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变量2:推演中国经济基本盘 > 为什么这一代父母如此焦虑

为什么这一代父母如此焦虑




回过头来,再来看看我们自己孩子的教育。

这一代父母是最焦虑的:孩子尚在腹中,就开始准备胎教;  孩子呱呱坠地,就要四处托人带进口奶粉;孩子牙牙学语,就要  托关系找进幼儿园的名额;孩子上了学,要跟在他们的后面收拾  书包和作业;孩子放了学,要送他们去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这  样的生活是我们每个家庭的常态,漫无边际、细如流沙的陷阱让  我们每个人都身陷其中。你是这样,我也如此。是的,当你在学  而思的课堂回头望去,那个坐在教室后面的角落里,戴着耳机、  开着电脑,一会儿工作、一会儿望望老师和孩子,神情凝重、眉  头紧锁、忧心忡忡的中年男子,就是我。

我们小的时候不是这样的,上一代的父母不是这样的。小时  候,我们脖子上挂着钥匙,回到家里自己做作业,做完了作业就  出去疯玩儿。满院子大大小小的孩子,玩得昏天黑地。吃饭的时  候不回家,爸爸妈妈也不会着急,反正我们不是在东家,就是在  西家蹭饭。没有课外补习班,没有家长接送,成长不过是一件水  到渠成的事情。

什么时候,教育变成了我们现在这个样子?

我们这一代父母,从60  后到  80  后,都是被挤上车的人。  60  后最早赶上恢复高考的历史机遇,  70  后已经习惯了迎接高考的生  活节奏,  80  后又遇到了大学扩招的新机会,或多或少,我们都会  受到“拜高考教”的洗脑。教育对人生命运的影响是刻骨铭心的,  不,高考对人生命运的影响是刻骨铭心的。当年,你还是一个农  村孩子,你还能记得自己接到录取通知书时心中的狂喜。对农村  学生来说,拿到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曾经是改变他们命运的唯  一机会。又或者,你是个城里的孩子,你还记得自己接到录取通  知书时,全家人对你的殷切期待。对中产阶级家庭而言,教育是  巩固上一代努力拼搏的成果,再接着把下一代送到更高社会阶层  的人间正道。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各种课外班、补习班像雨后的蘑菇  一样纷纷冒出头来,而你也已经为人父母。你还能记得,自己曾  经暗暗下定决心,要把最好的东西都给孩子。初为父母的时候,  你的心情是激动的,你有一种不断对子女教育投资加仓的冲动。  那么多琳琅满目的培训,好多都是你曾经渴望但小时候无缘接触  的。想象一下,如果只能把钱存在银行里,那你是不会有投资理  财理念的,你根本不需要动这个脑筋。如果有了股市,有了理财  产品,有了分红型保险,有了越来越多的投资机会,你不去考虑  投资,自己都会发慌。于是,你会把更多的时间和金钱用于投资,  而且你很可能会有强烈的加仓冲动:赚了还想赚得更多,赔了还  想翻本。教育也是一样。教育投资组合的扩大,给家长带来了一  种教育可以定制的幻觉。你会觉得自己是孩子的“经纪人”,孩子  的前途,取决于你今天给不给他报班、给他报什么班。吗教育投  资组合的扩大,也会给你一种能获得巨大收益的幻觉,总是让你  觉得,投入越多,回报越大。

或许最初,你心里有一种隐隐的抵触,不希望让自己的孩子  天天泡在课堂和课外补习班里。你希望他能够活得快乐、自在,  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但是很快,你也会像别人一样,陷入雾  霾一般浓烈的焦虑。这是一种羊群效应:如果别人都在做一件事  情,你也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大家做同样的事情。这也是一个囚徒  困境:我们每个人都想追求最好的,但总是陷于不好的结局,而  且不可自拔。人是一种群居动物,孩子要成长就要学会融入社会,  首先要融入他所在的孩子社群。假如别人的孩子都在上补习班,  你的孩子不上,就会变得非常另类,非常落寞。不是每个孩子都  能忍受特立独行带来的那种孤绝。最终,你也不得不屈服。

有的时候,你会困惑。这样的军备竞赛式的教育投资,到底  能有多大的收益呢?其实,你的疑虑已经告诉了你残酷的真相。  无论从你的角度,还是从孩子的角度来看,这一代父母的教育投  资都不可能有丰厚的回报。它是一个泡沫,终有一天会破灭。我  们这一代父母在子女教育上投入最多、收益最低。看看你的身边  吧!  一般的城市中产阶级家庭,花在每个孩子教育上的投资,怎  么说也有上百万元,甚至数百万元。中国的奢侈品,既不是LV  的包,也不是奔驰、宝马轿车,而是我们每个家庭的孩子。那么,  一个应届毕业生的工资又有多少呢?根据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  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一个学生偿还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投入需  7.2  〜  88  年,一个人平均要  32  岁才能偿还完自己的教育费用。  2°  随便选一个二线城市为例吧。智联招聘公布的数据显示,杭州平  均月薪是  9  430  元,年薪  10  万元左右,但孩子的生养成本高达  183  万元,这还不算学区房的买房成本。刀换言之,如果没有父母  的支持,孩子们凭着自己的收入,根本无力支付这些年来的教育  投入。

你还是不甘心,觉得如果再努把力,比如把孩子送到海外留  学,给他“镀金”,他说不定能更有出息。你想多了。2019  年,  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候选人陈明宇做了一项调查研究。他向中国用  人单位发出  2.7  万份申请商业和计算机专业初级职位的虚拟求职  信,这些虚拟求职信来自美国  11  所大学,覆盖了大约  72%  的中  国留美学生就读院校。结果发现:美国大学“海归”在求职时获  得的回复比中国本土大学毕业生还低,甚至从美国名校毕业的求  职者得到的回复都没有中国一般大学的求职者多。。猎聘发布的  《  2018  年海外留学生归国趋势报告》同样指出,六成以上的“海  归”平均年薪在  10  万元以下,而八成留学生期望的年薪平均在  20  万元。七成“海归”表示学非所用。23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真的想要退出,太累了。我们被折磨  得精疲力竭,就像阿瑟•米勒所说的那样,“一个小人物是可以和  大人物一样精疲力竭的”  。可是,你退不出来了。教育总是镶嵌在  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体系中。孩子毕业之后,总要找个工作,进  入社会。如今的招聘体制存在着严重的文凭歧视:一定要应试者  读的是  211  高校、  985  高校,甚至恨不得只招北大、清华的毕业  生。文凭的价值迅速缩水:本科文凭只是个起步,硕士文凭可能  是标配,博士文凭都毫不稀奇。这样的招聘体制,不是为了选拔  真正的有用之才,而是为了让人力资源部门能理直气壮地向老板  汇报:我把北大、清华的学生都招进来了,如果他们不行,那我  也没有办法啦。十步之内,必有芳草;俊秀之才,各有神韵。可  是,如今这种令人窒息的招聘评估体系,进一步加剧了教育的扭  曲。我们那一代人读大学,是为了争取赢得更多;现在这一代人  读大学,是为了保证输得更少。

孩子们也很苦。他们的童年变得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单调。  小小年纪得了抑郁症的孩子越来越多。老师们过去聚在一起会讨  论教案,现在他们居然会讨论怎样防止孩子自杀。孩子问你:这  样的日子,到底要到什么时候是个尽头?你告诉他:快了,快了,  等你考上好的大学,就可以放飞自我了。

于是,我们看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到了大学,到了最需要  读书的时候,孩子们反而最不愿意读书。看看百年职校的那些孩  子吧,他们的人生曲线很像“  V”形。他们在人生的初期经历了  一次挫折,成绩差或是家境穷,参加不了中考和高考,似乎一下  子跌到了人生的谷底。但如果遇到好的学校、好的老师,他们就  会慢慢爬出低谷,体会到一点一滴的成长和进步。相反,我们城  里的这些顺风顺水的孩子,他们的人生曲线会像倒着写的  V,5  形。他们一开始进步很快,在小学和中学里个个都是小神童,他  们做的数学题父母都做不出来,他们讲英语可以纠正父母的发音,  他们个个都有自己的才艺技能。在高考之前,他们到达了智力锻  炼的峰顶。然后,考上了大学,他们反而会懈怠、迷茫,人生失  去方向和意义。

这一代父母为了孩子的高考几乎倾注了所有的精力,似乎教  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孩子考上一所好的大学。这就像是把所有的  炮火都集中在一次战役。你以为这是总决战,其实这只是第一仗,  打得赢还是打不赢这场战役,并非决定整场战争胜负的唯一因素。  我们只看到了一次战役,却没有看清整场战争。

亲爱的父母,你们想错了。我们仍然在用19世纪的模式,教  孩子20世纪的知识,却想让他们能成功地应对21世纪的挑战。

你看到了,百年职校关心的是教育如何照亮人生。而我们  的大学,甚至包括最精英的大学,关心的仍然是如何让学生学好  专业知识。我们现在的教育体制是在工业革命之后形成的。小学  教育是为中学教育打基础,中学教育是为考大学做准备。大学划  分成不同的学院和专业,目的是让学生学到一技之长,毕业之后  找到一份和自己的专业对口的工作。学财务管理的去当会计,学  法律的去当律师,学计算机科学的去当程序员,学师范的去当  老师……

可是,请你看看身边,有多少人做的工作是和他当年学的专  业一致的?再看看那些仍然奋斗在自己所学专业领域的人,他们  在大学里学的知识,到了工作中能用上多少?

对孩子一生最为重要、最为实用的东西,却在我们的学校里  学不到。

对我们的生活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是怎么养活自己,怎  么收拾房间,怎么保持身体健康,生病了怎么办,怎么找到男朋  友或女朋友,怎么生孩子,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怎么安度晚  年……所有这一切,学校里会教我们吗?学校不教。

你会说,这都是生活中的琐事,学校只能教你跟工作有关的  知识。好吧。如果是跟工作有关,那么最重要的知识是:怎么写  一份简历,怎么跟领导和同事们搞好关系,怎么组织一个团队,  怎么激励你的团队,怎么跟其他的团队协作,怎么谈判,怎么领  导,怎么创新,怎么表达……所有这一切,学校能教会我们吗?  学校不能。

你会说,这是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学校要教的是更基础  的知识。好吧。如果是最基础的知识,那么最基础的知识是:怎  么发现自己的才能和兴趣,怎么学会自我控制,怎样才能更有效  地学习,怎样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怎么把不同学科的知识融会  贯通……所有这一切,学校可曾教过我们?学校没有。

那么,是因为学校和老师不努力吗?不是的,学校和老师同  样陷在教育的军备竞赛之中。学校和老师不得不满足家长的要求,  但老师和学生是在水里,家长只是在岸上。岸上的要监督和指点  水里的,教育如何才能走向正常的轨道呢?如果一定要反思教育,  那么不得不说,最大的挑战是老师,因为老师放不下身段,最大  的障碍是家长,因为家长放不下执念。

我们都很努力,但最后得到了什么呢?  20多年寒窗苦读,一  家人省吃俭用,每一天紧张焦虑,最终换来的只有三张纸:一张  录取通知书、一张文凭和一张求职简历。三张纸,苍白、空洞、  单调、虚假,但这就是我们的教育。

亲爱的,我知道你已经尽力了,我知道你付出的一切,但是,  我们把教育搞砸了。

而且,这个糟糕的结局,比你想象的更糟糕。想想你所有的  努力,都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脱颖而出,你把教育当成一场比赛,  你最关心的是自己孩子的名次。是的,教育确实是一种筛选机制,  教育要奖励那些努力上进的孩子。但不要忘了,教育也是一种融  合机制,只有平等、开放的教育,才能让我们拥有一个更和谐、  更稳定的社会。

那么,你可曾也想过别人家的孩子?你可曾想过,其实他们  都是我们的孩子?他们长大之后,会跟我们的孩子在同一家企业,

同一个团队,甚至他们可能会成为我们未来的家人。至少他们长  大之后,会跟我们的孩子生活在同一个国家,居住在同一个城市,  相遇在同一个广场——你希望他们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相遇?你  可有胸怀让那些孩子和你的孩子坐在同一个教室,让他们成为同  桌和朋友,哪怕别的孩子可能会考第一,你的孩子只能考第二?  如果你没有或是不愿考虑这些问题,那么,现在这种“资本密集  型”“关系密集型”的教育,只会造成社会阶层的固化,不会实现  教育本来应该有的功能--加速社会的流动。

阶层固化必然带来社会矛盾的激化。社会矛盾的激化又会影  响到社会和谐,最终影响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这是我在2019年  对你的忠告。当然,我希望你永远不需要回忆起这句话,不需要  在未来的某一天忽然如梦初醒。

请你退一步,再退一步,思考一下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问题。  经过宽门的那条路走的人多,经过窄门的那条路走的人少。  多数人关心的仍然是应试教育,少数人开始尝试走另外的路;多  数人关心的是城里的教育,少数人始终没有忘记农村的教育;多  数人关心的是自己孩子的教育,少数人会把所有孩子都看成“我  们的孩子”。

教育创新,往往发生在学校之外的边缘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