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生活需要分寸感 > 2.讲话前有定准,到时就不会语屈词穷

2.讲话前有定准,到时就不会语屈词穷




一个人在开口讲话前,如果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就会很容易地陷入语屈词穷的境地。拿商业谈判来说吧,我们要在谈判前就调查清楚对方的习惯和需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展开商谈,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准备工作对讲话演讲有什么用呢?《中庸》第二十二章中有句话说:

言前定则不跲。

意思就是,开口说话之前须先有定准,到时就不会言语涩滞。

讲话前的准备工作看似寻常,却决定了事情成败。只有在事前充分了解你所要讲的主题、内容,做好预演,方能句句切中要害。

吴建民,曾连续四年担任全国政协发言人,被誉为“近20年来我国最出色的新闻发言人之一”。有人向他请教发言的成功秘诀,他认为,发言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他说:“发言人要抓住重点,不能十个手指抓跳蚤,精力完全分散,越是临近发布会时越要注意最近几天发生的大家关注的事件,要准备到最后一分钟,甚至直到上会场还要思考。”

别以为像发言人、主持人等靠说话吃饭的人站在台上就可以胡侃乱说,一切都是有准备、有章法的。正如民间谚语所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吴建民看似收放自如的演讲背后,是工程巨大的准备工作,甚至到了殚精竭虑的地步。正因他有充足的准备,所以才能在政协会议上尽显个人风采。

很多讲话者都知道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演讲为主业的人们,更是准备再准备。为了讲好话,他们提炼出要点,做好PPT,哪里该播放音乐,哪里该讲个动听的故事,哪里该穿插一个小游戏互动一下,一切都在精心的计划之内。准备到位,你才能将自己的思想有料、有趣地传达给听众,哪怕只有3分钟表现时间,他们同样能展现出最好的自己;而那些准备不充分的人,即使给他几个小时的演讲时间,也不能讲出个所以然来。所以在讲话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那么,我们该如何准备呢?下面以演讲为例给大家几点建议——

一、收集素材

演讲最忌盲目上台,在上台前你应该获取更多信息。比如听众的性别、年龄、职务、学历、人数及会场的面积、环境、设施等,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弄清楚与会者想听什么。当我们知道这一点,就可以对内容文稿进行精准调整,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满足他们的心理期待。我有个朋友专业做演讲培训工作,每次被邀请演讲,他都要提前弄清会场是否可以播放幻灯片及屏幕显示的尺寸等等,如此一来,他可以将自己的方案调整到位,从而确保演讲完美。

二、分析听众

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同样道理,你面对什么样的听众,就要讲什么样的内容。没有听众,再好的演讲也将失去意义。如果听众是小学生,那么你的讲话深度就要相对浅一些,且尽量生动有趣,多讲好玩的故事,具有趣味性和游戏性。如果听众是大学教授,讲话内容就要足够专业性和学术性,具备一定的深刻性,出处用典都要核查准确,否则就可能在行家面前丢人现眼。

三、明确目标

一个人干什么事,都要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演讲也不例外,你的目标是宣讲一个观念,还是现场促销产品,这些都要明确。目标决定你要讲什么,不符合目标的内容最好不讲,这样可以诊治自己跑题的习惯。首先你要明确的是自己的演讲主题、内容以及演讲时间。主题和内容决定演讲目标的达成,演讲时间决定你控场恰到好处。何时快讲,何时慢讲,何时严肃正经,何时放荡不羁,你可以戴上一块手表,经常看看时间,以此来提醒自己。

四、明确内容

演讲前的准备,核心在于要整理好所要讲的框架和内容要点。那么,如何才能敲定框架和内容呢?在这里,我们有五大要点可供借鉴——

你的主题是什么?你必须在内心里知道这一点,否则你的演讲就会让人听得晕头转向、不知所云。比如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主题是“废除黑奴不平等制度”;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主题是追忆和悼念。

你的结论是什么?就像出行知道终点,你知道结论才可以更好地发挥,才可以有条不紊地展开论述,甚至随机应变添加更有说服力的论据。

各个要点是什么?内容必须是有层次的,一个个要点必须确保精中选精,而且要掌握其中的节奏感和分寸感。哪怕是一个三天三夜的演讲,也是由一个个要点构成,可以说抓住了要点,就等于抓住了牛鼻子。

你的开场是什么?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开场则已,一旦开场就要让自己成为焦点,唤醒听众对你的注意力,让自己成为焦点。可以说,开场的言语就像钩子,可以勾住大家,让他们继续听下去。

你的创意是什么?没有创意就是坐以待毙!没有创意的演讲,犹如没有包装的产品,无法引起大家的兴趣。同样的演讲内容,你多一点创意,就能让大家尖叫连连。在法律许可范围内,无论多么荒诞不羁的创意,我们都可以来尝试。我们看歌星开演唱会,每次都会以全新的方式劲爆全场,玩的就是创意!

五、演示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让演讲更富感染力,有必要借助PPT、视频等工具。每个人都有感性的一面,通过直观形象的展示,你的演讲更加生动。在PPT、视频等工具的协助下,你可以做到脱稿讲话,而且又井然有序。同时,听众也能通过图文视频加深对你演讲话语的理解。不过,我们要注意的是,在演讲中不可过于依赖PPT,照本宣科地一直读下去,如此背对听众也必将遭人反感。PPT等制作要简洁、醒目、冲击,富有创意。视频的插入也要应时应景,一切都恰到好处,浑然天成,没有任何突兀的感觉。

六、问答互动

在演讲中,最不受人欢迎的就是填鸭式,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人讲,听众只能傻傻地听。如果你想让自己受欢迎,最好提前计划好问答环节,让听众对自己进行提问,而自己则随机回答。这是最考验当事人功力的。这问答中,我们需要克服恐惧心理,不要担心自己会被别人问倒,更不要害怕大家嘲笑。没有谁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你只要做好一切准备,同时以谦虚的姿态应对他们,这样即使你回答错误,他们也会原谅你的。有时候,适当出一点无伤大雅的小差错,反而能更好地显示出你的人情味。那么,什么样的答案最容易受到接纳和听从呢?那就是多从积极的一面回答他们,这样往往会迎来他们热烈的回应。

七、沙盘推演

在战争计划实施之前,可以进行一番沙盘推演,这样可以查漏补缺。有一次,美国著名总统林肯在演讲的前一天,直到后半夜还在推敲修改自己的演讲稿。然后,他就到国务卿斯沃德的房间,现场给他演讲,让他提出建议。通过这一番沙盘推演,他对演讲内容满意多了。到了第二天早上,他仍旧在修改演讲稿。直到秘书走进来,告诉他该去现场演讲了,他才停下来。这次演讲十分成功,成为他一生最著名的演讲,整个过程不超过2分钟。这就是葛底斯堡演讲。

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也有在正式演讲之前进行沙盘推演的习惯。众所周知,乔布斯的新品发布会演讲总是创意十足、别具一格,具有极强的感染力。然而你知道他每次演讲都要准备一个多月,反复进行沙盘推演,直到满意为止。

现在我想问你的是——你在演讲前进行预演了吗?还是草率地就登台胡侃了呢?如何进行预演?你可以找几位听众先进行小规模的演讲,总结经验,从而进一步调整方案。你也可以对着手机摄像头讲,录下来之后反复修正,以取得更加完美的效果。

讲话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智慧。1977年,美国有位社会学家曾对街头3000人进行调查,问他们最害怕的事情是什么。结果显示,在“人类最害怕的事”中,演讲被排在第一位。此事记录于国外原版《The  book  of  Lists》一书。演讲的恐惧,或许是人类面对公众的一种本能。很多著名人物也对演讲怀着恐惧,比如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世界上有两种演讲家:心存畏惧的人和骗子。”猫王埃尔维斯·普莱斯利说:“我从未战胜过所谓的临场恐惧,每次表演时,我都要经历一次恐惧心理。”由此可见,适当的恐惧是正常的,但我们不可失去分寸。如何才能尽可能地消除演讲的恐惧呢?唯有提前准备。

如果你掌握了演讲秘诀,必将对你的人生造成巨大的改变。有人把演讲比作战场,战士们上场打仗之前都会将敌方情报尽数搞到手,事先提前筹划、反复推演,如此才能打赢战争。所以,如果你想演讲成功,同样要先有定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