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生活需要分寸感 > 第24章 在雕琢中保持灵性——如何平衡天性与教化之间的分寸感

第24章 在雕琢中保持灵性——如何平衡天性与教化之间的分寸感




1.天性和教化之间的区别


何为天性?天性就是自然本性,指人先天具有的品质或性情,万事万物与生俱来的东西。比如,种子生根发芽,植物开花结果,这就是植物天性。雄鸡司晨、猫捉老鼠、狗鹅守家,这些就是动物的天性。唐代诗人杜甫在《清明》诗中写道:“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可见人的天性各个不同。对于一个人来讲,他出生时好坏善恶、优点缺点、长处短处和天分天赋都算是他的天性。

何为教化?教化就是后天人为的改变或雕饰,教化可以是礼仪、规矩、道德和法律,也可以是自身的努力和机遇。按照儒家学说,教化有以下含义:政以体化、教以效化、民以风化及环境同化。有的人生下来纯净如一块素绢,可惜很快就被染得面目全非了。对于教化的影响力,《墨子·所染》中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故染不可不慎也。”

其实,关于天性和教化,《中庸》第二十五章中早就说过: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意思就是,基于天赋之诚而明达事理,这叫作天性;由于明达事理而做到至诚实,这是教化的结果。

由此可见,万事万物都有天性,万事万物也都离不开教化。

“自诚明”是一种顿悟,从天性本源出发直至明白万物奥秘,这需要慧根和机缘,可遇而不可求。要想达到这种境界,必须靠自心觉悟。“自明诚”则是一种渐悟,从后天学习修炼中渐渐懂得万物真理,靠的是不畏艰难的学习精神。

然而,二者之间的分寸感应该如何把握呢?这是一门值得人类永远研究的课题。天性有好有坏,不可不进行教化和引导。但教化也有善有恶,不可不谨慎对待。两者之间必须掌握一定的分寸感,做好选择和平衡。

如果人工雕琢和教化过了头会如何呢?清朝的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写道:“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意思是,人们认为梅以弯曲为美,笔直了就没有风采;以树枝倾斜为美,端正就没有了景致;以树叶稀疏为美,繁茂反则没有姿态。于是人们怎样做了呢?有人为了造出看上去完美的梅花,砍掉端正的树干,专门培养曲折的旁支。去除繁茂的枝叶,摧残它的嫩枝。龚自珍的描述是:“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那么这样做,就能成就教化之美了吗?

非也!如此利用人工蛮力扭曲自然之美,其实就是人为教化过了头,必然会“遏其生气”。梅花的天性被扼杀了,就变成了病梅,也就是失去了一支梅花原有的灵性。这与莫言先生的写作观有异曲同工之妙。

莫言先生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经常总结自己的写作经验。他说,我获奖之后,翻看年轻时的作品,发现现在和以前的作品大为不同。以前的作品很是自然,富有真情实感。现在的作品匠气十足,毫无生机。

随后他解释道,这是因为他刚开始写作时,并不懂什么写作技巧,全是天性使然,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后来写的多了,也学了一点理论,掌握了一些技巧。就在这里弄一个象征,那里做一些修辞。所以,整篇写下来,全是技巧的堆砌,反倒没有了以前的那种自然之美。

其实,不仅莫言如此观点,鲁迅先生也是反对过于教化的,他说:“我们从古以来,逆天行事,于是人的能力,十分萎缩。”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通过教化收到良好效果,反而损害了事物自身的自然灵性。所以,无论从清朝的龚自珍,还是近代的鲁迅,再到现在的莫言,莫不尊重天性之美,反对过于教化。那么,是否教化就是大恶不赦呢?非也,教化自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只是在教化中要尊重天性,点石成金,而非点金成铁。孙悟空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刚刚出生,只是一只不开化的石猴,虽然天生灵性,但如果不是在菩提老祖那里修行教化,何以学会筋头云、长生不老之术以及上天入地的本领?学成出道之初,可谓天性十足,十分顽劣,你看他入地府、闹龙宫、偷蟠桃、大闹天宫,凭着天性任意妄为,一步步酿成大祸,终被如来佛祖压在五指山下。后来经过跟随唐僧西天取经的修炼教化,修成正果,成就了教化之美。孙悟空是这样,人皆是如此,都需要在天性基础上加以教化,才能有所成就。

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相信都听说过,孟子的母亲三次搬迁,使得好玩的孟子,戒掉了顽劣的天性,一步步成为一代圣人,可见教化的功劳。一个人如果只有天性没有教化,就像一块有料的玉石,但需要后天的雕琢,需要教化的力量,才能使之呈现明艳,最终达到完美的境界。这也好比一个园艺大师,在本来就开满野花的草地上,稍加修饰点缀,就会使园林变得更加动人。很多著名的野生公园就是根据这个道理设计的,可谓达到了天性和教化的完美结合,将其中的分寸感拿捏得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由此可见,天性不经教化,就会顽劣不逊,教化过了头,就会僵化匠气。我们的一切成就都是基于上天赋予的天性,而后再通过我们的教化,淡化天赋中的糟粕,强化其精华。只要我们掌握好其中的分寸,就能让自己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