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散文 > 指挥大师的领导课 > 领导者应对差距的三个策略

领导者应对差距的三个策略




这种能够接受新意义的开放态度,恰好能为差距带来不确定性和选择的自由,也因此可以带来一个开放的未来的可能性。作为组织中的一员,你可能会觉得这样的愿景太过开放:万一公司里的不同利益相关者要的是不同的“未来”呢?我们要如何营造团结?因此,真正的好消息是管理得当的差距不仅能够让你在未来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就,而且还能促进团结。这时的团结来自于很多层面:一个商业组织、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因为不同利益或职责产生冲突而分裂的个体。

差距是如何让团队更加团结的呢?下面这个故事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有两个显而易见的原因:第一,它与我父亲有关;第二,它是我最初的音乐记忆,在我成年后的记忆中,两者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条充满启发意义且振奋人心的通往团结之路。

我的父亲出生在耶路撒冷的一个叙利亚犹太家庭,成年后经历过多元文化的洗礼。一方面,他深受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宗教传统和文学传统的熏陶;另一方面,又非常热爱欧洲古董和日本工艺品。他和我的母亲共同创作了一部相当精彩的当代以色列艺术作品集,这部作品集是他们毕生心血的结晶。他既不赶时髦,也不张扬,身边多元的文化之镜反射出他温和的个性。我常常在想,他是怎么形成如此和谐的个性的呢?拥有这么多迥然相异的兴趣,他又是如何掌控这么大的差异的呢?

为了探究其中的原因,我必须深掘幼时的记忆。小时候,有一次父亲、哥哥和我一起去了祖父家位于耶路撒冷的塞帕尔迪克犹太教堂,就是在那里,我邂逅了奇妙的听觉体验,这组成了我最初的音乐记忆。

当我们接近教堂时,可以清楚地听到全体会众唱出的祷词的旋律,那是一曲强大、持续的歌声,歌声如此动听,我会忍不住冲上前去推开门。然而,在我踏进教堂的那一刻,却觉得自己被一堵庞大的声音之墙往后推——老实说,那是噪声,只有断断续续的旋律。我听到许多人在独自大声地吟唱,只能隐约听出他们唱的是同样的祷词和旋律。每个人都以不一样的声调和节拍歌唱,每个人都遵循着他的家族的本地传统,用不同的方式修饰或自由发挥。

这些人不是音痴,也不是没注意到歌声中的差距,他们以呈现出这些差距而沾沾自喜,在强大的深信包容的社群传统中,这是个人主义造就的结果。祈祷的歌声属于所有人,并欢迎所有人公开拥有它。

我想,正是生活在这个拥有不同声音的社区里的经历和体验塑造了父亲现在的性格,他把包容的逻辑内化,然后扩展自己,以最少的内在摩擦自然地结合许多兴趣与爱好。之所以能促成如此丰富的组合,是因为每一个元素都以差距为特征,这些差距使这些元素能够团结,就像他幼时生活的社区那样,差距让所有人团结在一起。

分享这件往事之后,我想起了其他亲爱的家族成员——我母亲的家人。他们是在以色列建立第一个基布兹(Kibbutzim)(1)的先驱。在他们全力打造的新社区里,理想且纯真的初衷让他们谴责社区中任何个人主义的迹象,每个人的思想、饮食、服装和育儿方式都应该完全一致。于是团结胜出,也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经过一两代人之后,他们发现这种做法完全无法持续下去,因为平等主义的意识形态无法掩盖每个人的差距,长期以来他们都难以成功处理这些差距。只有妥善处理差距才能创造团结,否认差距就会破坏团结。

领导者应对差距的第一个策略,是找出最强大的差距。只要妥善处理这些差距,就能为企业带来重大且积极的改善。这并不容易,因为最有潜力的差距通常也是最可怕的,所以它通常会被一层又一层的传统、例行公事或以“我们之前都这么做”的态度所掩盖。

领导者应对差距的第二个策略,是将找出的差距公开并与组织沟通。这不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尝试,否认差距、恐惧差距是普世皆有的现象,不是只有领导者才有的属性。沟通不应该是主观的,也不应该让任何利益相关者感到羞愧或难堪,因为未来取决于他们的积极参与。

领导者应对差距的第三个策略,是提出并协商出一个可以包容、保持差距的框架,让差距能够被研究或理解。接下来,差距必须被赋予一个意义,就像任何一个共同的意义一样,通过对话来共同创造。如果所有利益相关者都认为这个差距毫无意义,就可以将它弃之不管(只要把它封存起来,就不会成为阻碍)。这样,我们才能专注于其他有意义的差距。不过,大多数时候,差距对不同的人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和经历,也就使人展现出对未来的不同看法。这正是领导者最艰难的工作:必须领导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差距不会被消除,而且利益相关者愿意接受“无知”,没有人宣称自己知道“真相”。这个微妙的平衡行为是为了创造一个新的框架和新的观点而存在的,在这个框架中,差距的不同意义被编织成面向未来合为一体的叙述,让利益相关者能够继续前进、做出改变和达成合作。

听起来很复杂吗?但是,如果考虑另一种选择,也就是沿着相互冲突的解释深究,那样只会让我们一无所获。这个严峻的前景足以让我们好好看待差距,以不同的角度思考差距。不过,还有另一项能力是必备的:基调倾听。

本章小结

1.  在商业领域里,领导者面对的挑战在于:把无意义的“真空”转化为有意义的“差距”。

2.  生活中各种形式的创造力,都依赖于辨识和探索差距的能力。差距是一个可以诠释,让意义不断改变的机会。

3.  新事物被拒绝和被接受之间的差距,就在于出现的“意义”。

4.  当利益相关者的意志力不够强大时,领导者应帮助他们寻找意义,并在这一过程中提供支持。

5.  领导者应对差距的三个策略:找出最强大的差距;将找出的差距公开并与组织沟通;提出并协商出一个可以包容、保持差距的框架,让差距能够被研究或理解。



THE  CHALLENGE  OF  LEADERSHIP  IN  BUSINESS,  AS  IN  MUSIC,  IS  TO  TRANSFORM  MEANINGLESS  VOIDS  INTO  MEANINGFUL  GAPS.

在商业领域,领导者面对的挑战在于:把无意义的“真空”转化为有意义的“差距”。



如果你希望听众成为你的合作伙伴,主动参与并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在你的无知与知识基础之上获得成长,就应该转变作为演讲者的观念,成为一名倾听演讲的谦卑的听众。

请你回想一下演讲者的标准做法:以一个笑话或当地趣闻开始每次的演讲,也许是在从机场搭出租车时发生的事,或者是最近发生在城里的热门新闻。不管它是什么,通常都是一种取悦听众的方式。听众原本准备要听一场“严肃”的演讲,现在看到演讲者站上讲台,精心准备了幽默的笑话作为开场,甚至还以当地新闻作为话题,这是演讲者与听众之间的双赢交流,它以体谅换取认同。

简而言之,这就是普通演讲背后的机制,是一场直接的交易。演讲者进行必要的笑话仪式,让所有听众认同自己扮演的角色——活跃而诙谐的演说家,而被动、被恭维的听众则准备好被娱乐。这种做法很保险,也可以预见结果,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它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如果你希望听众可以成为你的合作伙伴,积极主动地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从你身上学到更多东西,也就是说,如果你希望他们能在你的无知与知识基础上获得成长,就必须避免陷入这种模式。你应该转变身为演讲者的观念,成为一名倾听演讲的谦卑的“听众”。

这样的听众的专注程度不亚于演讲者,但是他们关注的焦点是不同的。他们不是专注于传播知识,而是专注于创造对话。他们潜在的想法是,每一位参与者在互动过程中都会有不同的学习成果,只有通过对话,才能让所有参与者尽可能理解他们所听到的信息,并根据自身的理解和与他人分享的方式形成自己的观点。这名听众掌握着交流的空间,不同的学习“收获”对所有人都有益。它就像无知的教师,验证过程而不是结果。事实上,对“刻意无知”的领导者来说,“基调倾听”是一种关键的行动模式,“在当下”则是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