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奇葩心理学:教你应对复杂人性的技术 > 让关键人物成为自己的伙伴

让关键人物成为自己的伙伴




当认定是某人的问题的时候,多数情况下经常能够反映出与其有关系的家庭以及组织上所发生的问题。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经常是因为他在与家人或是学校的朋友的关系上发生了某种问题,公司职员在得了抑郁症的时候,多数也是因为在公司的体制上或是在与上司的相处当中出现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当事人与其周围环境隔离开来去试图改善现状的话,无论如何努力都会有一定的界限的。因此,就需要促使其自身所生活的环境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此时的要点在于,要明确谁才是能够恰当地处理当事人所处环境的关键人物,并且其重点在于去鼓动这些掌握着钥匙的关键人物。但是,如果对这些关键人物进行指责或是说教的话,则会造成完全相反的后果。这也是由于两价性矛盾原理在其中发生了作用。

哪怕该关键人物是最大原因的所在,让其成为自己伙伴的做法也是极其重要的。此时就要求我们能够使用前面章节所介绍过的方法,来构筑和睦的协作关系。只要采取了对该关键人物给予期望并向他们寻求帮助的方式,就能够得到他们的积极回应,应对的方法也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

在促进对方发生变化之际,虽然首先最重要的是改变对其本人的否定态度,但同时提出具体应对方法的做法也是很有用的。这是因为,即使该关键人物产生了想要去支持当事人的想法,但大多数情况下却是不清楚该如何做才好的。根据目前所介绍过的各种沟通方法来向他们做出具体的指示是此举的关键所在。



小步骤促成大改变


对作为应对方法的某一行为做出指示的方法还可以用于促使更加积极的变化当中。

当处于胶着状态导致变化难以发生的时候,通过改变生活中的某些细微部分来打破之前的平衡状态,反倒最终能够促使更加巨大变化的产生,这种情况并不少见。这是通过对那些能够成为促使变化发生契机的细微变化做出指示或提议来实现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被周围最为期望的目标是最难以发生变化的。在试图完成让拒绝去学校的孩子再次回到课堂、让一直宅在家中的年轻人再次开始找工作、让反复割腕的女子不再自残等目标的时候,如果想要一步登天地解决问题的话,反而可能会让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远。

面对这些情况,就需要首先从细微之处开始做出改变。从那些与问题无直接关系的地方做出改变的方式能更容易引起变化的产生,该变化能够改变整体的平衡状态,以此来促使更加巨大变化的发生。

小的步骤非常重要。作为促使变化产生的一项技巧,将每一个步骤进行具体化的方式经常是很有效的。可以使用之前所介绍过的等级划分提问法来让对方具体说出他们在各个阶段所想要达成的目标,此外还可以在让他们对自己各个级别的实现目标进行头脑风暴的基础上,让他们从自身所认定的难易度出发,将这些目标从高到低做个排序。并且,通过明确下一步可达成步骤的方式,则可促使对方产生想要采取实际行动的能力及勇气。



对方需要你的提议、拜托、邀请


所谓的细微变化,比如说可以是每天无所事事拒绝去学校的孩子开始会制作自己的人偶手办了,也可以是反复割腕的女子开始做园艺了。这些都将会成为促使他们的生活模式发生变化,增加积极的行为,减少问题行为的契机。

作为促使细微变化发生的方法,当对方自身说出想要做些什么事情的时候,就要予以肯定地回应,“这是很好的想法呢”“试着做一下如何”,像这样保护他们主动采取行动的自主性的形式才是最好的方法。

只是,当对方一向没有采取过任何行动,又或者是有想要做些什么的想法却不知该从何开始的时候,则可以提议他们去做一些较简单的可达成行为,或者与他们一同制订具体的行动计划的方式也是可行的。比如,针对一直宅在家中的年轻人,其中的一个方法就是可以循序渐进地提议他们先从拉开窗帘开始,然后再打开窗户、站到阳台上、去取报纸、去扔垃圾等,然后再进一步地建议他们去叠好已经洗好的衣物、出去散步或运动并记录自己每天的运动量,以及试着做一些料理等。

根据情况还可以采用拜托、邀请、一起奋斗等关联性更强的方法。在探寻对方兴趣点及需求的同时,投身于偶然契合的事物的做法是很有效果的。

此时,不超越其本人而是紧随其后的方式,则能够最终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