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生活需要分寸感 > 第25章 改变自我和改变世界的分寸感

第25章 改变自我和改变世界的分寸感




1.至诚精进,才能发挥自我本性和潜能


人的潜能到底有多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法国的飞行员,正在清洗自己的战斗机。这时,从草丛里窜出来一只黑熊,这位飞行员情急之下,一下子就跳到了2.5米高的机翼上。与此类似的是,李广曾在情急之下射中了一只老虎,第二天天亮一看才发现并不是真老虎,而是一块巨石,箭头深入石头数寸。后来,李广想再一次表演射石,自己无论如何用力,都不能射进了。种种实例表明,人的潜能是真实存在的,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

如何才能激发自我潜能呢?如果一个人足够至诚精进,哪怕不是在情急时刻,也能激发自己的潜能,从而做出常人不能做到的事情。

人的自性就像一眼活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中庸》第二十六章中说: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意思就是,唯有天下至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自我的本性和自身的潜能。

本性就像一眼源源不断的活水,唯有至诚者才能打开封印。一个人只有至诚精进,才能发挥自我本性中所蕴藏的潜能。所谓至诚精进,就是要有诚心,要专注认真,要坚持不懈。曾翻译《资本论》的王亚南先生,就是这样的例子。

王亚南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也是首位《资本论》的中文翻译者,同时还是厦门大学的第一位校长。一个人能取得如此出众的成绩,这与他的至诚精进的精神是分不开的。比如,他曾为了读书,将自己绑在柱子上。

1933年,王亚南乘船去欧洲。途径红海,狂风大作,一时巨浪滔天,海面极不稳定,客船也摇摇晃晃,打扰了正在认真读书的王亚南。这时,王亚南带着书,走进餐厅,向服务员要了一根绳子,并请求服务员,把他绑在柱子上。服务员心想,这个中国人肯定怕被巨浪甩到海里去。于是,就依照他的话,牢牢地将他绑在了柱子上。绑好后,王亚南又开始认真读书了。船上的人无不赞叹。

其实,何止是王亚南,纵观全世界那些大师,哪个不是通过至诚精进才逐步突破自我的?比如,球王贝利就曾说过:“人们总是问我哪一次进球是最出色的,我的回答永远是下一个。”再比如,王献之为了练成像父亲王羲之一样的书法,勤学苦练,发誓要练完18缸水。难道这些大师,在成名之前,都比旁人聪明吗?

非也,只是他们做事之前,没有想那么多。他们绝不会问别人能不能,而是问自己要不要,更不会关心做这些能赚多少钱,等等。一个人要想至诚精进,唯有如此,方能不断地超越自我,更上一层楼。日本的丰田公司就是这样做的。

日本的丰田公司是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商,这与他们严格要求自己,至诚精进的企业文化有关。丰田公司曾为美国福特汽车生产一批小马达。小马达生产完毕后,会根据50多页的检测书,进行耐撬、耐尘、耐震、耐寒、耐酸、耐热、耐碱等大大小小共37项检测,合格后才能出厂,然后装箱发往美国。

那么,这样就可以了吗?远没有这样简单,货物运送美国后,全体检测人员,都要飞往美国,再在美国本土进行同样的检测。再次测试合格后,才会运送交付厂家。这样一来,这批小马达的质量确实可以保证,但利润就少得可怜。

小马达交付福特公司后,福特公司再次检测时,发现丰田公司的成品率比美国公司高出0.3%个百分点。也就是这0.3个百分点,代表了丰田公司具有超越美国福特,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商的实力。而事实也是如此,随着丰田公司的不断坚持,成品率越来越高,汽车质量越来越好,后来丰田公司得偿所愿。

别人之所以成功,并不是比我们聪明,而在于他们坚持至诚精进,将完美当作“第二生命”。正如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就是在告诫我们,学业由于勤奋而精进,由于享乐而荒废。事业由于精思熟虑而成功,由于随随便便而荒废。唯有至诚精进,才能激发自我无限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