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散文 > 指挥大师的领导课 > 模糊的指令,全靠精神统治

模糊的指令,全靠精神统治




当音乐会进行的时候,卡拉扬从不告诉乐手他想要他们做什么,他希望乐手能凭直觉知道他的每一个想法,就像会读心术一样,从而使乐团成为他“手臂的延续”。他微微向乐手低下头,聚精会神、高度专注地听着。由于他几乎始终紧闭双眼,因此额头似乎就成了焦点,仿佛他的思考过程会通过额头播放出来,让所有乐手读懂他的心思。

卡拉扬的手势与大多数指挥家截然不同。通常指挥家打拍子会从高处往下,然后在最低点弹回,就像乒乓球落在桌面上又弹起一样,这样就能清楚地打出拍子。卡拉扬的手势则完全相反,从最低点开始,以向上的动作拉出声音——挑起一个开口,手势的定义并不明确,而且没有结尾点。很多时候,手势会变得圆滑,几乎是在画圈,让乐手们无法发出同步的信号。一般来说,如果没有指挥出清晰的节拍信号,就必然会造成混乱并导致错误,这是指挥家的严重失职。不过,在卡拉扬指挥的演奏中,这种差距创造出令人着迷的团队活力,并且表现得十分完美。

他是怎么做到的?如果领导者没有制定目标,不确定公司的不同部门能否在最后期限交出成果,不决定业务走向,工作要如何进行呢?

假设卡拉扬是你的老板,他不会交给你一张写满待办事项的备忘录。如果他给员工发一份最新季度的业绩报告,很可能会这样写:

致员工:

公司利润增加所带来的深切满足感在我心头萦绕已久,我深谙通往更高收益之路,这一点是众所周知的——我会实现公司的目标、塑造公司的风格。只要跟随我,我们的盈利数字就会增加,无需讨论,也不会有任何特别的解释。我闭上眼睛,相信诸位会跟随我,来吧!

注:别忘了,把头发留得长一点,让它在聚光灯下熠熠生辉。不过也别太长,毕竟象征伟大公司价值的人还是我,我们必须避免向客户传递混乱的信息。

很疯狂吧?如果我们把卡拉扬的排练方式考虑进去的话,或许就不会那么奇怪了。尽管卡拉扬的指挥使人联想到“精神导师”的形象,但事实上都是基于排练中的细致,甚至学究式的练习。卡拉扬通过一丝不苟的训练确保乐手完全理解并运用他的音乐理念,因此在表演中乐手通常不会猜错他的心思。除此之外,他的指挥始终传达着一些诠释,比如他引导音乐家演奏出丰满圆润的音色,这种声音是卡拉扬的标志之一。他们说,他能让所有管弦乐团发挥出全部潜能。

尽管如此,乐手们依然无法从卡拉扬的指挥中得知何时开始演奏。如果他们想从他的手势中得到清楚的时间指示,就一定会感到失望,因为他没有提供这样的提示,乐手们只能同步演奏。乐团的主要成员(不同乐器分部的首席)必须看着彼此(就像在演奏室内音乐一样),以摆动的身体动作来指挥自己和暗示其他成员,这样的结果是完美的和谐:在卡拉扬担任音乐总监的35年中,柏林爱乐乐团的演奏完美而合一,宛如一个巨大的生物在悠扬地呼吸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