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生活需要分寸感 > 4.即使是领导,没有领导之德也危险

4.即使是领导,没有领导之德也危险




从古代帝王到现代企业领导,人们在进行社会活动时,总会有不同的分工,每个人所扮演的角色也不相同。领导是群体中最有威望、权力最高的人,能当上领导的人,他一定不是庸碌之辈,身上自有寻常职员所没有的特质。

那么,作为一名领导,都要具备什么特质呢?首先,要具备非凡的才华,这样才能令大家信服。其次,要具备高尚的德行。《中庸》第三十三章中说:

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做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意思就是,虽然身有天子之位,如果没有圣人之德,仍然是不敢制礼作乐的。虽然有相应的德行,如果没有相应的地位,也是不敢制作礼乐制度的。

这段话告诫那些身居高位的人,即使你已经是一名领导了,但如果你没有高尚的品德,人品道德败坏,总有一天会招来骂名,不得人心,从而引起下属的不满,甚至有可能会被他人取而代之。

纵观历史,的确有不少领导是有才无德之人。由于他们站在人群的至高点、最中央,无数人的眼睛都在盯着他们,难免会遭人在背后指指点点。如果没有德行,势必成为众目睽睽下被指责的对象,如果臣下轻蔑,那就意味着凶多吉少了。事实上,一个领导有无德行,从他们对待谏言者的态度就能看出一二。

周朝的周厉王,最见不得大家对他有意见,可他的所作所为又有失圣君的德行和分寸,所以骂他的人很多。然而,周厉王在社会上安插了很多探子,谁要是说了他的坏话,那么在第二天就能传到他的耳朵里。而他则会想方设法地折磨那些说他坏话的人,最后导致全国上下都缄口不提,人人在路上见面了也不敢乱说话,都是“道路以目”,就是用目光说话了。你看,就这样他身边连个说真话的人都没有了。这下他的目的达到了,但结果呢?三年后,他彻底失去了人心,被人们赶下台流放了。

领导也是人,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如果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及时改正,这就是一种优良的品质。遇到问题,哪怕自己再不喜欢,也要忍住情绪,冷静对待,即使心里再不舒服,也要做一个明事理的人。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就是领导的分寸感!

作为一个好领导,一定要有宽厚的仁德和博大的胸怀,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领导对于下属的建议要积极采纳。不能因为下属说话直接,不小心冒犯了自己,就直接否定下属的谏言。这种被情绪所驾驭的领导,即使再有才,也不能令下属信服,因为他没有领导之德。

作为一个好领导,要具备廉洁自律的品德。领导是团队的核心人物,在团队的影响力是极大的,下属会把领导当成榜样。但如果这个领导本身毫无道德可言,上行下效,很容易形成一种腐败的风气,不利于正能量作风的养成。

作为一个好领导,要有一双发掘人才的慧眼。一个王朝的创立,除了统治者治理有方,身边那些将军大臣同样功不可没,唯有得到下属的认同和帮助,上下万众一心,这样才能缔造一个盛世。放在现代企业同样如此,除了领导外,那些中流砥柱的高层、中层人才必不可少,这就需要领导有一双能发掘人才的慧眼,甘愿当一个伯乐,寻找那些能给你提供帮助的人。而且,你要分辨清楚一些趋炎附势、贪图名利之人,只有这样,公司才会往好的方向发展。

事实正是如此,唯有领导和下属齐心协力,一个机构才能正常运转,但想要下属心甘情愿地为领导做事,为整个团体做奉献,前提是这个领导的德行要得到大家的认可。否则的话,即使你是领导,这个位置也是摇摇欲坠的,下属不服你,迟早有一天会有德高者取而代之。只有又有地位,又有德行的人,才有发号施令、推行礼乐制度的资本。这是一个必须再三强调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