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如何假装懂音乐 > 福音音乐:马丁·路德·金发明了FREESTYLE?

福音音乐:马丁·路德·金发明了FREESTYLE?




说起福音音乐的历史,基本上可以追溯到美国人买非洲黑人当奴隶的那个年代。为了方便和主人交流,黑人要学习语言,教材就是简单的基督教音乐。后来黑人发展出了自己习惯的演唱方式,可能带点儿口音,可能旋律有点儿怪,但是语言的确都是英语,白人也就没多加批评。就这样,一种从黑人嘴里唱出来的基督教音乐形成了,黑人兄弟管它叫“福音”。

“福音”是基督教词汇里比较专业的中文翻译,大白话说就是“好消息”。我才疏学浅,没什么文化,所以关于“福音”这个词,我只能追溯到《圣经·新约》里的福音书,比如《马太福音》《路加福音》等。

福音音乐是一种没有乐器演奏的基督教音乐,原因不是遵从原教旨,而是因为黑人没钱,买不起乐器,主人淘汰下来的也不给他们,所以只能跺脚打节拍加清唱。这种行为后来被归纳为一个词,叫A  Cappella,这个词也被视作一种音乐风格的名字。前些年看《我是歌手》节目里提到过这个词,主持人直接音译为“阿卡贝拉”。但阿卡贝拉不是一个音乐风格词汇,而是一个行为名词。虽然说“阿卡贝拉”显得更高级,但是我们也可以简单地将它理解为清唱。

虽说福音音乐应该是属于黑人的音乐,但是被黑人最广为传唱的那首福音歌曲是白人写的,而且他不是普通的白人,而是一个贩卖黑奴的白人,叫“牛顿”。

这个牛顿不是被苹果砸到的牛顿,发现地心引力的那位叫艾萨克·牛顿,我们说的这位叫约翰·牛顿,是一个诗人兼牧师。

诗人牧师牛顿在成为诗人和牧师之前,在海上当过兵,23岁那年遇上了一场海难。他之前不信上帝,但是在那时候却祈求了一下上帝,结果海难还真的避过去了。他觉得两者可能有关系,然后把这事儿琢磨了25年,终于在他48岁那年写出了Amazing  Grace,中文一般译作《奇异恩典》。

如今说到这首歌,很多人都会说是约翰·牛顿写的。但是,当时牛顿只写了词,没有写旋律,或者说,不是今天流传的这个旋律。现在比较普遍的一个说法是,我们今天听到的这个版本的旋律源自英国的一个民间高手。

《奇异恩典》诞生的时候就是一首诗,或者说是一段演讲词当中比较振奋人心的段落。后来这个段落被广为传诵,但传的主要是诗词部分,原因在于,传教的目的不是教音乐,而是要让人记住诗词的内容,起到鼓舞振奋人心之功效。所以当时的牧师没有什么原创概念,通常是拿着自己喜欢的诗词,跑到一个地方问当地人普遍会唱什么歌,然后把词填到这首歌里面去。熟悉的旋律,不一样的歌词,唱来唱去唱熟了,也就寓教于乐地记住了。

所以《奇异恩典》过去套什么旋律唱的都有。直到有一次,这首诗词被套上了两段现成的旋律,一段叫《加拉赫》(Gallaher),一段叫《圣·玛丽》(St.  Mary)。后来有人把套上这两段旋律的《奇异恩典》记录成乐谱,越传越广,传到今天,变成了现在的版本。至于这首歌的作曲者,早就被忽略了,以至于今天有人干脆写“作曲:佚名”。其实人家有名字,一个叫查尔斯·H.  斯皮尔曼(Charles  H.  Spilman),一个叫本杰明·肖(Benjamin  Shaw)。

在所有版本的《奇异恩典》中,我比较推荐美国乡村“老炮儿”约翰尼·卡什(Johnny  Cash)演唱的版本。这是他唱给已故的哥哥的,对这位哥哥,约翰尼·卡什有着特殊的感情,因为是他小时候玩拉大锯扯大锯的时候不小心把哥哥锯死的。

当然,这首歌全世界公认最知名的版本可能是另外一个,即马哈丽亚·杰克逊(Mahalia  Jackson)演唱的版本。她还有一个外号,叫“福音女皇”,可想而知她在福音音乐行业的地位。

她除了歌唱得好,还有一位知名人士为她背书,就是黑人民权运动先驱马丁·路德·金。她当年很崇拜金先生,也没少帮金先生的忙,经常为金先生的演讲担任暖场嘉宾。1963年的8月28日,他们依旧这样男女搭配,等到马丁·路德·金的演讲快要结束的时候,马哈丽亚·杰克逊突然在台下喊了一句:“跟他们说说咱的梦想!”听到这句话,马丁·路德·金放下了原本拿在手里的稿纸,开始就“梦想”发表了一番即兴演讲。他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有一个梦想。”这段即兴演讲成了20世纪流传最广的一个演讲,就是大名鼎鼎的《我有一个梦想》。



所以说,即兴的《我有一个梦想》如果放在嘻哈音乐里,可以算是一段freestyle(即兴说唱)。在嘻哈文化中,也的确有一个说法:嘻哈起源于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是世界上第一段free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