助朱元璋成就了一统的大明王朝。在民间,更是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盛誉。

可以说,刘伯温不仅富有谋略,而且还有很好的品质,那就是不慕名利。有一次,朱元璋想把击败陈友谅的头功归于刘伯温,但是刘伯温推辞不受。不仅如此,别人的官越做越大,他却越做越小。大明王朝建立后,按照刘伯温的功劳,本应授予公爵,但刘伯温依旧推辞,后来实在推不过,才勉强接受了伯爵。再到后来,刘伯温就干脆辞官回乡,归隐山林。虽然刘伯温爵禄可辞,但是他却不能做到中庸之道,最后死于非命,没有善终。

那么,刘伯温究竟是怎么死的呢?那就要从他和朱元璋的一次对话说起了。《明史》中是这样记载的。

当年李善长为丞相时,权力通天,朱元璋就想罢免李善长,但苦于没有合适的人选。于是,朱元璋就去询问刘伯温的意见。刘伯温说李善长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完全可以率领群臣。朱元璋听到后就很不高兴,就接着问道,杨宪这个人怎么样?刘伯温回答说,才能够了,但是品德不行。朱元璋又问,那汪洋广如何?刘伯温说,汪洋广鼠目寸光,还不如杨宪呢!朱元璋再问,那你看胡惟庸行不?刘伯温说,胡惟庸就是一个小牛犊,如果让他犁地,不把犁辕弄坏才怪呢!

朱元璋看着自己提出的人选都被否定了,就说:“那就只有先生可以担任了。”谁料刘伯温说:“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辜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诸人诚未见其可也。”意思是,臣过于嫉恶如仇,又不想处理具体的琐事,一旦担任恐怕辜负了皇上的圣恩。天下之大,何患无才,只要陛下用心就可以了,适才提到的几个人,真的没有合适的人选。

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刘伯温确实不慕名利,但也确实不能完全做到中庸之道。首先,刘伯温对人过于求全责备,事事要求完美。刘伯温对这些重臣,一一否决,没有做到成人之美。

其次,刘伯温聪明外露,道破天机。纵使他看透了一切,也纵使这些人实在不行,那也没必要评头论足,将缺点和盘托出。因为一旦说破,传出去,就会遭到别人的怨恨。而事实也是如此,史料记载,刘伯温病重时,胡惟庸曾派人给他诊治,开了一些药,服后,腹中就有拳头大小的石头似的积物。1375年3月,朱元璋见刘伯温病情恶化,派人护送他回老家。回家只一个月,刘伯温就带着满腔怨恨离开了人间,终年65岁。一代高洁之士,就这样因为口无遮拦而殒命了。

再者,刘伯温过于清高。朱元璋未称帝时,遥奉韩林儿为皇帝,每到岁首就专门设坛拜谒,唯独刘伯温不拜,不拜就不拜,还说:“一个放牛娃,有什么可拜的?”《明史》中是这样记载的:“初,太祖以韩林儿称宋后,遥奉之。岁首,中书省设御座行礼,基独不拜,曰:“牧竖耳,奉之何为!”如此清高,对谁都看不起,确实有违中庸之道。

相比刘伯温,汉初的张良和萧何就能够恪守中庸之道,做到了善始善终。比如张良,汉朝建立后,张良也辞官归隐,拒绝俸禄。但是张良归隐就比刘伯温彻底多了,甚至连刘邦都不知道张良的行踪。再比如萧何,他虽然没有隐居,但也是恪守中庸之道。在他病重时,惠帝问他谁可为相。萧何说:“知臣莫如主。”惠帝说:“曹参何如?”萧何点头说:“帝得之矣,何死不恨矣!”

从以上事迹可以看出,刘伯温在中庸之道上仍有差距。刘伯温虽然爵禄可辞,但中庸之道却做不到。正如《中庸》中说:“爵禄可辞也,中庸不可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