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生活需要分寸感 > 5.如何诚身有道——先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

5.如何诚身有道——先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




现代社会,有这样一句毒鸡汤,那就是:“感到了来自社会深深的恶意。”这句话主要应用在不顺心时。比如,你在马路旁顶着酷暑,等了好长时间,都没有打到车时;比如,情人节,情侣们都在晒幸福,你依然作为单身汪时;又比如,叫外卖没筷子时,买泡面没有调料包时,刚写完的文章没有保存电脑就死机时。遇到以上这些情况,有些人喜欢说:“感到了来自社会深深的恶意。”

这或许只是一句自我调侃,用来缓解内心的崩溃情绪。然而,我们要知道的是,即使我们总会感到来自世界的恶意,当我们与人相处时,也要做到与人为善。但在与人为善之前,还得弄清一个问题什么是善。

为什么弄清“善”,如此重要?《中庸》第二十三章中说:

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意思就是,使自己真诚有办法:不明白什么是善,就不能够使自己真诚。

由此可见,想要诚实自身,就得分清善恶。很多时候,分清善恶很简单,帮助别人就是善,伤害别人就是恶。但更多时候,善恶很难把握,盘根错节,不知谁是谁非。一切都在一念之间,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肖尔蒂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纳粹分子,希特勒对他很是信任,常常夸奖他是个完美的执行者,从不质疑任何命令,因此任命他为驻守巴黎的指挥官。

1944年6月,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战争已接近尾声。八月的一天,肖尔蒂茨被希特勒从巴黎召回,对他下达了实行焦土政策,炸毁巴黎的命令。同时,希特勒派出了大量的爆破专家,奔赴巴黎,在巴黎的多处安放炸药,准备炸毁卢浮宫、圣母院、政府大楼等主要建筑。但此时的肖尔蒂茨犹豫不决,他认为之前对法国的战争只是复仇,但炸毁巴黎绝对不行,就不想执行这个命令。

随后的几天,希特勒不断询问“炸毁巴黎”的进展情况,肖尔蒂茨就以德国士兵没有撤出为由,一拖再拖。他深知,只有让盟军掌控巴黎,才能保住这座文化名城。不久,肖尔蒂茨主动与盟军取得联系,通告了希特勒炸毁巴黎的命令。

盟军方面知道消息后,火速推进攻势,等到达巴黎时,肖尔蒂茨就投降了。肖尔蒂茨拒绝执行“炸毁巴黎”的命令,不但救了巴黎,也救了自己,他最终没被判为纳粹战犯,只是在法国监狱服刑了两年。1947年获释,1966年病逝。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分清善恶是做人做事的第一步,一个善恶都不分的人,很容易走上邪路。在人类战争史上,有很多次大屠杀,二战更是如此。二战期间,日本人发动了旅顺大屠杀和南京大屠杀,希特勒发动了犹太人的大屠杀,苏联人对波兰发动了卡廷森林大屠杀等等。在这些大屠杀当中,统治者固然是杀人的魔鬼,但那些执行的士兵,难道都是善恶不分之人吗?

著名作家张爱玲曾经说:“一个不能分辨是非善恶的人是愚蠢,让这样的人掌握了本事,这就会变成灾难。”正因如此,自古以来上学的第一件事不是学本事,而是学做人,学习克服人性中恶的一面,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

由此可见,诚身有道是多么重要,分清善恶是造福人类的起点。活在世上,我们一定要成人之美,少干点坏事,多干点有益于他人和人类的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