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如何假装懂音乐 > 工业音乐:文学爱好者搞出来的音乐风格

工业音乐:文学爱好者搞出来的音乐风格




所谓的工业音乐,不是一个音乐类型。在当时,就是有一批喜欢玩实验音乐的人成立了一个唱片公司,本来想给自己出唱片,名字叫“工业”,结果后来签了好多也喜欢玩实验音乐的人,再后来听起来差不多也是这种声音的实验音乐就变成了一种有名字的风格,这种风格就叫“工业音乐”。

工业音乐里最有名的乐队叫“悸动软骨”(Throbbing  Gristle),工业唱片公司也是他们开的。他们出版第一张正式专辑《第二份年度报告》(The  Second  Annual  Report)的时候打出过一个口号:“工业音乐为工业人民。”

按流派承袭来说,他们是艺术摇滚的一个延伸,热衷于当代艺术,音乐上都崇拜约翰·凯奇(John  Cage),文学上读威廉·巴勒斯,哲学上读尼采。



工业唱片公司是英国的公司,他们在美国有一个崇拜者,名叫W  ax  Trax!,比偶像本身更传奇。本来W  ax  Trax!是一个唱片店,后来因为老板太喜欢偶像出的东西了,就把唱片店卖了,搬到芝加哥,又开了一个唱片店,店铺所在街道的名字很霸气——林肯路。

后来这家唱片店开始办演出,又签约了演出当中比较不错的乐队,开了一家唱片公司。他们发行了一些比英国实验音乐更有节奏感的音乐,同时也更加强调音乐当中的演唱,且唱得挺酷,结果就成功了。后来唱片公司被出让给别人,然后停业。最近听说创始人的女儿又把Wax  Trax!的品牌拿过来重启经营,复兴家业。

工业音乐里,KMFDM和“牧师之职”(Ministry)是我们这一代乐迷最熟悉的两个名字。

KMFDM是德国汉堡的乐队,虽说是汉堡的乐队,但乐队名字是在巴黎想出来的。有一天早上,乐队成员吃早饭,看见桌子上有一份德文报纸,就把报纸上的一些单词撕下来放进帽子里,随便抽了五个词,放到一起刚好是德文的Kein  Mehrheit  Für  Die  Mitleid,翻译过来是“对大多数人没有怜悯之心”。后来他们觉得这个读起来容易大舌头,于是就简写了。

后来他们不在德国待着了,跑到了美国,投奔了传奇厂牌Wax  Trax!。因为他们加强了音乐的节奏,让音乐有了跳舞的功能性,于是也有人说他们的音乐是“工业舞曲”。近些年听说主要成员又回到德国了,估计是美国生活成本太高,德国相对便宜些。

这么多年来,虽然KMFDM乐队宣布过解散,但是没过两年就会重组,专辑也不断,就是乐手老换。鼓手是最早的成员之一,同时也是离队次数最多的成员之一,不过他每次离队之后都会重新归队。

牧师之职是美国芝加哥的乐队,最早是玩舞曲的,后来才玩的工业。这个乐队善于把其他乐队的乐手变成自己的乐手,也善于把其他乐队的经纪人变成自己的老婆。

之所以改玩工业,是因为他们和一个比利时工业乐队一起巡演,然后被洗脑了,之后大公司也不签了,摇滚明星也不当了,就要踏踏实实玩工业音乐。主唱曾经解散过乐队并且发毒誓不重组,结果后来毒效没起作用,乐队还是重组了。

至今,这个乐队六次被提名格莱美,没有一次获奖。

到了20世纪90年代,牧师之职乐队最畅销的一张专辑出现了。与此同时,整个20世纪90年代,甚至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工业音乐都是最火的音乐,受欢迎程度一点儿也不亚于流行音乐。

其中最有名的是“九寸钉”(Nine  Inch  Nails),他们也来国内演出过,那次演出的主办者之一就是后来北京SCHOOL酒吧的老板之一——刘非。

九寸钉乐队背后的创作者就是主唱自己。最早,主唱在一个录音棚的录音室工作,每当录音棚没有乐队录音的时候,他就录一点儿自己的歌。同时因为请不起乐手,于是自己学会了各种乐器,录制了当时那批作品的所有器乐,结果这张“贫困”中制作出来的专辑,卖得超乎想象地好,在销量排行榜上待了两年多。

后来这批录音成了九寸钉第一张专辑里的大部分歌曲,他们当年出第一张专辑时拍MV(音乐短片),因为贫困,没有钱航拍,只能把摄像机绑在气球上,结果气球绳子断了,摄像机随着气球飞走了。



摄像机拍摄了MV当中一段主唱扮演死人的视频,后来掉在了郊外的农田里,被农民捡到。农民以为是警察为了检查他们有没有在田埂中间种大麻的监察摄像机,后来发现画面不对,于是赶紧交给了警察。警察认定这是一场帮派屠杀,还曾经立案侦查,幸亏后来在调查中发现,这个死人竟然还活着,才宣告结案。

此外,九寸钉主唱特伦特·雷兹诺(Trent  Reznor)也以他个人的名义做一些配乐的工作,比如讲述脸谱网(Facebook)创始故事的电影《社交网络》的配乐,就是他做的,还拿了奥斯卡最佳配乐奖。

后来特伦特·雷兹诺还跟别人合伙开了一个唱片公司——“没有唱片”(Nothing  Records),培养出了下一代主唱玛丽莲·曼森(Marilyn  Manson)。

这哥们儿原来的名字特俗,叫布莱恩·休·华纳(Brian  Hugh  W  arner),出道时他自己也觉得名字俗,于是借用了好莱坞明星玛丽莲·梦露和杀人魔王查理·曼森的名字,给自己起了个艺名,玛丽莲·曼森。

玛丽莲·曼森的歌词里经常出现谋杀的情节,所以每逢美国有校园枪击案,美国媒体都会发出一条新闻:“在凶手家发现了玛丽莲·曼森的专辑……”玛丽莲·曼森每次的回应也都一样:“美国军队在中东的新闻可比我专辑的曝光率高多了,请问到底是谁影响了凶手?”

在玛丽莲·曼森身上,除了工业音乐或者工业金属的标签,还因为他总是打扮得不男不女,因此也被贴上了另一个风格标签——华丽摇滚,或者叫作“化装的摇滚乐”。



这种华丽摇滚到了日本,发展成了以X-Japan乐队为代表的视觉系。到了中国,视觉系也被模仿过一段时间,但最终还是形成了我们的特色,并且集中表现在一支名为二手玫瑰的乐队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