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闪电增肌 > 第三章 人人都能学会的训练动作

第三章 人人都能学会的训练动作




关于训练动作,你知道的可能是错的


我们先讲一些理念,理念有时候比具体知识更重要。我们反复说,理念是方向,具体知识是车,车再好,如果驶错了方向,也没办法到达目的地,甚至有可能开进坑里。

关于训练动作,很多人都有个误区,认为每个训练动作都有一个绝对正确的“标准”。增肌训练不是舞蹈,不是武术,所谓唯一的绝对的标准动作,其实是不存在的。

书也好,培训老师也好,或者训练老手也好,都喜欢告诉你,你这样练不对,应该那样练,手应该放这里,脚应该放那里,等等。

训练动作的规范肯定是有的,而且很重要,但是不是所有人都应该遵守一个范本呢?不是。

每个人的生理结构不一样,如同每个人都长得不一样。我们的骨骼、肌肉、结缔组织的形态,其实都是千差万别的,甚至差异很大。

所以,真正安全有效的动作,还是要配合具体的个人身体形态。同样一个动作,可能具体到每个人,“标准”就不太一样了。

也就是说,标准动作是有的,但这个“标准”是相对的标准,是有一定正确区间的标准,允许根据个人的情况做一些相应调整。很多训练动作做一些变形处理之后,不能说错了,而是训练的侧重产生了一些差别。

绝对的标准动作不存在。我们在训练的时候,应该注意动作规范,这是绝对没错的事。但是不能教条,还是要根据个人的情况来做适当调整。

【划重点】

增肌训练没有绝对的标准动作。

举个真实的例子。我认识一个人,因为肩峰类型的原因,肩峰下空间先天就比较小。通俗地说,他的骨头长得比较特殊(这种特殊在人群中比例也不算小)。他用侧平举动作练肩,听说做标准动作时要有一个“倒水”的感觉,上臂内旋,拳眼向下指。他也照做,久而久之把肩膀弄伤了,现在胳膊都抬不了特别高。这就是因为他本身的骨骼形态特征不适合这样练。

还是那句话,训练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做,不能太教条。

另外,现在不管是培训也好,所谓老手的“谆谆教诲”也好,存在一种不好的风气,就是喜欢化简为繁。我们知道,肌肉的构成是很复杂的,想要把本来就复杂的运动解剖讲复杂非常容易,反而提炼精华、关注根本,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比较难。很多人喜欢尽可能复杂化运动解剖,实在是有故弄玄虚的嫌疑。

对于增肌训练,太复杂的运动解剖我们真的都能用得上吗?这个地方还要打个问号。有的时候,真的是够了就好,多了反而容易把人弄迷糊。

所以我建议大家在学习运动解剖知识的时候,要遵循从简到繁的基本学习原理,先从主干知识开始把握。很多小肌肉复杂的解剖,不用太纠结,我建议,甚至可以刻意地避免过多接触。

另外还要强调一件事,增肌训练是“外行看动作,内行看要素”。过分重视训练动作,说明你还没入门。所以本书讲训练动作目的是,把握基本动作、精华动作,并且通过动作帮助你理解肌肉的基础运动解剖。这样你以后再学新动作,甚至自己安排动作,就能得心应手了。

所以我们不追求动作的数量,不会罗列很多训练动作来取悦读者,每一个动作都是精挑细选的,是最有必要掌握的,这也是我认为最好的传授知识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