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生活需要分寸感 > 2.榜样人物——表现让人崇敬,说话让人信服,行事让人喜悦

2.榜样人物——表现让人崇敬,说话让人信服,行事让人喜悦




人和人是不同的,有的人独善其身已经不错,而有的人除了独善其身之外,还能兼济天下。他们的事业越做越大,最后成了别人的榜样,犹如名人一般,有了自己的崇拜者,到哪都受人欢迎。原因何在呢?其实,孟子早就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那么,这些榜样人物究竟是如何得民心的呢?

关于这一点,《中庸》第三十七章中说:

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通坠),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意思就是,每当有分寸地表现,民众没有不崇敬的;说话,民众没有不信服的;行事,民众没有不欣悦的。因此,他的声名洋溢于中国,传播到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凡是车船能到的地方,人力能通的地方,天所覆盖的地方,地所承载的地方,日月所照临的地方,霜露所降落的地方,凡是有血气的人,没有一个不尊崇他、不爱戴他的。所以说,圣人之德可以与天相配。

你看,如此洋洋洒洒写了这么的赞美之词,目的就是为了描绘一个能够把握圣明分寸的榜样人物。一个好的榜样,要符合这几条标准:表现让人崇敬,说话让人信服,行事让人喜悦,如此才能得民心。

要想成为榜样人物就要靠成绩说话。那么,什么才算成绩呢?对一个歌手来说,成绩就是唱功;对一个演员来说,成绩就是演技;对一个作家来说,成绩就是作品;对一个政治家来说,成绩就是政绩。无论一个领导表现得多么亲民,多么勤俭,但如果民众还都处于水深火热的贫困中,吃不饱、喝不足,那么这个政权迟早会被推翻。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称得上是真勤奋、真节约,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批阅奏章。为了打仗,自己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但结果却不如人意。国内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危机四伏,外部金兵窥视、伺机而动,最后李闯王进北京,他干脆在煤山(今景山公园)找棵歪脖子树把自己吊死了。所以,一个人就算再努力,但最终表现出来的结果不行,民众又怎么能信服?又怎么会将他立为崇敬和学习的榜样呢?

然而,一个人光表现的结果好也不行,就像一个明星演技高超、出神入化,但人品不好,没有信誉,说话不算数,同样不足以成为榜样。所以,孔子对榜样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说到做到。比如商鞅,立木为信(不知道的请百度,在此不再赘述),说到做到,这样大家才会信服。比如史玉柱,再次创业成功之后,就把之前的所有债务全部还清,同样算得上是好的榜样。

表现让人崇敬,说话让人信服,这还不够,你的行事还需要让人喜悦。有的领导也想做榜样,但总也过不去第三关,因为他们平时太严厉。比如,每次给下属下达任务时,总是板着脸,故作深沉。有的领导情商较低,当着大家的面,劈头盖脸就给下属一顿臭骂,完全不留情面,这实在不是一个好榜样。而那些好的领导行事则完全不是这样,他们一旦行事就会让人喜悦。比如,刘邦就曾在多种公开场合说自己不如萧何、不如张良、不如韩信,等等。一个皇帝能够做到不贪功,把功劳让给属下,实在是让人感动喜悦的好榜样。

其实,宋江也是这样一个榜样领袖。宋江的政绩绝对拿得出手,没有掌权时期,他就灭了祝家庄。晁盖死后,他踏平了曾头氏,为晁盖报了仇。后来他还实现了超高盈利,完成了108将的大聚首。信用方面,宋江也绝对讲义气。要不是宋江冒险给晁盖等人通风报信,晁盖恐怕早已成了刀下之鬼。至于行事,更是让人喜悦,宋江天生就是这方面的高手。他曾给王英主过婚,被人们称为“及时雨”,没事就给人撒钱,帮助这个,帮助那个。试问,这样的领导谁不爱?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一个人追求“不朽”的人生价值,要么立德,要么立功,要么立言。总之,你要想名垂青史,就得费点周折,拿出真功夫,做出真成绩。概括来说,就是表现让人崇敬,说话让人信服,行事让人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