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气场心理学:自我暗示的力量 > 错不在你时坚决不说“对不起”

错不在你时坚决不说“对不起”




《流星花园》里,道明寺酷酷地说:“如果道歉有用的话,还要警察干吗?”这句话曾经让我这样的“70后”大跌眼镜,因为从小到大,老师和家长都教育我们做错了事要学会说“对不起”。有一天,看到两则故事,深受启发,方明白“对不起”也不能轻易说出口。

河北的一家医院收治了一名患儿,主治大夫为患儿做了全面检查,并将病情详细记录下来。住院的第三天,患儿病情大为好转,家长提出要带孩子回家过周岁生日。按照当地的习俗,孩子一岁生日需要邀请亲友红红火火地大办一次。医生无法阻拦,又见孩子已无大碍,就答应家长可以离开医院几天。

三天后,家长来医院办出院手续,那位医生询问患儿的情况,不料,家长伤心地说:本想给孩子庆祝三天,不知是受惊吓还是累的,孩子突然就没了,去医院也未能抢救过来。医生听后也很伤心,她流着泪对家长说:“对不起,我没有能治好你的孩子。”

连她自己也没想到,就是这么一句话,却给她惹来了大麻烦。家长回家就琢磨:不对吧,医生为什么说“对不起”,是不是她误诊了孩子?家长越来越怀疑,就召集众亲友将医院围得水泄不通,强烈要求主治医生给个说法。

后来,经过多方鉴定,证明该医院和医生没有过错。有关部门也出面做工作,事态才逐渐平息,那孩子的家长也收回了无理要求。

在这个事件中,那位医生一句用错地方、用错对象的“对不起”,给自己和医院造成了极大的麻烦。可见,现在的“对不起”可不是随便说的。因为你说了“对不起”,就暗示别人你做错了事,你在向其道歉。

另一个事例是我在《世界报》上看到的。

有个人正驾驶车辆,在一个拐弯处发现有辆别克车正在加速超车,他赶紧急刹车。结果头重重地撞到了挡风玻璃上。他呆坐了两分钟后,发现那辆别克车已撞到了路中间的护栏上,车主满脸是血。他赶紧向车主道歉,并拨打了急救电话。几分钟后,救护车来了,给那个车主做了全面检查,发现他没多大事。此时,警车也来了。勘察完现场后,却将他带到警察局去。临走时,他还不忘对别克车司机说声“对不起”。

在警察局,警察又问了一遍事情的经过,让他意外的是,警察竟让他赔偿别克车司机的医药费。他质问原因,对方说,因为没有第三者在场,真相难以查出来。但是,根据别克车司机的口供和我们亲耳听到的,你在第一时间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所以主要责任在你。他觉得警察蛮不讲理,一声礼节性的“对不起”怎么成了定罪的证据?经过半个多月诉讼、取证、申辩,最后,法院给了他一个公正的评判。

“对不起”这三个字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出于礼貌、出于懊悔、出于种种原因,我们都会说上句“对不起”。但是,看过上文之后,请以后谨慎使用这三个字。道歉一定要在自己有错的时候,如果责任并不在你,你却说了“对不起”,就意味着你承认自己有责任,这同时也给了自己不良的心理暗示。

延伸阅读

有些事不是一句“对不起”就能解决的,说声“对不起”,是对自己失误的追悔,还是对他人伤害的无奈?是对自己的宽容,还是对他人的抚慰?说声“对不起”,是对责任的逃避和放弃,还是为自己再次放纵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少说“对不起”不是固执己见、态度傲慢,轻易地道歉还显得你不太有责任感。想必你也有所察觉,轻易道歉的人大多是不可靠、不能托付重任的人。虽然坦率的个性可取,但如果表现得太过分,就一定会被认为是个胆小鬼的!切记,随便道歉只会自贬身价。

此外,如果你跟好友随便说“对不起”,会造成一种生疏的感觉。朋友之间,不要因为一点儿小事就道歉。随便说“对不起”和随便说分手一样,都是对感情没有帮助的。

说了这些你还会常说“对不起”吗?

互动游戏

你会道歉在心口难开吗?看看这道题:一天,突然下起倾盆大雨,家中的伞竟然都是坏的,你只能无奈地选一把。你会选哪个呢?

A.有一个大洞的伞。

B.有一个小洞的伞。

C.伞柄不弯曲但是很短的伞。

解析:

A.能坦率地承认自己的错误,以避免发生纷争。

B.发生矛盾时,你不会立刻说“对不起”,你需要让自己冷静一段时间。

C.性格倔强,不轻易承认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