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乱臣 > 第19章 陈泰殿前辩乱世,张南山上奋神威。

第19章 陈泰殿前辩乱世,张南山上奋神威。

    长乐宫内一片沉默,孙仲与众老臣被捆在一起,绕着殿内的圆柱坐成一圈。陈泰安抚了策天子便来到殿内查看情况,那天子则由王虎牛铁率军士看守,准备收拾完毕就上车架一齐随陈泰出发。

    城外的大火经过半晚上的燃烧,已经开始渐渐退去。天色也经渐渐亮了起来,一道道黑烟从洛阳城上飘扬而起,上可达苍穹。

    “末将回来了,陈将军。”曹胜满面灰烟木渣,略带疲惫的走进长乐宫向着陈泰拱手说道。

    “曹将军辛苦了,”陈泰满意的点点头看了看曹胜,又语气沉重的问道,“城外火场情况如何。”

    “北边外城大部分建筑已经烧毁,只有几座楼台还未波及到。”曹胜扶了扶帽子,又语气肯定的说道,“城外百姓在大火之前多数已经驱散到了城外,所以并无多少伤亡。”

    陈泰心里稍微觉得好受了一点,这纵火焚城是不得已才不行的计策,若是造成百姓伤亡,那就更要遭到唾骂了。

    这时一旁被缚住的老臣们听闻了两人的谈话内容开始躁动不安,纷纷谴责叫骂个不停。

    “陈泰!你行如此禽兽暴虐之事,妄你还读过圣人之书,实在可笑!”说话的是一战战巍巍的苍髯老臣,看样子最少七十岁有余了。

    “如此助纣为虐的无道暴行,你等将被青史记载,万人唾骂!”孙仲冷哼一声,对着陈泰骂道。

    曹胜听了脸上露出了些许不悦,准备拔刀去恐吓众臣,正欲上前却被陈泰一手拉住。

    “不得无礼,众老臣皆是国之栋梁,岁数比我们祖辈还要大一些呢。”陈泰低声对着曹胜说道,拍了拍他的手示意收回佩剑。

    “我生而读圣人之书,死也要效圣人之道!”又有一个年纪轻一点的大臣在后面激愤的喊道。

    陈泰见众臣皆骂个不停,思索了片刻便走向前去,席地而坐看着众臣。众臣一时不明白他的行为,都带着疑惑的看着陈泰。

    “圣人说的话要是管用,那圣人早都自己一统天下了。”陈泰带着调侃的语气对着众臣说道。

    “身为大策臣子,你本该忠君爱国,为何要行这诛灭九族的暴行?”孙仲略加思索,然后表情严肃,语气平淡地问陈泰。

    “孙丞相,末将自从在天水被强征入伍,见过的兵荒马乱已经太多。若不是得明主相救,早都命丧九泉之下了。”陈泰叹了口气,慢悠悠地说道,“如今皇室疲敝,天下诸侯并起,若是真的为了天子,就不应还在这长乐宫上谈论忠君爱国。”

    众人听闻陈泰的话都觉得有些道理,叫骂声也渐渐停了下来。

    “那你领兵纵火焚城,挟持天子,难道就是忠君爱国吗?”孙仲带着嘲讽笑意反驳着陈泰的话。

    “孙大人,末将以为这乱世中昏庸的君主可恶,贪官污吏也可恶。”陈泰停顿了一下,看着众臣说道,“可是最可恶的,是诸位这些愚忠不化的人。”

    孙仲没有说话,细细思考着陈泰所说的道理。众臣也一片沉默,想起天子昏庸与无能,朝堂内每日都是争权夺利,实在有些难以反驳陈泰的话。

    “知道吗,天子只有在有足够能力平定这个乱世的人手里,才会有可能重兴皇室声威。”陈泰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土说道,“若是久困于这洛阳城与诸位谈论忠君爱国,那大策国的命运那就只有灭亡一条了。”

    众臣皆默然不语,有人开始长叹顿足,有人开始捶胸悲嚎。孙仲也似乎觉得陈泰说的有点道理,微微的点了点头,苍老的脸上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

    “陈泰将军,老夫还是要劝你一句。”孙仲悠悠地摸着胡子说道,“公孙康此人虎皮羊质,言过其实,恐怕不是平定这乱世的人。”

    陈泰心想孙仲是两朝元老,这话一定是有些道理的,只是自己还不了解公孙康,所以下不了判论。不过只要跟着公孙龙,其他也不用想那么多了。

    “陈泰感谢孙丞相提醒。”陈泰虽然不解,但为了表示尊敬,还是抱拳说道。

    “你可曾想过,就算你劫走了天子,如何出关去?”孙仲表情略显无奈,毕竟陈泰夜袭洛阳这胆识还是让自己蛮佩服的。

    “不瞒孙丞相,陈某纵火焚城正是为了与主公内应外合,迎得天子。”陈泰觉得事已至此将计划全盘托出也是无妨,于是向孙仲解释到。

    “哈哈哈哈”孙仲听完一愣,随即仰面大笑道,“休矣休矣,你若现在命那军士迎上天子,自缚在这长乐宫前授首,屈牧那老家伙可能还会留你个全尸罢!”

    陈泰听完大惊失色,暗想这也许是孙仲下的圈套诈他。又仔细思索了一番,孙仲虽为人老练,但言语态度还算恳切,自己方才说完理应外内的计划就如此反应,莫不是公孙龙那边出了什么问题。

    再去问时,孙仲只是面带微笑,一句话也不再回答。陈泰心里虽感觉不好,但也想不通原因。便连忙催促左右速将天子接上车架,准备集合全军前往那虎牢关方向与公孙龙汇合。

    且看虎牢关下,两军阵前。屈牧连夜带近两万屈家精锐骑兵赶到。正欲与那冲阵公孙龙厮杀,忽然身后洛阳方向火光大作。大惊之余屈牧正欲回军去救援,却被刘雄拦在马前。

    “屈大将军,两军对峙此时万万不可撤兵,若是乱了阵脚被公孙龙追击恐怕虎牢关难以守住。”刘雄看着远方飘起的黑烟,思索了一下对屈牧说道。

    “必有贼人趁城内空虚袭击洛阳,天子有难,我岂能不救!”屈牧语气焦急的喝道。

    “大将军若要去,请留下一万兵马守关,末将有妙计破敌。”刘雄见留不下屈牧,伏身在地说道。

    屈牧一心只想着天子有难,本欲率兵奔回。但思索了片刻觉得若是丢了虎牢关,那洛阳城一样也会大难临头。于是只带走五千精骑,将剩下的人马交由刘雄对阵公孙龙。

    “四处关隘都有军士把守,这贼人定是由渡口而来,想必人数不会多。”屈牧拉起缰绳,对着徐成刘雄二人说道。“老夫半天既能杀回,虎牢关且交由你等了。”屈牧此时也冷静了下来,觉得洛阳方向敌人不会太多,再加上那守军与自己留下的卫队,应该能坚持到自己杀回,于是语气也平静了下来。

    “大将军且放心回京护驾,刘雄已说服兖州刺史文凯,将与我军夹击公孙龙。”刘雄面带得意的笑容,对着屈牧说道。

    “哦?如此甚好,且交由你二人了。”屈牧感到有些惊讶,这刘雄竟然能说动文凯那奸猾之人从而形成合围,心想这人确实有点本事。

    屈牧转身扬鞭便率着五千精骑照着关内奔去,刘雄徐成二人则掉转马头观望着公孙龙的阵营。

    “三公子,洛阳方向隐约有火光浓烟,想必陈泰得手了!”副将周旨见状连忙闯进大营对公孙龙说道。

    “好!这陈泰果然有勇有谋!”公孙龙显得欢喜万分,笑着对着众将说道。“速速集结全部人马准备强攻虎牢关,迎接圣驾!”

    众将皆欢喜领命而去,不出一炷香的功夫五万并州兵已经在营前集结完毕,公孙龙等将骑着高头大马站于阵前。

    “三公子,为何只是屈牧带了些人马回援,敌军仍然不退去?”周旨望了望对面疑惑的说道。

    “定是那屈牧自持勇武,分兵而回。”公孙龙得意的答道,“这屈家骑兵虽然勇猛,可是这虎牢关现在总共不到三万人,一日便可攻破。”

    只听阵阵鼓声响起,公孙龙一马当先领着众军开始强攻。徐成则与刘雄率领一万凉州残兵并上一万屈家精锐与其殊死相搏,短兵相接,一时间马叫声杀喊声连成一片。

    “三公子,祸事了,祸事了!”张南一边驾马冲杀到公孙龙面前,一边持枪挑杀周围凉州兵喊道。

    “为何如此慌乱?这虎牢关不出两个时辰便能拿下,有何祸事!”公孙龙挥舞了一圈银龙枪,扫清附近围兵后转身问道。

    张南指向营帐后方,隐约可以看到地平线上有一骑兵列阵涌涌而来。

    “再探,问清楚是哪路人马!”公孙龙语气显得有些慌乱,表情稍有不安的说道。

    只见那徐成率领的凉州骑兵奋力冲杀,硬是在并州军阵营里撕开一条口子,直袭公孙龙而来。

    “小贼哪里走!今日这虎牢关前就是你的丧生之地!”徐成扬起大砍刀呵斥道。

    公孙龙不作答话,拍马便上前欲与徐成厮杀一番,但却被副将周旨横马拦住。

    “公孙将军,后方敌人骑兵大概三万,步兵漫山遍野都是,多的数不清。”周旨表情严肃,声音低沉的附耳说道。

    “何人竟敢偷袭我军后方!”公孙龙大怒,转身看向身后。那一队队骑兵正在翻过山坡冲杀下来,杀声震天且突袭速度极快。

    “兖州文凯,我们中计了,公孙将军。”周旨保持冷静的继续低声道,“若再不退,恐怕形成合围之势,难以脱身。”

    公孙龙满是不甘愤怒,还欲上前厮杀,被众将苦苦劝回。便下令全军重整阵型,向着黎阳方向撤退。但并州兵多为步兵,被追赶的凉州骑兵砍杀无数,一时军心大乱。侧方又有文凯率兖州兵夹击,追赶之下不到两个时辰五万并州兵就只剩三千余骑。

    这并州兵沿着黄河奔逃,身后追兵是无穷无尽,白马骑术快于追兵,途径一座小土山,名曰黄陂山。众人屯军山上暂且歇息片刻,也刚好商议退兵的路线。公孙龙则呆坐在石头上望着只剩下几千骑的军士,脸上都写满了不甘与愤怒。

    “这文凯背信弃义,我定要戮其尸剥其皮!”公孙龙高声大骂,拳头砸在石头上几乎砸出血来。

    “三公子,我军已无法再战,请公子顾全大局退回冀州。”周旨因为刚才的追击丢了头盔,拿起一块布边缠上头说道。

    “我此生何尝一败!若此时逃走恐怕遭天下人耻笑,我又有何面目回见父帅,有何面目去见陈泰!”公孙龙显然已经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几个时辰还在虎牢关下攻城的他怎么也想不到现在会落得如此境地。

    “公孙将军,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若是您战死在这里,那谁人替阵亡的将士们报仇雪恨?”张南上前拜伏,苦苦劝谏公孙龙撤退。

    “我意已决,众将随我冲杀下山去,先取那文凯狗头,再斩杀徐成刘雄二贼!”公孙龙提起白龙枪便上马而去,众将见劝阻无效,只得整理兵马追上。

    只见黄陂山四周已被包围,凉州兖州联军至少十倍多于公孙龙所部,一时四面楚歌,并州军且斗志全无,只有当时带来的五百白马骑面无惧色。

    “文凯!你这无耻小人!速速前来受死!”公孙龙杀气四溢的在马上指着文凯大骂,战马也发出阵阵嘶鸣。

    “公孙龙,你与公孙康叛国谋逆,罪当可诛!我文凯特来剿灭叛贼,扶持朝纲!”文凯被公孙龙气势所震撼,战马也不禁向后退了几步说道。

    “此次剿灭叛军,文大人功不可没。刘某必在圣上面前如实奏明,保大人为太傅,位居三公,赐金万两。”刘雄在一旁笑着对文凯说道。

    “护国除逆乃我臣子本分,文某不敢言功。”文凯奸笑着说道,随即立刻躲进了阵后。

    公孙龙见文凯躲藏起来,顿时怒火中烧,一骑当先冲到阵前,扬起长枪指向徐成。

    “老匹夫,敢再与我一战否?”此时公孙龙已经被怒火冲昏了脑袋,只想着上前厮杀一番。

    “我有何不敢!”徐成轻笑一声正欲拍马迎战,却被刘雄急忙拉住。

    “敌已溃散,老将军不可呈匹夫之勇,乱箭齐射即可。”刘雄怕徐成有失,挥手吩咐弓箭手一齐放箭。

    公孙龙只等着徐成来战,哪想到竟然会有漫天箭雨飞来,胸口立即中了两箭摔下马去,正欲爬起身手臂与大腿都齐齐中箭。众将见状连忙来救,一面抵挡着追兵一面将公孙龙救回山上。

    “可恶!可恶!这等卑鄙小人!”公孙龙口吐鲜血骂道,拔出四只箭头,所幸伤的不是要害,但已经血流如注,意识模糊,无法再战。

    “敌军不刻便能冲杀上山,周将军且听我一言。”张南表情严肃的对着周旨说道。

    “张将军此时又有何言,我等只有随三公子死战而已!”周旨拔出佩剑正色道。

    张南思索一番,忽然拜伏在地,语气带着哽咽说道,“请周将军护送三公子上马,由白马精骑向东突围,将三公子平安送归大司马。”

    “张将军这是何意,白马骑纵使能突围,三公子重伤昏迷也定会被追上。”周旨焦急的问道。

    “请周将军解下三公子铠甲头盔与战马一并交由末将,末将将与我这两千五百并州军士死守土山。”张南红了眼眶,神情坚定说道,“周将军定要护送三公子平安回城,来日替我这并州军士报仇雪恨。”

    周旨默然,他跟着公孙龙打了那么多仗,从来没有被打成如此境地。刚才确实有些慌张,想去拼死相搏,但是冷静下来一想只要保住公孙龙一切都可以卷土重来。于是亲自将公孙龙盔甲战马和张南交换,又将公孙龙缚在马背上固定好,召集白马骑准备突围而去。

    “张将军保重。”周旨眼神里充满敬佩。这个张南一向脾气暴虐而且口无遮拦,未想到最后还是被他所救。

    “周将军保重,替我向大司马问好。”张南戴上公孙龙的缨盔,笑着挺枪说道,“我这并州兵这次可不比你们冀州的差吧。”说罢哈哈大笑不止,向周旨挥了挥手示意再见。

    周旨含泪下令冲锋,五百白马骑向着东边列着尖角阵突围而去,山下守兵被冲锋而来的白马骑撕开一条口子,莫能阻挡。

    “还请善待我妻女,张南在此再拜大司马了!”周旨身后传来张南的喊声,顿时心中一阵酸楚,随手又加快了马鞭。

    徐成与刘雄见有一支骑兵突围而去,正欲下令追赶,只见上山一员白银盔白亮铠的将领,骑着公孙龙的战马手持长枪正在飞奔下山,向本阵猛冲而来。

    两人只觉得是公孙龙想拼死一战,不敢鲁莽上前与其接战,连忙命令士兵将其重重围住。

    “公孙龙在此,谁敢与我一战!”张南在马上左右挥舞长枪,拼死力战,一时众军不敢靠近。

    “放箭放箭,这公孙龙中了几箭仍是如此勇猛,真是怪物。”刘雄一边指挥弓箭手一边嘀咕道。

    只见又是漫天箭雨,张南身中数箭只得率军退回山上。凉兖联军渐渐突破防线冲上山来,张南下令全军血战到最后一刻,并州军齐齐死战,黄陂山一时难以攻下。

    两个时辰后,众军终于将要攻上山顶,并州军也只剩不足百人,且皆身都有伤残。那张南身中七箭两枪,鲜血染满战甲,仍然骑在马上奋战不止。

    “贼将纳命来!”张南见到刘雄等人围上山来,自知已无法再拖延时间,自己也将力尽而亡,于是挺起最后一口气冲向刘雄。

    徐成见公孙龙飞奔冲来,怕刘雄被刺杀,连忙拍马上前迎战,只一刀便将张南右手手臂斩断,长枪也随着残肢掉在了地上。

    “你是何人!公孙龙在哪!”徐成见此人不是公孙龙,大惊问道。

    “我乃大司马座下并州扬威将军”张南单手撑着地跪立,鲜血从伤口喷涌而出,脸上却带着一丝得意的微笑说道,“张南。”

    随即便仰面倒地死去,剩余的并州兵见到主将战死,仍无一人投降,两百一十人皆力战而亡。

    “又中计了。”徐成默默地说道,上前又核实了一遍张南的尸体,已是千疮百孔,浑身上下没有一块完整的皮肤。

    “无妨,此战已然得胜。”刘雄看着尸体淡淡地说道,“洛阳方向,屈大将军也应该快到了。”

    “此人真是忠勇,需得收拾尸首厚葬。”徐成长叹一声,捡起张南断臂与身体放在一起,对着左右吩咐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