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晚清危亡录:战争,以鸦片为名 > 第四章 打仗到底图个啥?

第四章 打仗到底图个啥?

    1.啥叫殖民扩张?

    英国人跨洋越海,不远万里到中国打仗,到底是图个啥呢?是攻城略地呢,还是颠覆大清的统治呢?

    当然,我们可以直截了当地说,英国人是来侵略的。都欺负上门了,不是侵略是什么。

    英国对中国用兵,是确定无疑的侵略,更准确地说,是英国一向的殖民扩张战略的延续。

    啥叫殖民扩张?就是强国向它所征服的地区移民,并且掠夺资源和奴役当地人民的行为。通俗易懂一点地说,就是一群强盗闯到你家,抢你东西,占你地盘,还在你的地盘上生孩子过日子,你还不敢咋的,不然这些强盗就挥起拳头捶你。

    殖民扩张是怎么开始的,这还得从头说起。

    1415年,葡萄牙人在北非摩洛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殖民据点,这就揭开了近代以来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序幕。其后,日子过得比较富裕、军事实力比较强盛的欧洲列强,开始在非洲、美洲、东南亚等地区抢占地盘,用武力开展殖民扩张。

    第一轮的殖民扩张,占了大便宜的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这几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接着,英国、法国、丹麦、瑞典、比利时等国家也积极跟进。于是,非洲、美洲、亚洲好多地方都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从此国力噌噌地增长。这时候,殖民国家之间也为了谁抢得多,谁抢得少发生矛盾。强盗和强盗讲理的方式基本就是直接抡拳头,操刀子。

    新崛起的英国先干翻了老牌殖民国家荷兰,后来又把法国打得满地找牙。打赢了其他强盗,也就占了其他强盗的赃物。这样,英国就成了殖民国家的霸主。

    英国这个强盗中的老大,拥有世界上最大、最多的殖民地。不论地球如何自转,太阳怎样照耀,世界上总有很多地方飘扬着大英帝国的米字旗。英国很骄傲,自称为“日不落帝国”。

    你倒是日不落了,但你给那些被殖民占领的国家和地区带去的却是漫漫黑夜。

    在亚洲,英国将殖民扩张的目标锁定在印度次大陆。

    17世纪,统治印度次大陆的莫卧儿帝国日渐衰落,这时荷兰、法国、英国等西方列强趁机下手,在印度争夺殖民地。英国于1600年成立英属东印度公司,一开始,东印度公司还是一个比较纯粹的商业机构,后来,逐渐拥有了垄断贸易、训练军队、宣战媾和、法律审判等权力。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进行蚕食,攫取了许多领土和资源,使印度彻底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2.为啥不能好好做生意?

    对中国,英国也不是没有想法,它一直垂涎中国的富足。但是用对付印度的那一套来对付中国,显然是行不通的。因为印度是分裂的,中国是大一统;印度是贫穷的,中国是富足的;印度对英国殖民一直比较松懈,而中国对海疆安全一直比较警惕。

    18世纪,自由主义思潮风靡欧洲。资产阶级越来越倾向于自由贸易,反对政府干涉贸易。东方富足的中国,就成为欧洲各国极为看重的贸易对象。

    欧洲上流社会,以穿戴丝绸、品饮茶叶、收藏瓷器为有钱有闲的身份象征。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流社会对中国丝绸、茶叶、瓷器的热爱,也引导了整个欧洲的社会风尚。从事对华贸易的商人们,通过贩卖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商品,个个赚得盆满钵满,富得流油。

    欧洲蓬勃而起的近代纺织业、制造业也需要一个稳定、富足的市场,来销售自家的商品。如果全球除了欧洲,别处的人全都穷哈哈的,还和谁去做生意呢。所以,欧洲列强,尤其是英国,还真没动过殖民、蚕食中国的坏心思。他们要的就是一个能好好做生意的贸易伙伴。

    于是英国就巴巴地派使团到中国,希望建立平等通商的外交关系。但是以天朝上国自诩的大清,在外交上是藩属朝贡体系,何曾与他国平等过。

    英国最先派来的马戛尔尼使团,被乾隆皇帝当成进贡的使者,啥事也没谈成。其后派来的阿美士德使团,因为不愿给大清嘉庆皇帝下跪,被嘉庆皇帝拒绝接见,直接打发回去了。英国两次殷勤的外交示好,都被大清冷漠地拒之门外。

    但是这两个使团也并不是一无所获。他们通过访华,将大清的底细摸了个一清二楚。马戛尔尼说,清王朝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迟早“不再有纪律和安全”。阿美士德在中国转了一圈,把中国沿海和长江的水系和布防,弄了个清清楚楚。这两个使团传递出一个共同的信息:大清虚有其表,真要干一仗,清朝根本就不是大英帝国的对手。

    即便如此,英国也没有要和中国干仗的心思。作为一个重商国家,他们就想好好和中国平等贸易。战争,这不符合大英帝国的核心利益。

    可是,和中国的贸易,英国一直处于劣势地位。大清帝国牛哄哄的,不把西洋商人当回事。海关各级官吏肆意敲诈勒索,大清十三行又层层盘剥,让西洋商人在中国过得无比艰难。更糟糕的是,他们卖出的东西少,而要买进的东西多。中国小农经济,对西洋的那些毛呢、钟表等商品,需求量相当有限。而欧洲人如果没有了茶叶、瓷器,就感觉日子过得都没意思。于是,英国逆差了,对一个追求贸易顺差的重商国家,这简直不可容忍。但事实就是,钱都哗哗地流向了中国,长此以往,大英帝国,国将不国。

    好在,英国商人发现了中国人对鸦片的嗜好。于是,大量的鸦片运送到中国,白花花的银子流向英国。鸦片贩子来了个“乾坤大挪移”,将中英贸易的结果彻底打了个颠倒。英国顺差了,大清逆差了。

    白银花花外流,国力日渐衰微。大清急了,查禁鸦片!

    禁烟是中国内政,英国没话说。况且驻华商务监督义律还是个鸦片贸易的反对者,他在公文上曾经强调:输出鸦片来获取利润,是英国的耻辱。

    问题是你查禁鸦片可以,要我们签字具结,这坚决不行。

    于是,林则徐和义律就开始对着干。接着大清的道光皇帝干脆下令,停止贸易,驱逐英夷。

    事情彻底失控了。义律回头向大英帝国呼救,受不住了,赶紧帮忙,揍这些不讲理的浑蛋吧。

    英国国会开始争论:清朝查禁鸦片,这是人家的事,咱不管。可是停止通商咋办,没收的鸦片咋办,欺负我们的子民该咋办?

    最后,英国国会表决,以271票赞成、262票反对的微弱多数,通过对华用兵的决议案。

    英国终于要对大清动手了。

    3.驻华商务监督有啥错?

    英国此次对华战争,从其本心上说,还真不是为了殖民侵略。他们的目的十分明确,简单地说就三点:惩治清政府对英国驻华商务监督的侮辱;要求中国赔偿英国商人的鸦片损失;签订条约,改变两国贸易中英国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开始,英国的对华贸易由英国东印度公司负责。道光十三年(1833年)英国国会废除了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的垄断权,决定委派驻华商务监督负责英国对华贸易。

    道光十四年三月(1834年4月),威廉·约翰·律劳卑(William John Napier),即律劳卑勋爵九世(9th Lord Napier),出任首任英国驻华商务监督。

    道光十四年六月(1834年7月),律劳卑经澳门来到中国广州。当时清政府的《大清律例》和贸易规则规定,除商人以外,其他外国人非经允许,不得擅入广州。律劳卑初来乍到,不知道清政府的法律规定,直接就去了广州,住进了广州十三行英国商馆。

    第二天,律劳卑又指派下属,向时任两广总督卢坤递交一份公函,说明自己的身份。这个举动可是捅到了广东官府的肺管子里,惹出了大麻烦。因为按照《大清律例》和贸易规则规定,外国人的信件,一律都要通过行商转呈,而且所有信件,必须采用禀帖格式。

    律劳卑这个洋人,不通过行商转呈信件,格式也不是禀帖,而是大剌剌的“平行公文”,这简直是无视大清律令,大逆不道至极。于是,两广总督卢坤发出两道谕令:一、着令广州行商向律劳卑宣讲《大清律例》和贸易规则,并勒令律劳卑立刻离开广州;二、如果律劳卑不能如期离开,将对广州行商处以极刑。

    律劳卑很郁闷,他没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但广东官方竟然要赶他走,这真是不讲道理!

    律劳卑坚决不走,他要和广东官方进行外交交涉。但是大清官员根本不理会他,而是不断给行商施加压力,让律劳卑赶紧滚蛋。好在有行商伍敦元从中斡旋,两广总督卢坤决定和律劳卑见上一面。

    就在律劳卑准备和卢坤会面的时候,他弄明白了一件事——中国人将他这个堂堂勋爵的名字翻译成律劳卑。“劳卑”是辛辛苦苦,地位低下的意思。这种翻译让这位大英帝国的世袭贵族彻底愤怒了,他觉得这是对大英帝国和他家族荣誉的极大侮辱。愤怒的律劳卑拒绝了和卢坤的会面,以示抗议。

    律劳卑并未离开广州,而是向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写信汇报自己在中国所受到的侮辱,建议英国发兵攻打中国,解决外交不对等、贸易不公平的问题。

    卢坤得知律劳卑不肯离开广州,就命令行商停止同英商贸易。律劳卑则针锋相对,写出大量告示,表示卢坤侮辱英国驻华商务监督,就是侮辱女王陛下,声言中国将为此付出代价。律劳卑雇人将告示四处张贴,引得卢坤勃然大怒。于是卢总督下令,全面停止对英贸易,撤走中国为英商服务的仆役工人,并且派兵包围英国商馆。

    卢总督的做法和日后林钦差的做法一模一样,看来大清官员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直奔要害。

    卢坤下令停止贸易,律劳卑便派出三艘军舰开进广州黄埔,向广州官方示威。结果,示威的节奏没掌握好,双方真的打起来了。经过一番炮战,清方吃了点亏。好在清方本土作战,人多势众。卢坤马上调集军队战船,将律劳卑的三艘军舰包围起来。形势急转直下,律劳卑马上处于不利地位。

    就在双方对峙的时候,英国商人们站在了清政府一边。他们生意做得好好的,可律劳卑这样一搅和,不但生意做不成了,连商馆也被封了,生活都成了问题。于是他们纷纷责怪律劳卑,让他回到澳门,不要在广州添乱。同时英商还通过行商,转禀卢坤,请求广州官方重开贸易。

    律劳卑本来想代表英商们争取权利,结果英商不要他代表,反而怪他多事。里外不是人的律劳卑只好通过行商传话,他同意返回澳门,前提是广州沿途炮台在英国军舰退出时,不准胡来。

    律劳卑灰溜溜地回到澳门,心情坏到极点。加之此前他就染上了疟疾,回到澳门后,病情恶化。最后于1834年10月11日(道光十四年九月初九)不治身亡。

    后来,钦差大人林则徐为了收缴鸦片,将继任的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一群洋商在商馆里关了三天的禁闭。再后来,在具结、交凶的一系列纠葛中,干脆下令驱逐,不许洋商逗留澳门。所谓的驻华商务监督只能漂泊海上,等待英国大军为他报仇出气。

    驻华商务监督尚且被如此对待,其他普通洋商就更惨了。当初李侍尧精心制定的《防范夷商规条》里规定了一系列的“永远禁止”,让夷商在广州活得就像龟孙子,一点地位和尊严都没有。

    英国是以工商立国、以民意为基础的宪政国家。对本国商人备受歧视的状况,他们不会长期置之不理。英国驻华商务监督是受英王任命、受英国政府委派的官员,其在中国被置于不受尊重的地位,英国岂能长期忍受。所以,当出兵中国的方案获得国会通过,英国政府也就开始旧恨新仇一起算,将惩治清政府对英国驻华商务监督的侮辱,作为他们第一个战争目的。

    4.为啥非得干仗?

    英国对华战争的第二目的是:要求中国赔偿英国商人的鸦片损失。

    要求赔偿损失这事,就得从义律让商人将鸦片交给自己,再由自己交给林则徐说起。

    义律本人是反对鸦片贸易的,当时英国政府也认为清政府有权查禁鸦片走私。但问题是,英国法律并不认为鸦片贸易违法。在当时的世界(包括英国),鸦片贸易和今天的香烟买卖一样,是合法正常的。直到1868年英国才制定《毒品药店法案》,对英国本土的鸦片贸易给予一般性限制,真正禁止鸦片则已经到了1914年。

    当初林则徐勒令洋商交出鸦片,义律以英国政府的名义,劝告商人们将鸦片交给他,然后由他交给清政府。这批鸦片在转交中实际等于偷偷完成了一次概念的转换。

    在林则徐看来,所缴鸦片是违反大清禁烟法令的走私毒品,付之一炬是天经地义。而在义律和鸦片贩子的眼里,所收缴的鸦片是英国公民的个人财产,这些鸦片不是英商走私时没收的,而是林则徐封闭商馆,强迫洋商上缴的。所收缴的鸦片是英国公民的个人财产,应该受到英国政府的保护。

    鸦片贩子们还私下里筹集了一笔钱,送回英国,作为争取英国政府答应赔偿烟价的活动经费。后来,英国议会通过对华战争的法案,鸦片的赔偿就成为战争的目的之一。

    当然,除了这些法理上的原因外,最主要的原因是,鸦片税收在英国的财政收入中占有非常高的比重,殖民扩张的英国是不会对鸦片贸易所带来的好处视而不见的。所谓“认可清政府查禁鸦片”的说辞,只是英国政府也不想把自己变成一个事实上的贩毒集团,不愿承担鸦片贸易的道德责任而已。

    英国对华战争的第三个目的是:签订条约。这才是英国此次对华战争的终极目的。

    清政府一直奉行的“一口通商”、由行商代理的通商政策让英商吃尽了苦头,英国要用武力改变这种局面。英国的主要意图是:改变“一口通商”,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废除行商代理,英商有权和华人直接交易;废除对英商的歧视条款,英国人有自由居留权;中英商定统一的进出口关税,除此以外,不得收缴任何税费;购买或租赁一地或一岛供英人居住、经商等。

    英国的这些目的,在战争结束后的《中英南京条约》里尽数达成。

    其实,如果清政府是一个近代意义上的商业国家,那么英国的要求就不必通过战争来实现,通过外交协商完全可以解决。问题就是,当时的清政府还沉溺于天朝上国的迷梦里,以“天下共主”自居,根本没有外交这个理念。在当时天朝上国的认识里,天下就是天朝上国、附属番邦和远在天边的化外之地。天朝只有朝贡,何来外交?所谓英吉利者,不过是处在遥远的化外之地的蛮夷之邦,俺们天朝才懒得搭理你呢。

    故而,东、西方之间,在当时是没法交流的。双方都进入不了对方的话语体系,互相掰扯不清道理,最后只能抄家伙干仗,用武力说话。查禁鸦片只是引发战争的一个由头,即使没有禁烟运动,这场战争迟早也会爆发。至于它该叫什么,其实并不重要。真的要较真的话,这个战争应该有另一个比较恰当的名字,“通商战争”!

    5.清廷为啥不学西洋科技?

    西方的殖民扩张,清廷并不是没有察觉。

    康熙皇帝在位时,朝廷就有汤若望、南怀仁、白晋、张诚等西洋传教士。这些改成汉人名字的西洋传教士,一面做着大清的官,一面传着西洋的教,日子过得还蛮滋润。

    康熙皇帝本人对西洋科学知识抱有浓厚兴趣,花了大量时间研究西洋数学和天文学知识。聪明的康熙皇帝当然知道西洋科学的先进之处,也正是因为他知道这一点,所以才对它保持着足够的警惕。

    西方先进科技,一旦被汉人掌握,那对大清政权的统治将是一场灾难。满洲八旗入主中原,才区区几十万人口。清朝统治者心里也,天天担心汉人的反抗。立国之初,确保满洲政权在中国的统治,是最根本的政治路线。西洋科技如此先进,如果汉人学习了这些科技手段,用这些先进的科技,制造先进的火器对付满人,这将如何是好?

    于是,康熙一面自己研究和学习西洋科学知识,一面又要求八旗必须坚持训练骑射技艺。

    他说,骑射乃满洲之根本。

    对,骑射就是满洲的根本,因为那帮子粗人,除了骑射,啥也不会啊。让他们放弃骑射,改学西洋科技,改用西洋枪炮,那就真是为难他们了。这些粗人能将自己的名字写全乎了,基本就算是知识分子了。但是汉人不一样,他们聪明好学,一旦掌握了西洋科技,玩起了洋枪洋炮,满洲骑兵还有什么优势可言?

    聪明的康熙皇帝只能一方面限制西洋科学知识的传播,一方面对满人强调骑射的重要性。如此,才能维持清朝对汉人统治的优势。

    即便如此,康熙也对此种潜在威胁耿耿于怀。他在晚年,曾忧心忡忡地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

    这种担心,既是对西方强大的担心,也是对西洋文化影响汉人,进而危及清朝统治的担心。

    其后,雍正皇帝一直对天主教不感冒,诏令全国驱逐西方传教士。

    乾隆皇帝时,宫廷倒是有几个传教士。但乾隆皇帝对西洋科学毫无兴趣,只是痴迷于西方的物件。这些传教士就被乾隆皇帝当成宫廷画师给养起来了。他们除了给皇帝画油画之外,在科学知识上,没给皇帝带来影响。这个自诩“十全老人”的盛世天子,远没有他祖父对西洋认识得清楚,也没有他祖父的忧心忡忡。所以,他对洋人的态度就傲慢得多。

    康熙、雍正、乾隆对海防十分重视,这是在西方扩张之下,清朝本能的抵制反应。他们应对的方法就是加强海禁,闭关自守。我不招惹你,你也别招惹我,咱们相安无事吧。至于通商,可以,就广州一个地方吧。

    嘉庆皇帝是个“守成天子”。祖宗之法不可变,就按曾祖、祖父、父亲的法子办吧,封疆禁海,“一口通商”。至于这样做的根本原因,嘉庆皇帝心里根本就不明白。

    6.大清明不明白为啥打仗?

    等到道光皇帝登基以后,大清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决心励精图治的道光皇帝提倡勤俭节约,自己带头穿补丁衣服。皇上穿补丁衣服,满朝文武也不好意思穿整洁鲜亮的新衣服,于是大家都穿补了补丁的衣服。结果弄得上朝像丐帮开会,京城里带补丁的朝服比新朝服价格高了好几倍。

    即便道光皇帝勤俭节约,抠抠搜搜,大清依然财政紧缺。这都是鸦片害的,鸦片泛滥,白银外流,大清国库日渐空虚。于是,就不得不查禁鸦片,确保财政平衡。

    可以这样说,从17世纪到19世纪上半叶,虽然大清看起来牛哄哄的,但实际上是,西方不断地向东方扩张,而大清却只能一步一步地消极退守。

    闭关锁国,就是消极退守的反应和表现。这种表现越趋向于保守,就越说明实力上的此消彼长。这是一种本能反应,乾隆以后的大清君臣虽然这样做了,却没人明白为什么这样做。

    广州九龙、穿鼻炮声响起,更大的战争阴云笼罩大清东南海疆的时候,大清对即将发生的战争又是怎样理解的呢?

    大清对广州的炮声,是用这样一个词的来定位的——“边衅”。这个词最能体现我大中华汉语的博大精深,意蕴深远。它的意义介乎于“冲突”和“战争”之间,又可大可小。

    这个词语准确地道出了大清君臣对这次战争的理解。大清幅员辽阔,小小广东一隅,几个英人,几条舰船有何紧要?英国武装舰船开始在广州海域集结,林则徐给道光皇帝的汇报是“知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未奉该国主调遣,擅至粤洋游奕,虚张声势”“伏查英夷近日来船,所配兵械较多,实仍载运鸦片”。

    道光皇帝对在广州和洋人纠缠的事根本不在乎,他一直催促林则徐北上,接替病危请辞的陶澍,出任两江总督。在道光皇帝的眼中,两江的事情要比广州的夷务重要得多。

    后来,见林则徐在广州和义律为了交凶、具结等事,争得不可开交。道光皇帝就立刻来了个快刀斩乱麻,明令林则徐:关闭贸易,驱逐英夷。

    这些英夷不听话,就不带他们玩了,让他们有多远就滚多远,从哪儿来就滚哪儿去。港口一封,贸易一断,立刻就河清海晏,一派祥和了。

    广州九龙、穿鼻炮战以后,中、英彻底撕破脸。林则徐曾多次贴出布告,公布赏金,鼓励兵丁壮勇斩杀洋人。在战事进行的不同阶段,沿海各省封疆大吏都有类似的悬赏布告,只是因战事的缓急不同,赏银有所浮动。赏格最高时,逆首义律的脑袋曾上涨到10万元,而且还奏赏四品翎顶。真的有哪个幸运的家伙,将逆首义律的脑袋拿下来,那可就升官发财,要啥有啥了。

    问题是,假如义律真的被捉拿或被捕杀,英国的对华战争就会结束吗?答案是否定的。对于战争目的明确的英国,战略目标没有达成,绝对不会停止进攻。活捉或杀死一两个首领人物,根本不会对战局产生任何影响。

    由此可见,英国战争目的明确,知道为什么打仗,打到什么程度就可以停下来,最终要达到什么目的。而天朝方面却没弄清楚此次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对战争的认识还停留在中世纪的水平,竟然以消灭贼首为战争的目标。