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堡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地表之下相互连接。他在安第斯山脉攀登过的火山都在地下连为一体,就好像一个“巨大的火山熔炉”。火山在广袤的区域内成群、成链地分布,这证明它们的存在并非个别现象,而是成形于一种包罗全球的力量。他举的例子既鲜明又令人恐惧。1811  年  1  月  30  日,在北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附近忽然出现了一座新的岛屿,洪堡大胆地指出,这一现象与其后一年内撼动全世界的一系列地震相关。那场地震起源于西印度群岛,一直延伸到俄亥俄和密西西比平原,并在  1812  年  3  月对加拉加斯城造成毁灭性的打击。1812  年  4  月  30  日,西印度群岛中的圣文森特岛发生火山爆发——就在同一天,委内瑞拉西南方阿普雷河(洪堡曾经从那里开始去奥里诺科河探险)沿岸的居民们听到脚下的大地深处传来巨大、雷鸣般的轰响。洪堡认为,这一切都是一条巨大链式反应的一部分,环环相扣。

虽然大陆漂移学说直到  20  世纪中期才被证实,但洪堡早在  1807  年便在《植物地理学随笔》中讨论了非洲与南美洲大陆一度相连的可能。后来,他猜想大陆漂移的内在动力可能源于某种“地表以下的力量”。坚定的“水成论”者歌德对此感到震惊。他抱怨道,所有人都被洪堡的疯狂理论吸引,就像“野蛮人聆听传教士的布道”。歌德认为,像喜马拉雅山和安第斯山脉这样巨大的山系,如此“坚定而骄傲”地耸立在那里,怎么可能是突然从地球内部升出地表的?这太“荒谬”了。他开玩笑地说,如果要让他相信洪堡,那就得把自己“全部的大脑系统”重新组装一次。但除了在这些科学问题上存在分歧以外,歌德和洪堡仍然是好朋友。歌德写信给威廉·冯·洪堡,感叹自己也许是老了,因为“连我自己都觉得自己越来越具有历史感了”!

与歌德的重逢让洪堡感到快乐,但更让他开心的是能够和威廉共度一段时光。兄弟二人过去有过分歧,但现在威廉是他唯一的亲人。亚历山大在信中写道:“我知道我的幸福在哪里——在你的近旁!”威廉已经退休,举家搬到了柏林郊外的泰格尔宫。自青年时代以后,兄弟二人第一次比邻而居,并且频繁地见面。在柏林和泰格尔宫,他们终于能够“共同致力于科学工作”了。


198

威廉一直热衷于语言学习。早在童年时期,他就醉心于希腊和罗马神话。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利用每一次出任外交官的机会学习更多的语言,而亚历山大也寄给他不少关于拉丁美洲原住民语言词汇的笔记,包括印加与前印加时代的手稿副件。在亚历山大回到欧洲后不久,威廉就提出“所有语言之间存在神秘和伟大的内在联系”。几十年来,威廉一直为没有时间仔细研究这个问题而感到遗憾,现在终于有了余暇。退休六个月后,他就在柏林的科学院进行了一次关于比较语言学的演讲。

亚历山大将自然看作一个内部相连的整体。与此类似,威廉也将语言当作一个生命有机体来研究。他相信,和自然一样,语言必须放在环境、文化与人类社群的宽泛情境下考量。当亚历山大在各个大陆寻找相似的植被时,威廉则试图确定相近语言构成的语组,以及各民族语言的共同起源。他不仅开始学习梵文,还广泛涉猎中文、日文、马来-玻利尼西亚语族②。对威廉来说,这些都是建构其理论所必需的基础材料,正如亚历山大收集的植物标本和进行的气象观测一样。

虽然兄弟二人专长不同,但探究的前提和方法极其相近。他们甚至经常使用同样的名词概念。例如,亚历山大在自然中寻找促使形态生成的力量,而威廉也写道:思想形态经由语言生成。自然远大于每一种植物、岩石与动物的总和,语言亦是由词汇、语法和声音等构成的大于局部的整体。在威廉的新颖理论中,不同的语言反映了各异的世界观;语言不仅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更可以通过语法、词汇、时态等方式形塑思想。语言不是单个语素构成的机械结构,而是有机的生命体,是一张与行动、思想等交织在一起的庞大网络。像亚历山大的“自然之图”一样,威廉想把一切联系在一起,形成一幅“有机的整体图像”。他们二人的工作都涵盖了整个世界。

对亚历山大来说,这意味着他必须继续努力实现自己的旅行梦想。自  30  年前从拉丁美洲归来,新的探险计划屡屡受挫,很多研究都因此而无法得出定论。洪堡认为,如果自己真的想以全球性的整体眼光来看待自然,那么就需要去考察更多的地方。在拉丁美洲奠定的想法需要更多的数据支撑,生命之网必须涵盖尽可能多的地方。与其他人相比,他有更好的理由去尽可能地考察更多的大陆,以此来完成对气象、植被和地理成因的比较研究。


199

中亚地区的高山是他多年魂萦梦牵的地方。他梦想攀登喜马拉雅山峰,从而可以与在安第斯山脉的观察互为参照。洪堡无数次请求英国当局允许他进入南亚次大陆。大约  20  年前,他甚至向一位驻巴黎的俄国外交使臣询问,是否有可能从俄国进入印度或藏区,并可以避开边境地区的动乱。

然而,洪堡的这一诉求多年以来一直未得到任何回复。不过,1827  年秋天,正当洪堡在为柏林的系列讲座做准备时,他忽然收到一封来自俄国财政部部长、生于德国的乔治·冯·康克林(Gorge  von  Cancrin)的信函。康克林来信询问把铂金作为俄国未来通行货币的可能性。5  年前,俄国人在乌拉尔山脉发现了铂金矿藏,康克林希望洪堡告诉他哥伦比亚以铂金作为货币的使用情况。他知道洪堡仍与拉丁美洲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洪堡马上看到了一种新的可能性。他在复信中非常详细地回答了康克林的问题,洋洋洒洒数页,然后附上了一则简短的后记,表达了自己访问俄国的“热切希望”。他解释道,乌拉尔山、阿勒山和贝加尔湖是他心目中“最甜美的风景”。

虽然不比印度,但如果他能够看到俄国在亚洲的领土,那么大概已经可以收集足够的数据来完成“自然之图”了。洪堡向康克林保证,虽然自己已经两鬓斑白,但仍有足够的体力来完成艰苦的长途旅行,并且可以连续走九到十个小时不休息。


200

洪堡回信后不到一个月,康克林就向沙皇尼古拉一世转达了洪堡的请求。沙皇立即邀请洪堡访问俄国,并为其负担所有费用。普鲁士和俄国王室的密切关系也是一个有利因素:腓特烈·威廉三世的女儿亚历山德拉是沙皇尼古拉一世的皇后。洪堡终于可以前往亚洲了。

*  *  *



① 洪堡为德国博物学家与医师协会组织了这次会议。——原注

② 南岛语系之下的一个分支,散布于印度洋、南太平洋及北太平洋南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