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闪电增肌 > 增肌者减脂怎么调整减脂速度

增肌者减脂怎么调整减脂速度




增肌者减脂,想做到精确减脂不减肌,要在执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随时根据效果来做调节,因为不管是运动还是饮食,都不可能一下子做到精确。冒进了,肌肉减得太多;保守了,脂肪减不下去。

总的来说,减快了,就多吃一点,或者减少一点运动或NEAT;减慢了,就反过来。

增肌者减脂需要监控两个方面:一个是有没有不小心多减了肌肉,另一个是有没有减少足够的脂肪。两者监控的数据不一样。

监控减肌肉,主要是看体重。如果每周体重减少超过1斤,那么对于增肌者来说就减得太快了,要慢一点。

也就是说,要么多吃点,要么减少消耗。减少消耗简单,运动和NEAT减点量就行了;多吃点,多吃什么?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脂肪这时候不是特别重要的东西。

如果减得太慢,饮食就再严格一点,比如再少吃一点,但不建议少吃蛋白质,可以减少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量,尤其是脂肪。

用体重衡量减肥的“效果”,不是很适合新手增肌者。新手增肌者在训练后体重的变化太复杂,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

我也不建议新手增肌者正儿八经地减脂。如果是新手,要么就是纯减脂,减完再增肌,要么就是纯增肌,还没到增肌稳定期就考虑保肌减脂为时尚早。

如何衡量脂肪减少的量呢?不能用体重,最好使用脂肪卡尺或者测量腰围。

脂肪卡尺也叫皮褶钳,可以直接测量皮下脂肪的厚度。这东西对于年轻人来说可以比较准确地估算体脂率。为什么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呢?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的皮下脂肪厚度与内脏脂肪厚度越来越不成比例。年长者会出现内脏脂肪厚度比例明显增加的情况,所以用皮下脂肪预测内脏脂肪就不是很准确,这样用脂肪卡尺来估算体脂率的准确度就明显降低了。

另外,脂肪卡尺估算体脂率还有个问题,就是受测量操作的影响很大。比如夹得松一点紧一点,或找的位置不准确,估算出来的数据都会存在误差。

还有就是使用公式的问题。西方人的公式对我们意义不大。因为西方人的脂肪比例本身就比亚洲人低,而且内脏脂肪也比亚洲人少,肌肉比例整体要高一些。

我们用脂肪卡尺直接监控皮下脂肪的变化就可以了。

同一个位置,同样的手法,2周前3厘米,现在2厘米,毫无疑问,皮下脂肪减少了。

当然,因为脂肪卡尺本身测量的数据就比较小,所以误差会更明显。比如用卡尺测肚子,皮下脂肪减少了0.5厘米,那么再测腰围的话,减少的可能就是几厘米,甚至更多了。所以使用脂肪卡尺,最好配合测量腰围。

腰围的变化能比较好地反映脂肪的变化,而且受肌肉量增减变化的影响也不大。

腰围减小了,脂肪卡尺测量的其他身体几个部位的皮下脂肪也减少了,那么脂肪基本就是减少了,很直观。

脂肪卡尺适合更长期地记录脂肪的变化,而短期内腰围数据则要敏感很多。推荐大家买带弹簧的卡尺。好处是夹的力度是用弹簧控制的,比较稳定。

最后再强调一点,增肌者减脂时,增肌训练一定要保持。平时怎么练,这时候还怎么练,怎么最有利于增肌就怎么练。

有的人说减脂期应该用小重量,这种说法不对。增肌者在减脂期本来就有可能丢肌肉,训练会尽可能地减少这种肌肉量的丢失。如果训练期间负重降低,训练不到位,那才会丢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