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创造自然:亚历山大.冯.洪堡的科学发现之旅 > 22 艺术、生态学与自然:

22 艺术、生态学与自然:



恩斯特·海克尔与洪堡


得知洪堡去世消息当天,25  岁的德国动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十分苦闷。海克尔在给未婚妻安娜·泽特(Anna  Sethe)的信中写道:“啊,我心中活着两个灵魂。”此处,他借用了歌德《浮士德》中的著名意象:浮士德在对尘世的眷恋和对飞升天界的渴望之间踟蹰徘徊,而海克尔则在艺术与科学之间左右为难。他不知道自己应该以心灵感知自然,还是以一位科学家的视角去探究自然世界。洪堡的著作给予了海克尔最初的启发,引导他从小热爱自然、科学、探索与绘画。这位伟人的去世在海克尔的心灵深处引发了一场危机。

海克尔当时正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试图取得一些动物学上的新发现,从而帮助自己进入德国学术界。然而科学上的研究进展十分不顺:他本想研究海胆、海参和海星的解剖学结构,但无法在那不勒斯湾找到足够的活体样本。与海洋生物学上的丰富收获相比,意大利的优美风景更让他心旌动摇。自然向他呈现了“一场诱人的盛宴”(如其所言),犹如东方国度的盛大集市。所以,为何还要努力成为一名科学家,去从事那些整天幽闭在室内的研究工作?海克尔告诉安娜,自己十分苦闷,好像听到“魔鬼梅菲斯特的大声嘲笑”。


298

在这封信里,海克尔通过洪堡的自然观来审视自己的迷茫。他该如何协调自己细致的科学观察与“以整体来把握自然”的冲动?他该如何让自己对自然的艺术欣赏和科学真理结合在一起?洪堡曾在《宇宙》中写道,知识、科学、诗歌与艺术感受之间存在一以贯之的纽带;海克尔不确定该如何在自己的动物学研究中应用这些思想。动物和植物世界挑起他的好奇心,邀请他来解开其中的奥秘,但他不确定应该通过什么来探究谜题:是一杆画笔,还是一台显微镜?如何才能找到确定的答案?

对海克尔来说,洪堡的去世标志着自己生命中一段布满不确定性的时光之开端。在接下去的一段日子里,他将开始寻找自己真正的志业。同时,这也是他充满愤怒、危机和悲痛的职业生涯的开始。在海克尔的一生中,死亡将成为驱使他不断前行的力量,但并不是引他走向静止和停滞,而是鞭策他更加努力地工作、更加勇猛地追寻,不顾后世对他的评价。死亡还让海克尔成为那个时代最卓越,也最富争议的一位科学家①——一位在艺术界和科学界都留下深远影响的人,并将洪堡的自然观带入  20  世纪。

洪堡带来的深远影响贯穿了海克尔的一生。1834  年,也就是洪堡开始撰写《宇宙》的这一年,海克尔在波茨坦出生,童年时期便开始阅读洪堡的著作。海克尔的父亲供职于普鲁士政府,但对科学很感兴趣,经常晚上和家人一起阅读科学刊物,并相互读诵。虽然从未见过洪堡本人,但海克尔自小便沉浸在洪堡笔下的自然当中。他很欣赏洪堡对赤道地区的描述,并且也梦想着成为一名探险家,但父亲计划让他走上一条更传统的职业道路。

遵循父亲的意愿,18  岁的海克尔进入位于巴伐利亚地区维尔茨堡的医学院,准备成为一名医生。在那里,他常常思乡,倍感孤独。结束白天漫长的课业后,他就回到自己的房间,如饥似渴地阅读《宇宙》。每天晚上他都会翻开久经摩挲的书页,沉浸在洪堡笔下的奇妙世界里。如果没在阅读,他就在林中漫步,追寻独处的时光,并寻找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这位高高瘦瘦的英俊少年有一双闪亮的蓝眼睛。他每天跑步、游泳,和洪堡年轻时一样,喜爱运动。

恩斯特·海克尔和他的渔具


299

海克尔从维尔茨堡给父母写信,信中提到“大自然中的赏心悦事简直令我开心得难以言表……所有忧虑都瞬间消散”。他描写鸟儿的温柔歌唱、微风轻拂树叶;他仰望天空中的霓虹,俯瞰云影离合下的山丘。有时,散步归来的他会带回一大把常青藤,然后把它们编成花环,挂在房间里的洪堡肖像上。他多么希望搬到柏林去,离心目中的英雄近一些。1853  年  5  月,刚到维尔茨堡几个月的他就给父母写信,说想参加柏林地理学会的年度晚宴,因为洪堡应该也会出席。哪怕只能远远地望上洪堡一眼,海克尔“最热切的愿望”也就实现了。


300

次年春天,海克尔被安排去柏林修习一个学期。虽然没能见到洪堡,但他却找到了新的崇拜对象。海克尔选修了当时德国最著名的动物学家约翰内斯·穆勒(Johannes  Müller)开设的比较解剖学课程。穆勒当时正在研究鱼类和海洋无脊椎动物,常常在课堂上生动地讲述在海边采集标本的故事。海克尔听得如痴如醉,当年夏天就去了位于北海的黑尔戈兰岛。白天,海克尔在户外游泳,捕捉海洋生物。他仔细地欣赏自己捕捞上来的水母:它们透明的身体上有着浅浅的有色径向水管,长长的触须优雅地在水中漂动。当他网到一只特别美丽的水母时,海克尔决定选择它们作为自己最心爱的动物,同时,他也找到了自己真正倾心的学科:动物学。

虽然海克尔遵从父命继续攻读医科,却再也不打算成为一名医生。他喜爱植物学和比较解剖学,也喜欢海洋无脊椎动物和显微镜、登山、游泳、绘画、素描,但就是不喜欢医学。他越广泛地阅读洪堡的著作,就越欣赏和喜爱这位伟大的人物。在探望父母的时候,海克尔随身带了一本《自然之观点》,并请母亲代为购买一套《旅行故事》,以满足自己的“执念”。他从维尔茨堡的大学图书馆借出十几本洪堡的著作,涵盖了植物学专著和附有壮观铜版画的大开本《美洲山系一览》(书中描述了拉丁美洲的风景与历史遗迹)——海克尔称其为“豪华、珍贵的版本”。他还央求父母将和《宇宙》配套出版的地图册作为圣诞礼物寄给他,因为与语言相比,自己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图像。

有一次去柏林游玩,海克尔拜访了洪堡家族的故居——泰格尔宫。尽管洪堡并不在附近,但晴朗的夏日令人心旷神怡。海克尔在洪堡童年时曾经嬉戏的湖中游泳,静静地坐在岸边,一直等到月亮缓缓升起,看着如练的银光洒满湖面。这是他距离洪堡最近的一次经历。

他想跟随洪堡的足迹到南美洲去。这也许是妥善协调他心灵中两个相互冲突的灵魂的唯一出路——“理性人”和听从“感觉与诗意”的艺术家。海克尔确定,当一名探索自然的博物学家大概是唯一能让他将科学与情感和冒险结合起来的志愿。他日日夜夜都梦想着踏上一次伟大的旅行,并着手开展具体的计划。首先,他需要拿到医学学位,然后找一份随船医生的工作。一到达热带地区,他就离船开始“鲁滨孙式的冒险”。海克尔告诉为他日益担忧的父母:这一计划的好处在于,他不得不首先完成在维尔茨堡的学业。只要能“跃入世界、越远越好”,他可以为此去做任何事情。


301

海克尔的父母却不这么想,他们坚持认为,儿子应该在柏林做一名医生。一开始,海克尔听从了他们的安排,但不久就开始暗中背离父母的计划。他在柏林挂牌行医,登出不同寻常的看诊时间:病人只有在早晨五点到六点之间才能来见他。不出意外,开业第一年只有五六个病人登门求医。海克尔得意地宣布,自己没有治死过一个病人。

最终,海克尔对未婚妻安娜的爱让他重新考虑回到更加循规蹈矩的职业道路上去。海克尔称她是“真正的德国森林之子”。安娜对诸如衣服、家具和珠宝之类的物质享乐没有兴趣,更喜爱生活中简单的快乐,比如乡间散步,或在原野花丛中小憩。海克尔说她“纯真、超然脱俗”。仿佛是天意,安娜与洪堡的生日都是  9  月  14  日,也正是在这一天,海克尔与安娜宣布了订婚的消息。海克尔决定努力成为动物学教授,因为这是一份备受尊敬的职业,并且可以让他不必忍受自己“无法克服的反感”去和“病态的身体”打交道。为了在科学界留下自己的名号,他只需要确定一个研究课题。

1859  年  2  月初,海克尔到达意大利,希望能够找到新的海洋无脊椎生物,无论是水母还是微小的单细胞生物,什么都可以,只要这一发现能够帮他开启新的职业道路。在佛罗伦萨和罗马游览了几周后,海克尔前往那不勒斯,开始全力以赴地工作,但事事不如他意:渔夫拒绝帮助他,城市肮脏、吵闹,街上全是骗子和小混混,物价高昂。天气炎热,尘土飞扬,海克尔却没有收获足够的海参和水母。

也是在那不勒斯,海克尔收到父亲的来信,得知了洪堡去世的消息。这不仅让他重新思考艺术与科学,也令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未来。高耸的维苏威火山俯瞰着蜿蜒如迷宫的那不勒斯街巷,海克尔再次感受到两个灵魂之间的斗争。6  月  17  日,也就是收到洪堡死讯的  3  周后,他再也无法继续面对那不勒斯。他决定乘船出海,去往那不勒斯湾的伊斯基亚小岛。

在伊斯基亚,海克尔认识了一位德国诗人兼画家,赫尔曼·阿尔默斯。在接下去的一周里,二人一起在岛上漫游、作画、登山、游泳、交谈。这段经历十分愉快,他们甚至决定继续一起旅行一段时间。回到那不勒斯后,他们攀登了维苏威火山,然后再乘船前往另一个小岛卡普里。海克尔希望在那里看到“作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