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底层逻辑:半秒钟看透问题本质 >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公司上一个月的考核结果出来并且公示了,不出半小时,小宋便心急火燎地找了过来:“老板,上个月的优秀员工没有我啊!这是为什么?”

我说:“你自己想想是什么原因。”

小宋挠破了脑袋也想不出来:“我不知道,我平时工作挺认真的,您每次交给我的任务都能按时完成,业绩不错,考勤也不错,我自认为在上个月是可以夺得头名的,没人比我更棒了。”

我说:“如果你觉得做好公司交给你的基本工作就OK了,那么你工资的增长还有职位的提升肯定会比那些不只完成本职工作的人要慢,原因不是你不够好,而是在于你没有超出我的期望值,想要脱颖而出,只拿  100分是不够的。对于一个对自己有极高要求的人来说,100分是个耻辱,明白吗?你要争取120分,才能跟公司的尖子勉强打成平手。”

满足于预期,其实是退步的开始

大部分人在刚从事一项工作时都会努力地工作,上班不迟到,培训认真参加,对公司交给的任务兢兢业业地完成,从工作中积累经验,使自己的工作技能越来越熟练,经验也越来越丰富,以达到公司的考核要求。想想看,有哪些人不是这样走过来的呢?

但是当他们能够应付日常性的工作之后,成了公司的老员工,情况就突然发生了变化——有的人觉得自己已完全度过了考核期,便开始安于现状,只完成规定的基本工作  。

比如,秘书给上司起草文件,起初很认真,后来觉得只要文字通顺没有错字就行;销售员为顾客服务,起初拼命想多卖出几件商品,后来觉得只要完成每月规定的任务就行。一旦对自己的工作开始随便,人的惰性就会膨胀,满足于一个预期的刚好及格定位,对更好、更强不感兴趣,对多余的工作敷衍塞责。

这便是退步的开始,不仅在工作上如此,处理人际关系时也会慢慢地随意敷衍起来。

只要给自己设限,你一定会变成自己最讨厌的样子,而且还无比适应。你不再有野心,不再有梦想,也不再有强烈的上进的欲望。

不要自我设限,要让明天比今天更好

我们之所以在加入社会竞争和参加工作上走向一条与当初的梦想相反的道路,变得缺乏上进心,安于现状,大多数不是因为社会和其他人的原因,是由于自己的“自我设限  ”造成的。

由于自我设限,我们会对自己的要求下降,不再想过问工作以外的事情,不想再解决那些看起来与当下的工作无关的问题。

这时我们多数人的想法是这样的:

1.既定目标完成了,我要好好休息,其他事与我无关;2.干得再多老板也看不见,为何多此一举呢;

3.我已经很努力了,我对自己很满意,要对自己好一点;4.钱是赚不完的,但时间是自己的,享受生活吧!

你看,这些全是听起来冠冕堂皇极有欺骗性的理由,可这么做造成的结果总是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只要工作中不出什么大的纰漏便心满意足。久而久之,他们即使很优秀也渐渐地能力退化,成了平庸员工中的一员。

他们不再主动努力,起初那种奋斗的激情也消失了。到最后,他们甚至开始嘲笑像当初的自己一样努力的人。

只是,成了这样的结果,可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