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散文 > 指挥大师的领导课 > 接受差距,让创意生发

接受差距,让创意生发




英特尔是其所在行业内最大的企业,它的研发部门也相当庞大,在那里有约82  500名员工生产微芯片。英特尔发布了一份使命宣言:“通过不懈地向大众提供工作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科技平台与技术进步,让顾客、员工和股东满意。”但是,随性放任的现实通常不是通往“喜悦”的道路。

不久前,我在英特尔的以色列制造工厂为年轻的团队领导者们做了一次演讲。当我开始播放视频时,我发现天花板上有一盏灯让我很难看到屏幕上的图像。于是,我停止演讲,找了把椅子站上去把灯泡拆了下来。令我惊讶的是,听众发出了强烈的抗议——“不可以这样做!”他们一起喊道,好像我发现了英特尔公司保险箱的密码,要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拿走一样。“公司里有专门负责灯具维护的人!”“其他人不能随便把灯具换下来,这种事情是有规定的。”我被告知凡事都有规则。

为什么我会很惊讶?因为在以色列,虽然大家都觉得规则很重要,但不知何故,规则似乎永远不会适用于自己的特定情况。比如每个人都应该排队,不过有人会说:“我只有一个小问题而已,所以不用排队!”或者有的人在违章停车被警察抓到时说:“我只停了一秒钟,把我妈妈送下车,她都82岁了,所以我不会缴罚款!”他们把同样散漫的态度应用在物理定律上:“这个设备的标签上写着只能在室内使用。我可以用塑料把它包起来放在室外使用,反正今年冬天也不常下雨。”当然,这里时不时地就会发生很糟糕的事情。但恰恰是因为以色列人常常即兴发挥,攻击破坏各种系统,催生了以色列“创新之国”的美誉。这就是英特尔在以色列设立研发中心时所面临的地域文化。当然,创造力是英特尔的主要资源,但必须受到限制。在以色列的英特尔公司,在制造芯片的工厂,甚至在会议室,都没有即兴发挥的空间。员工只能遵守规则,这与以色列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英特尔以其“自律的工程师”为傲。据公司内部人士透露,英特尔所追求的是“有规则的创新”——可以创新,但只能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进行创新。这些规则据说是为了确保与其他生产同类产品的团队和其他英特尔产品的兼容性而设置的。

一位英特尔管理者告诉我,他的团队中有个成员想出了一个新功能,可以整合到下一代芯片中——这是个绝妙的想法。这个人根据顾客的需求,与顾客合作开发了这一功能,但可惜的是,他没有遵守英特尔的规则,因为他的产品无法确保与其他英特尔顾客的机器兼容。不仅这个绝妙的想法没有被纳入下一代英特尔的产品中,而且公司也因此错失良机。后来公司只能开发出另一个“符合规则”的解决方案。在这个案例中,正是不符合规则的创新扼杀了创新,因为那个产品从未到达顾客手中。

针对这个问题,英特尔想出了巧妙的解决办法:不是制定更多规则来鼓励工程师去遵守,而是创立“T人才”的新职位,他们在系统中的角色并非管理其他人,而是管理创意——促进和利用自由的创新,确保创新的点子符合规则,进而落实到英特尔的产品中。英特尔的解决方法很高明,因为它兼顾了创新和规则,没有让规则妥协,而是为创新开辟了一条辅助性通道,从而使规则不会阻碍有创造力的工程师。

所以“乐谱”不可或缺,对英特尔来说是这样,对理查德·施特劳斯来说亦是如此。

不过严格地说,并没有所谓的“照谱演奏”,因为每一本乐谱都需要诠释。换句话说,诠释并非是拥有自我驱动力的个人所沉溺的奢侈享受——它是绝对必要的。只有少数案例有唯一的解读,比如宜家(IKEA)产品的组装说明书。即使是法律或法规等精心编写以避免产生多重解读的文字,也往往免不了被误读,因为真实的情况太过复杂多变了。这就是为什么会有法庭和交响乐团这样的组织——它们负责对复杂的事物加以诠释。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法官会有不同的意见;底特律交响乐团演奏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只需要32分46秒,而柏林爱乐乐团却要多演奏2分钟。的确,我们经常需要把自己放在那个陡峭的斜坡上,放在开放的差距中,不断重新审视自己的诠释是否正确。然而,这远比生活在否认差距的生活中要好得多。

每一天,生活都让我们学到新的道理。即使是你的伴侣要求你去超市“买两个酸奶”,你也可能会面临很多选择:全脂、低脂、脱脂,还有希腊风味、美式风味或法式风味等。如果伴侣给的“乐谱”中充满矛盾和冲突,该如何照谱执行呢?你不知道该如何诠释,只能打电话询问对方,得到答案后的你松了一口气!可是如果你大胆地决定买哪种口味的酸奶呢?风险是存在的,但是新发现总是伴随着风险的——即使你的组织完全规避风险。减少风险更好的做法是接受差距,也就是新的诠释,并创造一个彼此信任的氛围,在那里,每个人都可以分享并尝试新的想法。即使这些人失败了(事实上他们很快就失败了),也不会付出巨大的代价。虽然照本宣科的规则型的领导者不愿意承认,但他们一定会通过这样的过程意识到并萌发出一些不错的创意。

本章小结

1.  规则型领导者放弃直接控制,高明地避开因控制而产生的差距,给予下属仅限于执行的狭隘信任,是官僚主义中“遵循规则”的典范。

2.  当规则型领导者“创作”完成工作计划后,希望能够看到计划“不受破坏”地执行下去。然而,拒绝他人的诠释,计划很可能无法变得更充实,也就阻碍了创新和长远的成功。

3.  事实上,没有所谓的“照谱演奏”,因为每一本乐谱都需要诠释。新发现总是带着一些风险,减少风险更好的做法是接受差距,也就是新的诠释,并且创造出彼此信任的气氛,让每个人可以分享并尝试新点子。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PLAYING  BY  THE  BOOK,"  SINCE  EVERY  BOOK  NEEDS  INTERPRETATION.

没有所谓的“照谱演奏”,因为每一本乐谱都需要诠释。



卡拉扬从来不会清楚地挥出节拍,他希望乐手能凭直觉知道他的每一个想法。在他的世界里,真正的音乐只存在于他的大脑中,外在的一切,包括乐团和他们演奏的音乐在内,只是他内在音乐的外在展现,整个世界由他的意志所掌控。

柏林和维也纳人都称他为“国王”,因为他统治着这两个欧洲古典音乐中心长达几十年。赫伯特·卡拉扬站在世界顶级的管弦乐团——柏林爱乐乐团的指挥台上长达35年,创下任期最长的历史纪录。他指挥的音乐演奏唱片的销量超过两亿张,这是古典音乐史上至今无人能及的成就,足以让他成为首位拥有并驾驶游艇和喷气式飞机的指挥大师。卡拉扬能够获得这样的成就,是因为他让全世界成为他展现自我的舞台,走向世界就是他的梦想。

卡拉扬笔直地站在指挥台上,创作出情感强烈的音乐,甚至从来没有睁开眼睛看看那些给他起“魔术师”和“心灵导师”绰号的音乐家们。他身材中等,体态优雅,有戏剧化的夸张发型。他是整场表演的灵魂人物,或者说是仪式的焦点。在卡拉扬早期的黑白表演影像中,他坚持控制音乐会或录音现场的所有细节,把乐手们排成一个半圆形,越往后排位置越高,仿佛他们是希腊剧场中的观众,而他则占据了表演的舞台。【看书累了吗?休息一会!更多新书朋友圈免费分享。  微信  xu  eb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