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生活需要分寸感 > 6.言行一致,说到做到

6.言行一致,说到做到




言行一致,就是言语和行动保持一致,让自己说到做到。可以说,这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原则。关于言行一致,《中庸》第十二章中说:

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意思就是,讲话一定要顾及行动,说出言语就要在行动上兑现,行动一定要顾及言语的道理,修为高深的君子哪里能不老老实实地言行一致呢?

对每个人来说,如何将“言”和“行”有效统一起来,这是一个重大课题。刘伯温所著的《郁离子》中,就记载了一个言行不一的故事。

有个富商在过河时,船被风浪打翻。他只能抓住残破的船板,大声求助。这时过来一个渔夫,富商说:“你若救我,我可以给你100两黄金。”等渔夫把他救上岸,他却吝啬钱财,只给了10两黄金。渔夫大不乐意,说他言而无信。富商辩解道:“你不就是一个打渔的吗?10两黄金够你生活一辈子了。人嘛,得学会知足!”随后,富商就离开了。

后来的一天,富商再次溺水,高声呼救,渔夫又一次赶来。这次,富商对渔夫承诺:“如果救我,不仅补齐上次的90两,并且再加100两。”渔夫这时对他说:“像你这种言而无信的人,早就该喂鱼了。上一次救了你,你已经多活了很久,也该知足了。”说完,渔夫就离开了,富商葬身水底。

富商因失信丢掉性命,足见诚信比金子重要得多。正如《孟子·离娄上》中所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人之道也。”诚,就是真实无妄;思诚,就是追求诚。无论是天道规律还是人道法则,都是以诚信为基本。可以说,人生天地间,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诚实守信、言行合一。

关于言行一致,老子曾说:“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自古以来,有朝令夕改之人,有谎话连篇之人,有利用人性善良谋私利之人。鱼龙混杂的社会,只能说明人心良知的沦丧,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品德修为。

根据老祖先的忠告,对于言行不一之人,我们绝不可深交。中国谚语说:“没有强盗贺八十。”人在做,天在看,失信之人必将付出惨重代价。而重视承诺、说到做到的人,必将得到丰厚的回报。这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比如在西方世界,罗斯柴尔德家族就是一个明证——

罗斯柴尔德家族,是欧洲乃至世界久负盛名的金融家族。作为全球最有钱的家族,绵延几代人,左右世界形势,可谓声名显赫。但不为人所知的是,罗氏家族的最早发迹却是因为诚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19世纪,法国入侵德国,当时德国很多公爵只得匆忙逃走,带不走的财产就委托给当时的罗斯柴尔德打理。时任法国皇帝的拿破仑,迫切想得到这笔资产,就将罗斯柴尔德关在监狱,用尽各种严刑逼供,可罗斯柴尔德就是不肯就范。就这样在狱中苦苦熬了十多年,直到拿破仑下台。

拿破仑下台后,久居国外的德国公爵重新回到德国,此时他们已是衣衫褴褛、身无分文,但罗斯柴尔德坚守诺言,仍然将这笔钱完璧归赵。至此,罗斯柴尔德就以诚信称号在国际金融业声名鹊起,其家族也逐渐兴旺起来。

诚信是全球通用的通行证。不仅在西方,中国也有类似的故事。根据《清稗类钞·敬信》中记载:清朝时期,吴县有个人叫蔡璘,很重视承诺。他有一个朋友,把一千两白银放在蔡璘那里让他保存,但并没有立下字据。过了几年,他的朋友死了。他本可以将钱财私吞,但他重视诺言,仍将这笔钱交还给朋友的儿子。朋友的儿子拿到钱后,很是吃惊,因为他并不知道这件事。蔡璘说:“字据立在心中,不是立在纸上。你父亲了解我的为人,所以没有告诉你。”现实中很多老赖,即使白纸黑字依然抵赖,欠账不还。可见,对于心中没有字据的人,即使写在纸上也没有什么意义。承诺应该在心不在口,在内不在外。

相信大家都知道曾子杀猪的故事。曾子的老婆到集市上去,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曾子老婆说:“你回去吧,我回来时为你杀猪。”这原本是一句哄孩子的玩笑话,可曾子因此真的杀了一头大猪。曾子本可以不杀猪,但言必信,行必果,哪怕面对的是个小孩子,也要说到做到。因为这是教育的开始。

对于诚信,美国思想家富兰克林说:“失足,你可以马上站立。失信,你永远都难以挽回。”人无信不立的观点,中外智者的看法是相同的。由此可见,诚信是一种目光长远、格局博大的体现。如果你做到言行一致,必能畅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